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映 | ​遗失的手表与找不回的「荣耀时刻」


保加利亚现实主义佳作、也曾代表保加利亚出马的申奥片《荣耀时刻》今日起登陆全国艺联专线,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将于明日起每日放映,预售已开启!

 

当孤独而倔强的老实人遇到一笔从天而降的巨款,珍贵的旧手表被人遗失,一场始料未及的风波即将席卷而来。当黑色幽默遇上深刻现实,类型片设定遇上艺术电影内核,它又将会呈现给我们一个怎样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2021年中东欧国家优秀影片播映活动”的第五部影片,前四部文艺佳作你错过了吗?(《日暮》《小小港湾》《漫漫寻子路》《医者仁心》)


 

导演: 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 / 佩塔尔·瓦查诺夫
编剧: 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 / 佩塔尔·瓦查诺夫 / 德绰·塔拉勒兹科夫
主演: 斯特凡·德诺利博夫 / 玛吉塔·戈施瓦 / 安娜·布拉托娃
制片国家/地区: 保加利亚 / 希腊
上映日期: 2021-12-09(今日)


铁道工人灿科(斯特凡·德诺利博夫 Stefan Denolyubov 饰)在执勤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洒落遍地的钞票。忠厚老实的他,没想太多便决定报警处理。适逢弊案频传,首席公关尤莉娅(玛吉塔·戈施瓦 Margita Gosheva 饰)决定炒作他的义举,力图扭转政府形象。然而,精明干练的她,竟在表扬典礼上意外弄丢了灿科心爱的旧表,事后还不断敷衍搪塞,意图使人知难而退。归还了巨款却赔上父亲唯一遗物的灿科,决定不惜一切卯上国家,要回他仅有的珍宝与尊严。




《荣耀时刻》已上映
点击 享受最优购票

 

本片由保加利亚导演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Kristina Grozeva)和佩塔尔·瓦查诺夫(Petar Valchanov)共同执导。两位导演合作多年,在欧亚地区屡获赞誉。

 

本片中,两位导演通过冷峻老到的叙事手法,质朴贴切的现实主义摄影风格,将主人公灿科孤独但倔犟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观众面前。影片节奏张弛有度,在主人公灿科与公关主管尤莉娅的博弈中,构建出良知与规则相互对抗的故事空间。片中的人性洞察深入且毒辣,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

 

《荣耀时刻》凭借过硬的艺术水准和深远的现实价值,入围了多项国际电影节,如第69届洛迦诺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豹奖提名、唐吉诃德特别提名奖等。同时,本片也曾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单元与中国影迷见面。

 

本片也是编剧与导演克里斯蒂娜·戈洛佐娃和佩塔尔·瓦查诺夫的合作电影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该片延续了他们前作《教训》(2014)的社会性,全片充满黑色幽默与戏谑,剧本的构思精巧,人物塑造丰满,直击人性深处。

 



01

我们到底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


从陈建斌的《一个勺子》到肯·洛奇的《我是布莱克》,小人物于社会之中挣扎求生的现实题材电影一直活跃在大银幕之上。保加利亚电影《荣耀时刻》同样聚焦于小人物与社会不公对抗的故事,通过一块手表丢失引起的舆论事件将矛头直指国家交通部,探讨了媒体舆论下普通人的身不由己,“有苦说不出”的生存状态。

 

受保加利亚的一个真实新闻事件启发,两位导演将“一位铁路工拾金不昧”和“一位建筑师被迫道歉”的新闻故事移植于《荣耀时刻》。“和《教训》一样,新闻报道的结束反而是电影故事的开始。“我们在新闻上读到一个铁路工人拾金不昧后被授予英勇奖的故事,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丰富,引人启发的故事情节。”佩塔尔·瓦查诺夫在采访中提到。



两位导演借灿科这一角色,将生活中可能会面临的道德拷问直白地抛向观众:你会拾金不昧吗?自尊被践踏之后,你会如何反抗?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利益还是良知?

