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1000个SKU1000个关店风险,这些亚马逊大卖家或被拦在IPO大门外?
图片来源:公共图库
这运作多年的“群店模式”,给公司日后的上市之路埋下了隐患
作者丨缪悦
编辑丨何洋
群店模式埋下的隐忧
在亚马逊开店,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大店模式”,即在亚马逊上开设一家店铺,聚焦于某些特定类目并推出自有品牌;另一种是“群店模式”,店铺数量多达数十甚至上百家,同时经营不同品类的数万甚至数十万个SKU。 “如果走大店模式,比如共上架了1000个SKU,意味着被关店的风险叠加了1000份。一旦遇到某个产品出现问题,整个店铺就没了。但运营多个店铺,关一个也不会影响整体。” 亚马逊中国前员工林正告诉亿邦动力,卖家押注大店模式需要一定的魄力,一来要有极强的运营能力,二来还存在因违规被平台关店的风险,稍有不慎,满盘皆输。此外,多店铺的铺货模式也更容易提升listing排名。 因此,多数卖家为了抢占市场和规避风险,采用了群店模式。 从早期来看,群店模式是没有问题的,公司单纯做业务赚钱也很开心。张鹏表示,由群店模式组成的公司就像由100家小公司组成的母公司,如果公司没有资本化的需求,这样的操作是可行的。虽然亚马逊明文规定单一主体只能开设一家店铺(即一个主体在亚马逊只有唯一账号,经营一种品类的商品),但如果没有严重的大规模违规,亚马逊也不会去一一核实各个账号背后的经营主体是否为同一个。 “但如果公司想要上市,就需要将相关店铺的股权还原至发行人名下,成为发行人的子公司,并且在招股书中披露所有店铺的信息。” 张鹏说道。这就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经营风险。 事实上,亚马逊并非对卖家的经营手法一无所知,也自然不会因为招股书的披露就对公司名下的所有店铺采取措施。但张鹏以及他的同行们的不安全感来自——披露公司的所有店铺信息后,一旦有某个店铺出现问题,亚马逊或许会因此加强所有关联店铺的监管,不排除会牵连到其他店铺。 卖家面临着一个艰难选择——如果披露店铺股权结构及经营模式,可能存在致命风险;如果不披露,投资人看不明白业务,且招股书可能存在重大遗漏。“这没法选呀!”张鹏感慨道。 他告诉亿邦动力,最早入局亚马逊的跨境电商企业大多采用类似阿米巴的模式,一个人或几个人运营一个账号,快速试错、快速上量,因此很难排除个别店铺在运营的过程中出现不合规的情况。“卖家也会担心,资本化后,所有大大小小的店铺都进入了公众视野,亚马逊是否会在此后调整相应的政策?又是否会被有心人钻了空子,遭遇来自同行的恶意投诉?” 这就好比悬在卖家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大卖家的上市难题
国内一批跨境大卖家正是在面临“群店模式”所带来的问题。 比如拟登陆科创板的某华南大卖家,上市之路就有些一波三折。公司多年前就已在新三板挂牌并公开转让,2019年终止挂牌后,又于去年主动要求终止审核并撤回申请文件。 关注跨境项目多年的资深投资人陆丰指出,资本化过程中,这批以铺货模式起家的大卖家,除了面临股权结构、财税架构的设计等问题,主要通过子公司在Amazon、eBay等第三方电商平台上开设多家店铺的方式进行销售,也使他们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 例如某卖家的招股书中直接指出:“报告期内,公司以账号公司形式在主要第三方平台开设店铺,未违反其第三方平台的禁止性规定。鉴于实际运营中,第三方平台可能变更平台运营规定,不排除对同一主体开设的多家网店采取暂停销售或关闭店铺的措施,可能对发行人业务扩张及运营稳定性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言下之意是,现阶段亚马逊等平台均没有明确的政策,禁止或处罚以账号公司形式开设的店铺,但公司对第三方平台的依赖度较高,万一哪天平台政策调整,风险在所难免。 “去年6月12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从安全性来说,交易所会对有制造基因、品牌基因和单店铺模式的企业优先亮绿灯。” 陆丰认为,卖家如果运作的是几十甚至上百的多店铺模式,在归属法律关系上可能会存在瑕疵。 “证监会认为店铺全属关系的不清晰导致了营收的不清晰,并购资本化对多店铺的考核,需要把90%的多店铺合规整合;IPO则需达到100%的合规整合,不能有多店铺问题的存在。” 陆丰指出,交易所会基于上述考虑,优先鼓励单一店铺多站点的模式。 同时,他谈道,由于做铺货的卖家数据量比较大,在运作上千个SKU后,卖家必须注意到财务负荷能否跑通。“有的卖家做审计的时候,跑了三遍数据都不一样,所以需要解决很多财务核算的问题。” 这些都是通过“群店模式”起家的大卖家在资本化道路上面临的挑战。 “这实际上是一个行业通病。更重要的是,卖家都非常依赖亚马逊,因此,平台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也给他们的上市之路带来阴影。”某品牌出海代运营服务商向亿邦动力谈道。
“安全感”从何而来?
End
推荐阅读
双11第一波爆发期淘宝天猫品牌销售榜来袭!25个类目准冠军已诞生
青松基金苏蔚:新消费创业中,“复购”比ROI更重要,它决定品牌是否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