查看原文
其他

不是老师没有“公共责任感”,而是学校不会讲故事 | 头条

向克坚 新校长传媒 2024-03-19




好多年前,钱理群教授说:“我们很多学校,正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各种目的。”


同时期,美国一个智库机构说:“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而不是建立在理性的社会基础之上。因此中国人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属,而对于跟自己毫不相关的人的苦难视而不见。”


带着这个话题,我咨询了国外一些成功华裔,也问了国内一些人士,依稀得到的答复,大家都认为这是事实。其实这一点在很多学校也是常态。因为生存压力、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等,老师们常常集体表现出一种“职业冷漠”,我上好课,教好书就行了,至于学校公共事务,每一个孩子不同的学习表现背后的逻辑,没时间过问,也毫无兴趣。


为什么老师们会缺乏这种“公共责任感”?我认为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学校或者校长不擅长讲好故事,忽略了“教育叙事”的巨大感召力和影响力。

 


我们如何讲好教育叙事?

 

2000年左右,我们招聘了一位优秀老师,王老师。她一路走来都非常顺利,很快成为了教学骨干、教研组长,但她始终不愿意担任年级组长,不愿承担其他行政职务。校长告诉我,可能是她要忙着在校外补课挣钱。


王老师有一天来找我聊天。


她说,有一次女儿问她:“妈妈,您的书教得非常好,我们家的经济也靠您支撑。除此之外,您还有什么告诉我的吗?”王老师当场就懵了。


我没有正面回应,而是让她讲几个教育故事。


她随口讲了两个,都是一些日常事务,也就是说,工作了这么些年,并没有什么事触动过她。于是,我给王老师讲了几个教育故事。


王老师似乎有所悟。过了三个月,她跑来讲了一个故事,来自云南边陲的一个少数民族的孩子,一个受家暴影响的孩子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我提醒她,可以动员身边那些优秀的、有责任心的老师来呵护、关心更多的孩子。


很快,王老师就带着十多位老师成立了纯公益的“教师成长助力加油站”。三个学期以后,“加油站”已经有了335位老师,覆盖10个校区3000名学生,这些学生都是需要学校重点关注和帮助的。


“教师成长助力加油站”,也涌现了大量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

 


其中,刘老师的“教育叙事”让我印象深刻——

在他的一堂课上,一名同学趴在桌子上睡了。要是放在以前,他会立即叫醒他,到后面站着去。这一次他没有这样做,而是轻声提醒大家不要惊醒他,下课后,他才把孩子叫到办公室询问。孩子哭着说:“父母吵了一晚上架,凌晨四点钟,妈妈把他带去宾馆住了。”

原来如此!循着“多问一句,再问一句”的逻辑,刘老师发现还有好多孩子也有类似情况。于是他决定开一次特殊的家长会,劝导家长们注意孩子的感受,“夫妻再尖锐的矛盾,为了孩子,可不可以回避一下呢?”

当我们把爱自己扩展到爱他人,这种爱就成了一种无私的美德。一个人对别人的关爱越多,他就越有智慧,对是非判断就会越少犯错误。当我们看见老师和学生的难处,就触摸到了教育的本质;当我们看见社会和国家的难处,就具备了社会责任感。

王老师对学校“公共事务”的态度转变,产生了连锁效应,带动了无数个刘老师们在“教育策略”上的温润调整。这,正是“教育叙事”的力量。 

其实,我们民族是一个情感内敛,比较慢热型的民族。中国的文化的确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的,但是这种家族血缘的影响,往往也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量,就像王老师的女儿问的——妈妈,你还能告诉我什么吗?
 

我们如何讲好公益故事?


“公益”和“教育”是两个大概念,也是人类所进行的两大类社会实践活动。

顾明远先生说,教育是关于仁爱的事业。我们坚信,每个人都有一颗仁爱的心,包括那些拥有财富的企业家们,他们同样关心未来,关心社会环境,他们只是需要一个搭桥的人。

这些年来,嘉祥教育不仅做公益事业的建桥人,也充当排头兵。

很多青年教师热衷公益活动,他们有社会责任感、上进心、活力、热情和同理心,同时也拥有更宽广、更前沿的视野,能给乡村儿童带来新鲜的事物与课程,并且愿意花费精力和时间来倾听、引导和陪伴孩子,他们尝试用自己的力量给社会带来良性的改变。

在参加教育公益的活动中,涌现了大量动人的故事。

嘉祥成华派小金中学的支教教师王超,在学校的一次分享会上,讲述了她有趣而辛勤的支教经历,她感叹说:“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去支教。很多时候,我们做某些事,只是听从了心底的呼唤,尊重了内心的想法。我希望体验更多的生命状态,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丰富经历,充盈人生。”

