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寄生”史:“搞垮”公司、养活自己
十月份的假期一过,各行各业顿时多了一堆跑路的老板和维权的消费者。
21日,据说韦博英语高卫宇、高征宇两人在静安区的交通支行进行转账业务时,正好被一个在银行工作的韦博英语学员认出,他迅速将这一消息发到维权群里,几十名学员火速赶到该银行。之后警察介入,带走了高征宇,高卫宇则从后门溜走了。
这件事要追溯到上个月,韦博英语被曝出在全国接连关店,不仅北京、上海、成都等多地门店关停,还涉及拖欠上万名学员退费以及部分员工薪资的问题。更惨的是,大多数维权者都背上了学费的分期贷款,一旦韦博英语没钱退给他们,他们每月仍然要向平台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
类似的情形早已不是第一次,长租公寓暴雷后,现在很多租客身上还背着贷款。
消费分期的流行,让很多P2P、小额贷款甚至是大公司的金融产品渗透到各行各业,他们寄生于诱导消费者借贷、获取资金去扩张的企业,自我壮大,但很多企业往往最后都毁于资金链断裂。这个循环仍将继续。
美容、健身、租房、教育培训…
“私教课太贵?没事,你可以办理分期贷款,我们健身房最近跟捷信、招行推出了分期业务,平均最低一个月也就千八百…”
“我们这边课程起步价是3万,像托福雅思这样的课程,一般是十几万,你要是觉得贵,可以办理一下分期,在京东白条、广发银行、百度有钱花等机构都能申请这个培训贷”;
“来我们这的顾客一般都办分期,像这激光嫩肤、瘦脸美白都要做好几次,一次三四千,但如果办分期,也就差不多每个月在本金的基础上多还100元。你把身份证放这,我们工作人员直接就可以帮你代办”;
伴随着消费分期的进一步普及,很多消费者可以在不同场合听到类似的推荐,一些五花八门的贷款平台或机构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一般来讲,在强烈的消费欲望和工作人员洗脑式推销下,没有足够存款的年轻人往往会选择尝试分期业务,久而久之,在他们看来,通过分期支付,把自己的部分未来收入变成今天可以花的钱,是一种精明的消费方式。
如今这种消费形式已经逐渐渗透到医美、健身、租房、教育培训等各大生活场景中,但与此同时,健身房、培训机构等主体的诱导性越发放大,由此滋生了诸多乱象。
去年还是应届毕业生的赵小姐,九月底通过一长租公寓平台租了一个房间,她说,“在我看房子的时候,虽然我当时表示我付三押一、付六押一也可以,但业务人员还是屡次引导我选择付一押一的付款方式,却不告诉我付一押一需要签贷款协议”。直到发现第三方贷款平台以倒扣的形式扣除了她一年的租金,她才知道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了贷款协议。
无独有偶,方先生所在健身房的工作人员向其推荐了一种分期办卡的模式,当时的说法是可以试一下他的招商银行卡是否能够办理这样的分期贷款,然而在告知了对方自己的银行卡卡号后,健身房的工作人员未经个人同意就直接为他办理了这次活动的分期。
诱导消费者与分期消费提供方建立关系,服务平台是最佳的利益既得者,他们不仅可以一次性获得预付款,而且不用承担借贷的风险,所以,消费分期在平台的大力诱导下得以不断被复制到各个领域。但问题就出在这种闭环利益链中,资质不够格的公司利用消费者骗贷,圈够了钱一走了之,或者是公司获得资金后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相关的分期平台和用户都成为直接受害者。分期平台尚可以把风险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却无从说理。
利益关系的失控
在消费分期这一利益链上,服务提供商、消费者和借贷机构之间,原本是三方共赢、各取所需的关系,可如今长租公寓暴雷、培训机构倒闭、医美平台大批淘汰,这似乎不是巧合。
2014年,线下成人英语培训已经暴露出颓势,可前两年一直保持高速扩张的韦博英语并没有停下脚步。集团旗下少儿英语品牌开心豆,陆续从江浙沪发展到全国50多个城市、近100所教学中心,仅看上海开心豆2016-2018年的年报,员工保险登记规模从35人猛增至348人。粗略估计,行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韦博英语分校数目突破200所。
这些资金来自哪里?
