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映 | 我们有多久没能在电影院看到罗马尼亚电影了?


我们有多久没有在电影院看过罗马尼亚电影了?(欧盟影展除外!)

距上一部罗马尼亚电影在国内上映30年后,罗马尼亚电影《医者仁心》昨日登陆全国艺联专线,本片由撼动罗马尼亚社会的重大事件改编,对消毒剂公共危机前医疗系统的集体沉默做出了精彩的展现。——它的上映也意味着久负盛名的“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终于登上国内院线的银幕。

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本周末有排片,影迷们记得准时早起,别错过这部精彩的电影哦!


与当年戈达尔们在法国被命名的经历类似,“罗马尼亚新浪潮”是由电影节评委和媒体影评人共同加冕的“名号”。它指代着这样一个现象,之前默默无闻的罗马尼亚电影自2004年以来成为了国际电影节上的“暴发户”——克里斯提·普优(《无医可靠》)、克里斯蒂安·蒙吉(《四月、三周、两天》)、 波蓝波宇(《布加勒斯特东12:08》)、克里斯蒂安·内梅斯库(《加州梦想》)等新生代电影人不断涌现,并持续在欧洲各大电影节收获着各种重要奖项。

《无医可靠》剧照

这群“趣味和愿望相近”的年轻人,尝试着拍出更接近当下的生活节奏、看上去“更真实”的电影。通过这个“向生而死”的故事,影片讨论了罗马尼亚现实的社会问题。而现实主义的镜语并不意味着“冗长和拖沓”,手持摄影也并不意味着“粗糙”,对场面调度精准的掌控,也是本片的又一亮点。



医者仁心

导演: 加泰林·罗塔鲁 / 加比·弗吉尼亚·萨尔加

编剧: 加泰林·罗塔鲁 / 加比·弗吉尼亚·萨尔加

主演: 亚历山德鲁·苏丘 / 克里斯蒂娜·弗罗托 / 科丁·马蒂奇克 / 丹尼尔·波帕 / 达娜·罗塔鲁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罗马尼亚

语言: 罗马尼亚语

上映日期: 2021-11-11(昨日)


克里斯蒂安,一个年轻的外科医生,一个致力于自己职业的理想主义者,在布加勒斯特的一家医院工作。一天,他的一位手术成功的病人意外死亡,这让他非常困惑和苦恼。于是他开始调查,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


点击查看预告片

《医者仁心》已上映
点击右方 享受最优购票




01
一场消毒剂引发的风暴

自新冠疫情以来,消毒剂成为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从我们熟知的医用酒精,到不熟悉的戊二醛、氯已定,我们信任这些看不见的有效成分凝结成安全屏障,保护我们远离细菌和病毒。可我们不会想到的是:假若这些守护我们的消毒液被稀释,它会给我们的健康与生命带来怎样的后果?又会怎样侵蚀和坍塌社会的信任系统?

2016年罗马尼亚就因为不合格的消毒剂而爆发了席卷全社会的公共危机,并震惊国际社会。这场危机的导火索发生是布加勒斯特一家夜总会发生的特大火灾,众多烧伤病患被送往各大医院救治,整个社会都关心着救治和调查工作的进展。正当人们在探讨特大火灾事故的原因时,又接连爆出许多烧伤后的幸存者死于不明原因的感染。在全国高度关注下,布加勒斯特多家医院长期采购使用稀释的消毒液的医疗丑闻浮出水面,触发了普遍的社会反思和一系列监管改革。


更让公众震惊的是,医院工作人员对此都多少知情,但常年保持集体沉默。这一事件也被完整记录在今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和最佳纪录长片双料提名的罗马尼亚纪录电影《集体》(又名:一场大火之后)中。

影片《医者仁心》则是通过一个儿科医生看到手术成功的患者的离奇死亡,进而发现直接原因是医院使用被数倍稀释后的消毒剂,以及医院系统内外集体缄默,他开始了孤身逆行的抗争。本片用虚构的故事对集体的沉默做出了可能的解释,将对罗马尼亚当代社会的洞察埋入现实主义叙事当中。

作为2021年中东欧国家优秀影片播映活动中罗马尼亚的代表电影,《医者仁心》登陆大银幕,带我们探究这一沉默的真相。



02
虚构的逆行、真实的人心

以2016年震惊国际的罗马尼亚“消毒剂公共危机”为出发点,导演加泰林·罗塔鲁(Cătălin Rotaru)和加比·弗吉尼亚·萨尔加(Gabi Virginia Șarga)基于对医院医护人员的访谈和对公共危机的前因后果的研究,创作了电影《医者仁心》。在对社会情理的透彻洞察下用虚构的故事“模拟“现实,从而对消毒剂公共危机前医疗系统的集体沉默做出了精彩的解释。

故事的主人公克里斯蒂安是位优秀的外科医生,他与其他医生一样知道手术用的消毒剂是被稀释的。他无法安然沉默因此与同僚和科室主任都发生了摩擦。当他救治的一名儿童在成功手术后死于感染时,克里斯蒂安彻底爆发了,决心揭露稀释消毒剂的问题。


