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矮婆》映后回顾 | 在时代变迁下,关于留守儿童的成长记录

《矮婆》是一部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农民工、教育为题材的公益电影,是蒋能杰导演从纪录片到剧情长片的转型之作,也是当下少有的深刻关注当今社会问题的乡村题材电影作品。这一次“像,由新生”国产新片展,《矮婆》导演蒋能杰也来到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与现场的观众一同分享十年来关注留守儿童成长的故事。

(文末福利)

时间:2018年10月27日

地点: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

嘉宾:蒋能杰

主持人:糖、


主持人看完这部电影,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作为留守儿童的题材,它让我想到了两部影片。一部是上半年鹏飞导演的作品《米花之味》,它讲的是留守儿童的父母重新回到家乡的状态。另一部是李睿珺导演的《路过未来》,可能这一批留守儿童长大了之后就是那个样子。但相比与这两部影片,《矮婆》就显得更加写实,就连里面的场景、道具都是实实在在的,也是在讲留守儿童本身的故事。

 

我了解到,导演自2009年创立棉花沙影像工作室,在此后10年的时间里致力用公益纪录片形式关注留守儿童、乡村教育等社会问题,期间用六年的时间摄制了关注留守儿童的纪录片《村小的孩子》,之后还有今天看到的这部《矮婆》,最初是什么原因触使您关注到这个群体,并且用这么长的时间来记录他们呢?

 

蒋能杰 我可能是第一批留守儿童,当年我的父母也在广州的一家工厂,打了十年工。我和我姐弟上学的学费,基本上是靠爸妈打工挣的钱。只是我们那时候留守没有那么严重。我连续做了快十年的统计,总共做过五次,父母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占了百分之八十。

 

主持人所以现在村子里的人基本上都是孩子和爷爷奶奶。

 

蒋能杰 对,现在农村种地也不挣钱。你看城市里的房价都翻了好多翻了,农民的粮食没有翻,但是成本又在不停地涨。有时候,给了农民补贴,农民一样不愿意种田了。所以,这也是社会发展不均衡的表现。

 


主持人因为当时也是拍了很长时间的纪录片,那是怎么样的契合点,想要来做一个剧情片呢?

 

蒋能杰 最早我是用纪录片的形式,后来也是不安分,想赶紧折腾一下,就拍了这么一部电影。这是我自己写的本子,因为纪录片对我的影响比较大,我喜欢淡化冲突,去掉很多煽情的东西,这也是我的个人风格。当然你说之后能不能继续做下去,也不一定。再做剧情片,可能会拍得比较商业,不太好玩。因为剧情片要和很多人打交道,剧组的几十号人,而且要考虑到市场的因素。而我拍片子一般会比较自私,不太迎合观众,先让自己爽了再说吧。而且现在的观众也没法迎合,他们看惯了好莱坞大片,再看我的片子会觉得太温柔了,看不下去。所以,纪录片更能追求自我表达,剧情片还得迎合市场。

 

主持人在放映前您也说了,剧情片可能在写剧本的时候会有一个自审的过程。在这部电影当中呢,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纪录片的拍摄方式,但呈现的又是一个剧情非常连贯地故事,那您是怎么平衡纪录片和剧情片这两方面的因素呢?

 

蒋能杰 包括我的生命体验,还有成长,纪录片给了我很多原始的启发。其实我的童年和这个电影拍的差不多,当然我们那会儿的物质条件比他们更差。但是,我有不喜欢很多老师用一种俯视的眼光去看我们留守儿童,不喜欢别人去贴这样一个标签。

 

主持人可能我们小时候也没有“留守儿童”这样的说法,也是后来慢慢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这个群体。

 

蒋能杰 对,小时候我们也觉得很习惯,上了大学再看我们的乡村,会觉得教育资源等很多方面都不太公平,我想记录这个时代发展下来的个人命运。戏里面的奶奶,其实我拍她拍了快十年了,她在戏里面很早就过世了,但是她真正过世是上个星期。其实我很喜欢奶奶的表演,特别淡定自然,她很让我意外的。



主持人说到表演,我看到电影里每个场景都只用到了一个固定的长镜头。我觉得这对于导演场面调度,以及演员表演的要求是很高的。那您最早是对于镜头的设计是出于什么想法呢?