其中加盟制的推行为韦博英语分担了部分压力,但每年高昂的运营和获客成本更多的是来自学员与分期平台的预付款。2018年据官网数据显示,韦博英语在全国拥有154所培训中心,覆盖62座城市,收获近百万名学员。仅按照最低一人一万的费用计算,全国学员的学费加起来高达百亿元,这其中更是有80%左右的学员通过分期平台让韦博英语一次性获得全款。
然而上个月韦博英语的欠薪风波持续扩大,副总经理高四海却说,“随便告,就是没钱”。
相似的情形也发生在长租公寓中。从去年下半年至今,长租公寓的暴雷就一直没有停止,从爱公寓、优租客、鼎佳、寓见公寓到如今的乐伽、悦如公寓,越来越多的长租公寓品牌倒在同一赛道,而罪魁祸首也直指长租公寓背后的消费贷。
无论是教育培训、长租公寓还是健身、医美机构,他们大批死亡的原因几乎一致,通过消费分期聚集起来的大量资金助长了企业高速扩张的野心,而当营收增长的速度赶不上预付款消耗的速度,资金链断裂只是迟早的事。
我们无法把错都归咎于放款的分期平台或金融机构,因为企业倒闭、跑路,他们也要承担贷款逾期和声誉受损的双重风险。但与日渐萧条、长期前景受质疑的教育培训、长租公寓等行业相比,分期消费依旧不改蓬勃之势。根据《中国分期电商市场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在线消费金融规模已经从2014年的201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916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0%,预计2020年,我国在线消费金融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
消费金融的风口让众多分期消费平台受益于爆炸式增长,所以他们越来越喜欢投注和渗透于各种互联网消费场景和流量聚集地,甚至不惜抛开风险,主动为服务提供商及其用户提供分期业务。其中有些平台、机构可能是踩在了教育、医美和长租公寓的坑上,但他们仍可以寻找新的场景继续依附,只是却留下了满目疮痍的负债公司。
消费升级or消费降级?
当消费分期日渐成为年轻消费群体主流的消费形式,我们总以为这是消费升级的一种直观表现。企鹅智酷联合QQ空间发布的报告显示,30%的95后都会购买和兴趣爱好相关的学习培训,如知识付费、兴趣班、分享课等。以分期乐为例,今年1月其知识付费商品销量环比去年12月增长34%,购买主力军就是95后。
与之相对的,南都调研表明,相比于不使用分期的受访者,分期消费受访者的收入上涨幅度明显更大一些。在过去三年中,有八成以上的分期消费受访者表示收入有所上涨。其中,43.06%的人过去三年收入上涨了20%或以上。
但一面是收入上涨,另一面是年轻人的债务危机。
数据表明,90后的负债额是月收入的18.5倍。以2018年应届生平均薪资5429元计算,第一批95后一出校门就平摊了人均10万元的债务,而已经打拼了几年的90后更惨,人均负债在12万以上。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根据融360发布的消费贷款使用情况调查显示,28.57%的人使用消费贷,就是为了偿还其他贷款。
过去几年,消费者使用分期消费的场景逐渐从为未来投资扩大到精致生活、饭圈文化,又或是一时的冲动性和奖励式消费,分期平台的涌现恰恰放大了这部分人的消费欲望。所以,对很多95后来讲,万物都可以分期。可是反过来想,万物皆可分期的另一面其实就是他们越来越没有能力一次性为自己的消费买单,这种靠着消费分期驱动的消费升级,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消费需求升级,而消费能力实际是在降级。
影响消费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核心在于两点,一是物价,二是收入,长期来看这两者将持续制约消费群体的行为。
其实,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倾向呈现出多变性,他们既会在盲盒、潮鞋、电子产品等个性化消费上大出血,又“心疼8块钱的邮费、15块钱的会员”;既会在精品电商上花钱节省时间成本,同时又活跃于拼多多。而今网易严选、小米有品等精品电商的发展势头回落,拼多多却市值超越京东,这种商业趋势似乎已经预示了消费者的选择倾向。
至于消费分期,整体来讲,这种形式是一种消费理念的进步,可在当前特殊的经济环境下,它必须要在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理性消费和过度消费之间找寻一个合适的落脚点,才不至于踩过一个又一个消费陷阱。对企业来讲,也是如此。消费分期固然寄生于各种消费场景下的商业个体,但本质上选择权还是在企业手里,如果韦博英语不曾将预付款用于盲目扩张,如今20年的市场积累也不会付之一炬。
不过说到底,受伤最大的还是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