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精选 | 番茄酱发源自中国,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大众调料番茄酱,制作有妙招。
《2020 纽约米其林指南》出炉,没有一家中餐厅上榜
今年是《米其林指南》在纽约发行的第 15 年,伴随这个周年纪念,《2020 纽约米其林指南》将拓展至韦斯特切斯特郡(Westchester County)。
周年欢庆再加上版图扩张涵盖了更多餐厅,怎么听上去都是可喜可贺的好事,不过就在 10 月 21 日备受瞩目的星级餐厅名单公布后,国外许多专业餐饮媒体却对这份榜单质疑不小。
以 EATER 为首的餐饮网站便以《2020 纽约米其林指南出了什么问题》(What’s Wrong With the 2020 NYC Michelin Guide)为题,文章中细数了新版《纽约米其林指南》里存在的几大争议。
归纳起来,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没有一家中餐上榜。新式中餐厅 CAFE CHINA(倾城)今年抱憾落榜,这同时意味着《纽约米其林指南》七年以来第一次没有中餐入榜。而专业评论者指出,这种评判与实际状况不符。纽约市是除了亚洲以外,华人居住最多的城市之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人口众多,许多质量优良、口味突出的中餐厅也纷纷在此开店,如中国香港米其林一星顶级宫廷御膳中餐馆“胡同”,主打川菜的“川山甲”餐厅等,此前都是呼声很高的拿星餐厅,最终的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
另外一方面,五年以来再无女性主厨主理的新餐厅入榜,而曾经在榜单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南亚与东南亚菜系也不见了踪影。众所周知,除了欧洲菜系之外,米其林偏爱日本料理,去年日料几乎统治纽约市的米其林榜单。外媒批评在纽约,米其林几乎没有识别其他国家食物的能力。
在笔者看来,新颁布的纽约米其林之所以备受争议,一方面恰好说明了它的备受瞩目,《米其林指南》在全球发行 32 个版本,提供各种舒适程度与价格类别的餐馆推荐名单。从一本小小的指南,到如今成为评判一家餐厅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米其林日益发挥着影响力的同时,人们也对它有了更多的期待。(撰文:湯索)
知名大厨一起开餐厅或强强联手,我们已进入餐饮协作时代?
大家常认为主厨是餐厅唯一的灵魂人物,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知名大厨一起开餐厅或联手合作,集结各自擅长的特点,共同发挥优势。
作为 2019 年最受期待的餐厅之一,由明星厨师 Jessica Koslow 和 Gabriela Cámara 开设的新餐厅 Onda 近期在洛杉矶开业。洛杉矶与墨西哥城,这两个地方的美食已交织了几个世纪,两位女厨师将她们独特的口味融合到新餐厅中,风格时髦而奇特。
荣获詹姆斯·比尔德最佳厨师奖的 Tyson Cole 与烧烤界新星 Aaron Franklin 合作的 Loro 餐厅即将开设第二家分店。比萨大师 Chris Bianco 与“面包之神” Chad Robertson 组成了一对搭档。诸如此类,强强联合的厨师正在逐渐增多。
中国烹饪界,由三位资深大厨联手的“老饭骨”组合,即原北京饭店行政总厨郑秀生、便宜坊集团行政总厨孙立新、柴沟堡的熏肉传人武剑利,传承中餐技艺精髓,利用新媒体平台,面对年轻受众,倡导“阖家享美食”的餐饮理念。此前他们还与局气餐厅联名打造“榴芒三不沾”,在传统技法上大胆改良,融合出全新口味的功夫菜,广受食客喜爱。
联手的大厨们交换餐饮理念、切磋技艺、分工协作,将拿手料理衍生出更多可能,打造出一道道充满创意的新菜品,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和期待呢?(撰文:刘睿)
番茄酱的趣味史,从处理到调味还有这些要点
番茄酱已经成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常见酱汁,尤其在欧美国家更是运用广泛,但其实番茄酱最早的原型来自中国。约 300 年前,闽粤一带出现了以腌鱼和调料制成的酱汁,闽南语称为 kê-chiap,也是番茄酱英文名 ketchup 的重要由来。
后来这样的做法流传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又辗转影响了英美。当时英国的 ketchup 多数以蘑菇、核桃及小银鱼制作,风味上更偏向于如今的蘑菇酱。到了 1812 年,美国园艺师 James Mease 在《实用知识档案·第二部》中发表了第一份具有当代特色的番茄酱食谱,选用番茄、香料和白兰地制成,并逐步开始在美国流行。
到了今天除了工业化生产的番茄酱之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厨师选择自制番茄酱。新鲜番茄是制酱的关键,因为摘下的番茄依然会继续成熟,所以即便有细微的磕碰或烂口也必须尽快切除。
以十字花刀处理后的番茄浸入热水去皮,再切碎放入料理机打碎,随后便是用中小火熬煮。需要注意的是制作番茄酱时并不是煮制时间越长越好,过多的水分往往容易稀释它的味道。因而也有厨师尝试在制酱之前先对番茄进行简单烤制或晒制,用来增加风味、缩短制酱时间。
在酸甜度的控制上,可以加入细白砂糖或麦芽糖,这两种糖类不易结块,更易均匀溶解入味,而在酸度上,则可以添入少许柠檬汁进行简单自然的调味。从番茄酱的演变过程不难发现,无论食材还是调味,都需要迎合当时人们的口味因时而变,才更有流传发展的潜力。(撰文:刘宇发)
-end-
本栏目由编辑精选自全球最新的餐饮资讯与观点。
部分图文资料引用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与传播,未涉及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