 

蒋能杰 电影的摄影风格大部分是我定的。最早要求不能用一个摇镜头,最后还是用了一个摇镜头。我喜欢纪录片,很冷静客观地去记录,这也是考虑到非职业演员,他不能太多的NG。而且我们甚至也不给他看剧本,因为看剧本的话,他就老想着背台词去了。我就是和他讲一下这个大概讲什么内容,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而且,我们也很注意保护被拍演员的情绪。常常我们拍了很多条之后,最后还是用了前面的两三条。因为这种感觉是最对的。给他的限制越多,他的表演就越不自然。所以整体的风格是我来定的。

 

主持人其实我们在这部影片里也会看到导演的家人。

 

蒋能杰 对,我爸在,演了带小女孩去广州的那个人。还有我奶奶,演了一个关系比较好的邻里。

 

主持人这一批人,最早都没有接触过电影,也不知道表演是什么东西,但是我看完之后会觉得里面的演员大部分都非常自然。

 

蒋能杰 可能我对他们比较了解。其实我写剧本的时候就想好了谁来演,在什么地方拍。再一个我们找的演员都是本色出演,让他们讲的话都是平常生活当中讲的话,他们通常都特别能理解剧情,甚至于还超常发挥。

 

主持人包括我们的女主角。她的台词其实并不是很多,但是她的表演是非常舒服的。

 

蒋能杰 对,这里面老人和小孩的表演都比较好,反而中年人没有那么满意。

 

主持人那您对您父亲的表演打多少分呢?

 

蒋能杰 还不错吧。因为他们都知道我在干嘛,之前也都是我纪录片的拍摄对象。所以,他们已经习惯了镜头。


 


主持人我注意到这部电影,有很多大师级的人物。除了有十年纪录片拍摄经验、致力关注社会的蒋能杰导演执导外,更有号称“台湾新电影保姆”之称、侯孝贤大师的御用剪辑师 - 廖庆松老师操刀剪辑。还有拿了五届金马奖原创配乐、曾多次与贾樟柯导演合作的林强老师制作音乐。但《矮婆》是一部小成本的公益电影,为什么会想要邀请到两位非常有名的电影大师来合作呢?

 

蒋能杰 是挺偶然的机会。首先是我自己剪了一个版本,后来张献民教授推荐了一个剪辑师剪了另外一个版本,我觉得把我自己的很多东西剪没了,没有了我的风格。后来我和《二十二》的导演郭柯关系比较好,他推荐给了我廖庆松老师。廖老师觉得里面一些长镜头有台湾电影的影子,他有些触动,安慰我说:“你放心,这个片子我帮你调整一下,可能初次当导演表达欲望太强,可能啥都想讲,其实啥都没讲好。”他剪好之后,我和他说不想用音乐。他说“还是用点音乐吧。”然后把我推荐给了台湾的林强老师。他说,如果他们喜欢这个片子就有下一步。后来也没有说多少钱,就说有预算就给点吧。

 

主持人几位老师都特别好。

 

蒋能杰 对,其实我很感谢忽悠我拍这部片子的人。他说给你一百万,但后来看了我的剧本觉得太艺术了,说:“这一百万不好弄啊。”他之前也答应说给机器,但后来开拍以后机器也没有了。后来觉得这个电影不挣钱,就走人了。但是很是很感谢他忽悠我,要不我真不敢迈出这一步。

 

 

观众您这部电影是在家乡拍摄的,那是否有给家乡的人看呢?这部片子在那些在外的打工的人的群体里怎么想呢?

