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亿库存,咋没了……

杨丽 亿邦动力 2021-11-11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随着新国潮袭来,服装企业提升效益喊破了嗓子,但仍然找不准确切的数字化入口。



作者丨 杨丽

编辑丨 张睿 大成 


你还在感叹,中国制造供应链能力弱?

大量供应商、代工厂只能以低利润支撑?


“NO!”


柔性供应链在鞋服品牌的应用日益广泛,同时也产生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对于实施效果,有人惊喜,也有人抱怨。


广州一时尚品牌供应商一楼的生产车间里,从接单、裁剪、流向缝扣到交付,流水线上的生产有序运行着。每个环节电子屏上的字幕时刻跳动,标注每个工人要完成的工序,及每道工序的成本与员工的计件(工资)。


三楼工厂负责人王力的电脑屏上,实时显示该订单的整个运作情况:后端采购、选品、设计、生产流程,包括料工费、销售价格及毛利润等都一目了然。


同时,王力还能实时追踪这张单的接单时间、接单人、哪些面辅料还没有到货。如果面辅料出现瑕疵或质量问题,系统会及时将这些信息同步给品牌商或面辅料商。

 

这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三年前该时尚品牌引进了一款供应链管理系统,将后端采购、选品、设计、生产流程都在一个系统中完成,实现从订单到供应商的可视化管理。

 

在系统上线6个月后,该时尚品牌的库存从过去的2个亿降低至9000万;快速反应周期从14天缩短至5天,手机、电脑可实时监控订单流转情况,跟单能力提高了50%。


通过几年运行考验,该时尚品牌正在跳出从采购到生产各环节孤军奋战的怪圈。


这是一个成功案例,给企业带来了效益。然而,不是每个企业都如此幸运。当下快速响应的柔性化供应链诉求愈发突出,如何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柔性管理”?(相关阅读请点击:横跨10余个部门,超40道工序,柔性供应链破圈,推翻部门之间的“墙”)

 

“建立柔性供应链不是一夕之功,需要有中长期的战略规划,并且至少3年。”一位长期从事企业服务的资深人士表示。


这是一项艰难的数字化任务。决策人需要果断决策,还需要想象力与顽强的意志!



没有“指挥家”,

曲子就杂乱无章!

 


一件衣服从雏形到成衣,再到消费者手中,要经历四十余道工序;需要几十个部门参与,数家甚至数十家外部供应商协同。


对于品牌方来讲,尤为重要的是,它要实时掌握布料的使用情况,否则就会面临缺料,或者库存管理等难题。


以童装品牌巴拉巴拉为例,其下属有几百家供应商。对于巴拉而言,无论服装是在哪个工厂生产,只有一个要求——即质量要一致,交货期要一致。

 

因为时尚服装对季节性要求很强,如果不按时、保质出货,就会错过销售高峰期。比如1万件订单,合同签订10号交货,但因为供应商延期了10天,可能季节性就过了。这1万件服装是否能销售出去,要打一个问号。


在面辅料采购协同上,过去面辅料的采购进度、付款对账都依靠人力,由于缺乏数据支持,经常会产生产付款滞后、错付等情况,影响了供应商的运营。

 

面辅料采购有几种场景,品牌商向面辅料商下单1万米布并给到制造商,制造商提取多少,要根据成衣的制造订单决定。比如,一个订单预订了10000米布,工厂一次可能只需要提取2000米。因此,这1万米布面辅料商可能分为三期或四期交付。

 

过去,所有对接都是靠人工对接, 品牌商不能实时了解各阶段用了多少布,还剩多少布。甚至面辅料商会把品牌商采购的布,用到其他订单上,对品牌商来说必然是一种损失。

 

另一种场景是,当成衣制造商在向面辅料商提货时,要向面辅料商支付面料的款项,这个款项是品牌商与成衣制造商提前协定的。只有确定成衣制造商已经付清款项,品牌商才会把成衣制造商的那部分款付清。

 

但由于没有系统,在面辅料商、成衣制造商及品牌商这个三角关系中,品牌商并不知道成衣制造商是否把款项支付给面辅料商。

   