 

同时,本片最精彩之处在于双线叙事之下灿科和尤莉娅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小人物的无助与铁道部的强势、国家机器代表与小人物代表两方形象的鲜明对比,使得该片戏剧张力十足。无视铁路工人个人自尊的强势公关首席,在生活中也会为人工受孕等日常琐事而烦恼。被塑造成“英雄”的灿科,最后也并没有在舆论之下成为“真正”的英雄,风光百出,依然过着困窘拮据的生活。


影片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打架斗殴的血腥画面,没有英雄的神话塑造。这部电影只是个关于平凡人的故事。即使到最后,影片也仅仅定格在灿科最终决定反击的那一刻,悬念留到了片尾滚动字幕结束的小彩蛋。


 

02

鲜明的类型语言,

极强的普世性共鸣

 

在电影中,“关照现实”一直是中东欧电影的长项。《荣耀时刻》承袭现实主义基调,对主人公有非常立体的人物设定。片中的“老实人”灿科清贫却正直,是周围环境与社会现实下的局外人。同时,他患有严重的口吃症。

 

同时,导演在标准的类型片人物设定之上,为我们营造了多层次的黑色喜剧氛围,将深刻的矛盾内核包裹在内。影片节奏沉稳有序,情节推进张力十足:数个重要时刻来临,灿科却因为口吃变成“失语者”,面对公关部负责人尤莉娅的步步紧逼,灿科尽显窘迫。后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在此隐隐埋下线索。由此,观众可以完整感受到始料未及的连锁反应如何一层层产生,人物间撕扯的张力如何指向最终的结局。



从《黑炮事件》到《求求你表扬我》,从《狗十三》到《暴裂无声》,中国电影观众对现实主义讽刺电影的需求一直存在。人们期待看到生活中的两难困境在极具戏剧性的处理中形成对现实的映照。在这样的语境下,《荣耀时刻》易于被中国观众理解和接受,观众能从这个保加利亚故事中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



 

03

这个世界糟糕的地方就在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导演让·雷诺阿的作品《游戏规则》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词:“这个世界糟糕的地方就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在《荣耀时刻》鲜明的类型语言之外,对道德困境表述的张力能带给观众很多思考。



男主角灿科是一个被动的弱者,强势的尤莉娅自然站在其对立的一面。她雷厉风行,为了堵住灿科的嘴巴游走各方。来自公关主管的职业责任感成为她最强的行为驱动力。但这个高效又无情的女性又有着非常令人同情的一面:她受困于不孕不育,跟丈夫的关系也由此出现了危机。在这一点上,导演着墨丰富,由人物清晰的心理变化动向发问于观众:职业责任感和良知,到底应该怎么选?



除此之外,片子其他人物的指代也是多元且丰富的:满心只想到金钱与利益的“小市民”、满眼只看得到新闻而忽视人的媒体、丑闻缠身时稍有运作就能扭亏为盈的游戏规则本身...... 在“老实人受苦”的主线之余,由这些讽刺所拼凑成的极简社会模型会带给观者非常多的思考。

 

 

《荣耀时刻》是一部激烈又克制的影片,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对其新分支——自然主义的表达方式做出了探索。虽然两位导演对于保加利亚深刻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如实的描绘,但本片表达的核心着眼点并非是要激起人们对规则的愤恨,而意在细腻地刻画人,将一个老实人如何一步步被利用、被社会裹挟的全程呈现出来。

 

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但“老实人”灿科受苦的命运是否本可以避免?欢迎观众去电影院寻找答案。

 


 



推荐阅读:

「小小港湾」她说:夏天甜蜜而苦涩


「日暮」帝国陨落前的最后一抹余晖


「医者仁心」我们有多久没能在电影院看到罗马尼亚电影了?


「漫漫寻子路」塞尔维亚父亲的三百公里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