 

蒋能杰 首先我们的演员基本上都看了,女一号在北京电影节首映的时候也去了,包括演奶奶的哪位演员。其实在真实生活中就是她奶奶,她去世的前三个月我给她看了,所以也没有留下遗憾,至少让她看了她生平演的第一部电影。在外打工的人倒还没有,我之前在东莞做过一次放映,他们邀请了一些老家的人去看。他们在影院的人看了就很触动,因为有乡音,而且和他们的成长故事,生命体验是有关系的,确实是不一样。当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才能更好地去发声。很多人觉得,怎么还会有这种地方,这么贫穷落后。我说这不算很穷的,有些居住条件更差的地方,只是你没看到而已。

 

主持人奶奶看了之后是什么感觉呢?

 

蒋能杰 奶奶看了我还问了她,问她觉得有什么不好,给点意见。她说很好,很满意。其实最满意的就是她了。


 

观众我看了电影之后也挺有共鸣的,因为之前也去过乡里支教。在那里,也有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想问你看,从您的角度来说,对大学生乡村支教持什么样的态度?

 

蒋能杰 大学生支教这个话题讨论的挺多的,争议也很大。很多大学生可能一心想满足自己心里的愿望,没有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另外,他到乡村里去之后,可能会对原来的东西有所打破。这些东西可以去做,也有利有弊。但是我是特别不认可乡村老师匮乏,然后忽悠大学生去支教,大学生最应该的是好好念书。那里的老师不够,但给到老师应有的待遇和尊严了吗?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资源分配的问题。


 


观众我很想知道您关于纪录片的路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打算?从很小的视角,从自己的村子出发,再到拍一个可以在大荧幕放的剧情片,再往后您下一步会拍什么样的东西?

 

蒋能杰 我会一样去关注当下,关注社会。当然,有两个家庭我们跟拍快十年了。包括云洁这个家庭,也快十年了。期间大时代在变化,可能我会好奇的是个体的故事。当然我现在关注的还有抗战老兵,探讨养老的问题,身份认可的问题。第二个可能是另外一个题材,叫工伤维权,这个比较敏感,但我也尽能力去发声。

 

观众我曾经去过一些深圳外来工打工的家里做客。越是在底层,他会越注重礼节。你到他们家里坐一下,觉得倒一杯水就可以了,他一定会给你买易拉罐摆得整整齐齐的。所以我觉得影片里那个苹果一点也不唐突,非常真实。我想说的是,我一看这个片子觉得影像风格非常扎实。我没法把它当成剧情片看,我觉得它应该是中国转型时期留守儿童的一部文献片。我觉得纪录片在人类学的角度上看,是起到一个文献的作用的。我觉得这部影片有这个意义。


注:

想了解更多蒋能杰导演的影像记录,可微信搜索关注 “棉花沙影像工作室”公众号!

本期福利


给本文留言说一说

您印象深刻的“留守儿童”电影


本文将根据留言质量及点赞量

5位影迷朋友送出

《矮婆》导演签名海报

每人1份


留言截止时间

11月9日18:00



相关链接

映后回顾 | 明暗相交的“冥王星时刻”

《空山异客》映后回顾 |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是一种常态(文末福利)

映后回顾 | 星溪的三次“小确幸”(内含福利)

《淡蓝琥珀》映后回顾 | 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平行空间(内含福利)

映后回顾 | 《旺扎的雨靴》,孩子们的信仰和世界(内含福利)

映后回顾 | 《父子情》,在超现实里的和解(内含福利)


-end-


另外

我们的影迷群已达到扫码入群上限

想来畅所欲言的小伙伴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

毕竟相似的灵魂总要找个伴儿嘛~



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

更多活动及影讯请关注我们


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

(南山华润万象天地店)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万象天地L5层

电话:0755-86160222

网址:www.b-cinema.cn

官方微信:szblhyc

官方微博:https://weibo.com/szblhyc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