“国内鞋服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整体薄弱,品牌商缺乏对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的协调能力。”英麦尔创始人吴兴打了一个比方,就像在交响乐队,每一个演奏家是顶尖的,可没有“指挥家”,曲子就杂乱无章。


吴兴认为,鞋服行业的智能制造是一个“仿人类”的过程。机械臂或者智能缝纫机是企业的手和脚,传感器是企业的耳和鼻;每一个器官都很先进,但由于没有“大脑”的统一指挥,整个动作又是不协调的。

 

再以骆驼为例,骆驼下属的供应商有百余家,供应链关联节点与系统非常庞杂,如果没有大脑统一指挥,就会在各个环节出现问题。


比如,在跟单环节,过去跟单人员不知道订单到工厂后什么时间上裁床,什么时间车缝,什么时间完成或者质量是否出问题。因此,跟单人员靠驻厂跟单。

 

“驻厂跟单”有几个问题,一个是效率低,品牌商派大量的跟单员去供应商驻厂监督,收集订单生产、质量数据。一个跟单员最多只能同时跟两到三个供应商,费时费力。


另一个是订单管理混乱,由于所有对接工作都靠人工,当订单出现质量问题时,信息不能及时同步给品牌商。当问题最终反馈到品牌商时,供应商有供应商的理由,跟单员有跟单员的理由。这种信息的不清晰、不透明,容易导致双方争执不下。

 

同时,由于品牌方缺少跟单的实时数据,对跟单员的绩效考核难度很大;对供应商的服务质量评估,人为因素较多,导致供应商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对品牌方的服务质量上。 


在订单准交率上,由于供应商的大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排单过程中因为不合理的人工分单,进而导致订单延误、质量问题等。



打破“信息孤岛”:

鞋服产业需要“数字大脑”

 


随着新一轮国潮袭来,服装企业提升效益已经喊破了嗓子,但仍然找不准确切的入口。


国内服装企业很早就在探索供应链难题,这是数字化最有价值的地方,充满挑战性!


为了解决传统服装产业链中各环节信息不对称和业务流程断层难题,一些SaaS技术服务公司,如英麦尔、领猫SCM、吉客云、秒优、飞榴科技、快衣等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旨在对服装产业链的供应、需求、原材料采购、市场、生产、库存、订单进行高效管理。 


比如秒优科技,2009年以管理咨询+软件服务起步,自2019年起开始试水新业务---云工厂,整合多家服装生产企业的产能,通过承接服装品牌的订单,将订单拆分给合作的工厂,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柔性和响应速度。

 

上海柚凡领猫SCM是把品牌商的各个部门通过系统链接起来,通过提升整个公司内部业务的协同性,让下一个部门知道上一个部门的工作进度,让部门内部的每个人知道自己该做的事情。 


英麦尔科技则通过自主研发平台Supply Force打通了品牌商、制造商和面辅料商之间的协同链接,该平台于2018年5月上线,集合了采购协同管理、成衣及面辅料开发协同、生产制造协同、产能管理协同、供应商协同管理、质量管理协同等全供应链环节。



英麦尔创始人吴兴毕业于吉林大学计算机系,早年在惠普、SAP从事软件开发、实施工作。他对供应链的认知,始于1998年。


那一年,吴兴加入诺基亚,主导诺基亚的供应链共享和协同运营模式,建立了诺基亚的全球供需计划集成网络,实现从订单到供应商的一体化管理。

 

2016年末,已经做了20年供应链管理的吴兴,着手市场调研,首款产品瞄准了鞋服企业。同年,他联合3位合伙人创业,创立英麦尔科技(Emera)。目前,UR、森马、巴拉巴拉、太平鸟、骆驼、以纯等几十家品牌商均已成为Supply Force平台的用户。

 

吴兴认为,英麦尔的思路是为鞋服企业构建一个“大脑”,即数字供应链协同平台。为品牌商将供应商集合到一个云平台,把产品开发、采购、生产、质量、物流等环节在平台形成数据,所有环节均可视化、移动化,节点、沟通和社交功能镶嵌在系统中。


