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刚刚!宁波市教育局发布通知!

宁波市教育局 宁波晚报 2023-11-09
就在刚刚
宁波市教育局发布最新通知宁波启动中小学课后服务优质工程

为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巩固“双减”工作成果,近日市教育局印发《宁波市中小学课后服务优质工程方案的通知》。

今年10月开始,宁波启动“中小学课后服务优质工程”,提出要从“课后服务”向“课后育人”提升,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和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优质工程”旨在打造对象全覆盖、主体全协同、五育全融合、成本全公益、培养全链条的“五全”课后服务品牌,全面提升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此次课后服务优质工程

简单概括就是三方面

服务内容再优化

服务方式再优化

服务保障再优化

具体有以下10条措施

学生家长关心的,小编划好重点


01

加强素养导向的课程建设


推动课后服务从学科教学、作业辅导向素养提升转型。重点打造“4+N”素养导向课后服务课程内容。“4”是统筹研发德育活动、文体艺术、科普实践、人文阅读等四大类课程。“N”是打造体育锻炼、艺术提升、劳动实践、综合素质拓展等特色系列。2023至2025年,全市评选300门素养类课后服务精品课程。



02

构建特色办学的课程体系

聚焦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学校特色化办学,进一步围绕学校特色开设特色课后服务课程。将课后服务课程纳入学校整体课程体系,推动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有机融合,形成全链式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挖掘当地资源和校本资源,开设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后服务课程群。



03

创设不同群体的特色服务

在无体育活动课的学习日,学校每天必须安排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针对体艺、科学类等特色学校,应将50%以上课后服务课时用于体艺、科学类活动。针对特长学生,开展市级、区级、校级特色公益性课后服务,让特长学生接受更专业、更高阶的课后服务。



04

创建区域协同的课程模式

构建“1+10+50”课后服务“区域教共体”模式(“1”即1位区域课后服务特色学校首席教师,“10”即区域内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实验学校10人骨干队伍,“50”即区域内各校具有研究积极性和实践能力的50人团队)。



05

拓展学习空间

利用科技、文旅、体育等社会资源,活用社区和社会机构等校外教育资源,借助博物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劳动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大课堂、研学基地等校外教育场所,拓展为课后服务新空间。引进高品质素质类双师课程,形成“课后服务课程群”,加强“课后服务资源库”建设。



06

发挥平台作用

全面应用宁波市课后服务管理平台,畅通数字化对接渠道,支撑优质课后服务。全市所有学校开展的各类校内托管服务,包括基础托管、社团课、周末和寒暑假托管等,都纳入课后服务平台统一管理。家长和学生可通过浙里办APP中“宁波课后服务”进行报名、选课、缴费、查询、管理、评价等一站式体验。



07

规范数字支撑

整合“宁波素质教育‘五中心’”、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之江教育广场、宁波智慧教育平台“课后服务专区”等线上优质课后服务资源,研发遴选优秀案例,打造精品在线课程。



08

提升教师水平

强化课后服务专题的教师培训,让更多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提升教师课后服务供给能力和课程开发、实施、评价能力。鼓励特色普通高中学校向附近中小学辐射特色课程,为中小学提供师资等资源,区域一体化开展跨学段课后服务。




09

创新评价机制

建立长效机制,选树课后服务优质示范校,2023年评选首批10所课后服务优质示范校,到2025年共评选50所市级示范校。实施课后服务育人成效反馈制度,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成长档案统筹管理。



10

进一步规范收费及取酬管理

学校课后服务必须始终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市教育局会同市发展改革、财政部门根据全市实际情况对课后服务收费加强面上统筹指导,具体收费标准由县(市、区)教育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部门确定。


课后服务优质工程来了

转发好消息,告诉大家

大家还在看

突然爆火!不少宁波人中流行……

刚刚发布!宁波有大动作

刚吃完,小伙突然脸色惨白,被朋友“抬”进急诊!严重可致命!

官方通报:严肃追责!

知名品牌摊上事了!APP弹窗辱骂创始人!

比“阳了”还难受!暂无特效药物!浙江已有人中招




来源 宁波教育

编辑 陈欢 审核 郑昕玮


宁波晚报广告联系 13586640957(微信同号)版权合作 QQ 438987727
点“在看”,告诉我你来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