导演通过固定机位、自然光和长镜头的拍摄手法,设置一轮轮身临其境的“对决“,让克里斯蒂安面对代表着不同力量的人物,或责备、或质问、或汇报、或陈述、或恳求,从切肤之亲的妻子、母亲,到每日互动的同事上司,再到有职权划界的医院经营管理者、有利益冲突的患儿家长,乃至媒体、检察官、卫生部官员……

克里斯蒂安不断从自己熟悉的世界向外出走,社会关系的涟漪不断扩大,他的逆行被多种价值和立场质疑。在短短两三天的故事时间里,既重复又差异化的”对决“逐步升级,层层递进地展现了克里斯蒂安心境的变化。


观众意料之中的一轮轮败北激发了克里斯蒂安更加决绝的斗志,他走到了消毒剂生产商的负责人面前,而此刻故事的走向却变得不再可预料。面对“罪魁祸首“的终极对决,影片给出了令人意外的发展,甚至带着一丝“诗意”收束全片。这样的反差给人留下深深回味,不可思议中的“合理”之处正指向问题的痛点。当电影片尾字幕播完,我们知道故事真正结局就是2016年消毒剂公共危机的必然爆发,故事时间与现实时间前后相继,虚拟的爆发归于沉默,又最终走向现实里地动山摇的爆发,令人拍案叫绝。


03
罗马尼亚新浪潮, 一场电影风暴

上世纪我国公映的罗马尼亚电影共计59部,多数为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借“2021年中东欧国家优秀影片播映活动”的契机,《医者仁心》的上映,或许对许多影迷朋友来说是30年来首次通过原版引进的方式,得以在影院中欣赏罗马尼亚电影的影像魅力的机会。

近十余年来,罗马尼亚新浪潮为不少电影观众耳熟。由一批年轻导演引领的这场电影风暴,让罗马尼亚这个电影小产国,成为了品质电影大国。一批关注现实的罗马尼亚新生代导演,用贴近小人物的镜头,以现实主义的选题,通过压缩于短时间内的紧凑故事,精准地描摹了当代罗马尼亚人身处独特的家庭、道义、生死矛盾中的心理状态,却又能取得跨文化的广泛共鸣。

《医者仁心》由加泰林·罗塔鲁和加比·弗吉尼亚·萨尔加共同执导与编剧。他们都毕业于国立戏剧与电影艺术大学,“罗马尼亚新浪潮”旗手克里斯提·普优在这里任教,这所学校也培养出了克里斯蒂安·蒙久、柯内流·波蓝波宇、克里斯蒂安·内梅斯库等一系列“罗马尼亚新浪潮”主将。

《无命钱》海报

1989年后罗马尼亚国有电影体系解体,电影产量跌落谷底。2001年,克里斯蒂安·普优的处女作《无命钱》,通过手持长镜头、自然光、大量生活化对白,刻意模糊政治氛围、将故事限定在一天时间内的叙事手法,赋予了罗马尼亚电影新的语言,也由此标志着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的萌芽。2003年起,罗马尼亚实施电影改革法案,青年导演们可以申请国家电影基金。得益于罗马尼亚国家电影中心的帮助,艺术片开始得以生存。

《香烟与咖啡》剧照

直到2004年,普优的《香烟与咖啡》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短片奖,罗马尼亚新浪潮的序幕正式拉开。在2005年第58届戛纳电影节上,普优凭借《无医可靠》获得“一种关注”大奖,这次获奖也是“罗马尼亚新浪潮”史上的一个关键帧。

《医者仁心》中克里斯蒂安妻子的扮演者克里斯蒂娜·弗罗托,曾在克里斯蒂安·蒙久导演的影片《山之外》中首次亮相,饰演性格复杂的阿丽娜。由于在这部电影中的杰出表现,弗罗托同年还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山之外》剧照,演员克里斯蒂娜·弗罗托(右)

如今,“罗马尼亚新浪潮”之名已成为罗马尼亚电影的品牌。然而对于《医者仁心》的导演罗塔鲁和萨尔加这样的罗马尼亚电影创作者来说,他们只是在用别具匠心的技法,讲述自己也身在其中的故事。

正如曾担任过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罗马尼亚国宝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所说:“其实我对它(罗马尼亚新浪潮)也没什么概念,我只是知道它正在发生,并且我也身在其中”。

本周末,来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感受来自罗马尼亚的电影新浪潮,一探震惊国际的“消毒剂公共危机“个中究竟。而艺联另一部电影《漫漫寻子路》也是本年度非常值得关注的一部艺术影片,观众们也不要错过。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查看对应内容)

院线 | 塞尔维亚父亲的三百公里「寻子之路」

见面会回顾 | 永远爱你无限期 不管分开天与地(内含福利)

歌剧展 | 2021年国家大剧院国际歌剧展深圳站来了!

歌剧展 |「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一部歌剧究竟能有多“惨”?

歌剧展 | 也许你不爱歌剧,但你不可能不爱「卡拉斯」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