对品牌商来说,有了系统之后,各个环节的数据都是可视化流通,从订单到供应商可以一体化管理。因为工厂把信息传递到系统上,品牌商能够实时看到订单的生产进度。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可以及时反馈到供应商或面料商。


同时,跟单人员不需要花很多时间驻厂,在手机或电脑上就能跟单。过去,一个跟单员最多能同时跟两三个单,现在,最多能达到10个,跟单效率提高了50%。

 

在面辅料商、成衣制造商与品牌商的三方协同上,有了系统后,不需要财务到月底再对账,系统会自动跟踪品牌商所下的订单。三方在采购过程中的信息均在系统中有记录,并且发票都在系统中上传,以保证该订单的款已经付清。进而提高了供应商之间的协作能力。


在品牌企业内部,一个通病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同能力较弱。出了问题,往往是部门之间推诿互相指责,难以找到实际的问题点;使用系统后,系统提供供应链的全流程控制,显示节点的状态,问题一目了然。这也为部门与部门间的合作,提供了数据支持,加强了部门间的协同能力。


对于内部已经有系统的企业来讲,比如像以纯,企业内部本身有研发团队,已经开发了一些系统、引进了吊挂线或智能化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英麦尔要做的工作是把英麦尔的系统和原有系统对接上,比如,吊挂线的数据接入英麦尔的数据里,可以把裁剪、车尾及印花等整个链条连接起来。



“行业内卷”正在加剧,

服装企业向供应链要利润

 


相比优衣库等世界领先的服装企业,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思维仍以传统工业制造为重心,在品牌和供应链管理上存在差距。


随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持续放缓,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从2014年开始正式过渡到稳定调整期,行业增速迅速下降。


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致使整体纺织服装产业加速下滑;到2021年,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纺织服装行业才逐步恢复。 


中国是纺织服装生产大国与消费大国。产业规模达到5万亿元,工业企业数量达17万家,从业人员数百万人。在原有的制造能力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方式,提升运营能力、优化商业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升企业利润率,则是摆在所有从业者面前的紧急任务。

 

“在数字化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很多工厂因为之前没有对基础工作进行梳理,因此,系统支持会出现很多问题。”一位长期从事企业服务的资深人士介绍。


比如,跟品牌商的匹配问题,电商直播等新兴带货形式的兴起,对工厂的交付要求高。一个订单只有10件或20件,甚至有些品牌商还要求单件发货,这对工厂包装、发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数字化大背景下,越来越多头部企业正在寻求供应链变革,加速推进柔性供应链建设:每次订货会后,针对畅销款进行补单,并试图通过提前试销的方式,提高补单效率,以更好地提高应季商品的适销性,减少库存。进而倒逼它所协同的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数字化管理水平越来越高。


英麦尔等技术服务平台能够以数字供应链协同模式为核心,打通品牌商与供应商、面辅料商的上下游供应链合作关系,并可依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配置相应解决方案。

 

据吴兴介绍,为企业完成内外部的协同化、产业生态社区化,英麦尔通过把企业内部跟外部连通而形成一个虚拟空间,里面是一个产业集群或工业园,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供应商能够在社区上进行可视化协同运作。 


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服装数字化最大的难点是破除现有体制,当工厂已经在一定轨道上习惯了,突然出现一个新事物,会本能地产生抵触情绪。服装行业17万家企业的转型升级,这个路程还很长。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王力为化名)




 今日作者 
杨 丽
亿邦动力 产业互联网主笔

点击下方小程序,联系她


-----------------------------

新锐与传统角逐,全环节精细化打磨

产品/用户/品牌,数字化加持下增长怎样见效?

7月15~16日,聚焦常熟。

在亿邦未来零售大会数字化大课寻找答案!



报告下载: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报告」,即可获取今日报告。
申明:此处仅限分享学习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邦小白做删除处理。




1.3亿资金被冻结!340家店铺遭封杀!拖欠工资,拍卖总部大楼抵债!中国卖家怎么了?

“三大派系”形成!百店大战在即!跨境电商极速升温带来“后遗症”?

大瓜!字节电商放开全球流量大闸,10亿月活向商家奔涌而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