她还诗以言志——
 

晶莹的大雪山绽放出高原的迤逦

传唱着亘古的叹息

奔腾的赞拉河喧嚣成雄浑的歌曲

流淌着遥远的悲戚

风马旗摇曳斑驳的岁月

经筒转出不变的轮回

谁来牵他们的手

送上红彤彤的梦想……

 
2020年的12月,都江堰嘉祥的杨薇颖几位老师,参加了“2020年都江堰送教康定”活动。她们为康定市新都桥小学、康定市沙德片区寄宿制学校和康定市甲根坝片区寄宿学校三所学校,送去了各种趣味课程。

在结对帮扶过程中,她们又了解到,宋玉小学还有36名贫困家庭儿童,迫切需要书包、护肤霜、洗漱用品、手套和帽子等物品。于是,都江堰嘉祥学校立即行动起来,鼓励同学们献爱心、送温暖,开展手工作品爱心义卖活动,为宋玉小学的孩子募集资金……

我们学校的公益活动,常常超越教育的边界。

还是2020年12月,嘉祥外国语学校成华校区木樨一班,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来自武汉的特殊快递,一份牌匾,上书八个字:“守望相助 共克时艰”——这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向我们颁授的致谢牌匾。

深度而高频的公益参与,也提升着嘉祥教师团队的境界与格局。

彭州嘉祥学校的何亚东、白杨二位老师身兼数职,担任了公益广告的策划、拍摄、配音、剪辑。谈及为什么要拍公益广告,何亚东老师说:“公益广告虽然以文化直觉的方式,潜移默化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但从根本上来说,它促进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

这些无数个“公益故事”,被多个校区的校长不断传唱,极大地提升了嘉祥团队的“公共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嘉祥教育集团一直都想把对教育、文明的理解传递到他人、其他同行,所以联合了成都几所名校和一大群企业家,组建了四川省优质教育促进会。

在优促会成立近6年里,我们做了很多活动。这里讲一讲研学旅行——

我们每年会在四川省内、省外、境外招募同学,一对一地匹配导师,导师有国内外高校校长、教授,优秀的中学校长,还有企业家和企业高管。我们这群人聚到一起,源于我们对教育、对未来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2017年的一次研学,我们走进了长白山,行程7天6夜5地,共计4700公里。其中一天,导师和同学们凌晨4点带着牛奶面包上了大巴车,从长春出发,晚上11点半才抵达图们县。

历经十多个小时,旅途700多公里,舟车劳顿,非常辛苦,但是大家一直都没有睡,而是在为第二天的一个国际纯英文辩论赛和整个行程安排做探讨。
 

在这次研学活动中,辩论赛的反方代表MARK校长,来中国之前,他可能带着很多疑惑和偏见。辩论赛结束,他被中国学子的国际视野和中西融通的能力震撼,给了我们一个评价:“你们改变了我对中国人的认识,对中国教育的评价。我愿意带加州最优秀的学生,来参加你们的活动。”

第二届研学活动的导师Gregor先生,联合国开发署海洋研究专家,他给我写了一首“赞美诗”。以下是部分的译文——
 
成都有个姓向的男子去了美国
回来后有了新的思量
他招募聪明的教师
创办学校名叫嘉祥
不拘守于书本与高考的盲目
他在实践中放飞自由思想
怎么改变中国孩子的思维方式
把闭门读书导向生活的宽广
……

我认为,Gregor先生这首诗不是送给我的,而是送给我们一群有共同价值和理想的一群人的。
 

之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注了我们5年,也伸出了橄榄枝,和我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我相信,无论是我们这群导师,还是在座的你我他,都怀有一份对未来的责任、一种担当。西方有基督精神,东方有家国情怀,中国人骨子里有儒家思想的浸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感一直在我们胸中回荡。

因为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嘉祥教育在美国、加拿大建了学校,试图把东方文明推向西方,各美其美,共同成长。

我们在讲好教育故事的同时,也讲好了中国故事。

习总书记曾说:“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育影响着我们的今天,也决定着我们的明天。”

教育,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和铸造文明,影响社会,影响未来,它是一场“文明的叙事”。

特别喜欢一句话:那些看似无关的现在,都与未来有关;那些看似无关的事情,都与教育有关;那些看似无关的他人,都与我们有关。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位校长,当他讲好了“教育叙事”,就可以吸引并影响着更多老师,共同去讲好一所学校的教育故事,一个民族的“文明叙事”。
 

 

作者 | 向克坚,四川嘉祥教育集团董事长

来源 | 本文根据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主论坛内容整理

整理 | 张清

责编 | 琬琰

排版 | Maggie


2594889720@qq.com

2594889720@qq.com

 1万清北录取名额和1000万新兴领域的机会,如果你是父母,你更关注哪个数字呢

 成功的区域课程变革,如何从整体建构,走向多方协作、真正落地

 杨东平:何来教育内卷化?多数大城市基本都走向了精英主义的掐尖拔尖道路

▼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