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双传学等:“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

双传学 林 培 新闻战线 2024-03-26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新闻战线

摘要

做好调查研究报道应着重解决与人民群众“隔了一层”问题。只有转变作风,走深走实群众路线;践行“四力”,练就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基本功;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推动调研;奔赴现场、深入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真正将调查研究落到实处。


“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
——全媒体时代调查研究如何解决“隔了一层”问题
双传学  林  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其中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新闻舆论引导等方面的调研内容,凝聚起主流媒体大兴调查研究的共识和力量,为传承“开门办报”传统、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更高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增强服务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局意识,把调查研究始终贯穿新闻工作全过程。
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题中应有之义,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工作方法,是新闻人的基本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新情况、互联网技术迭代所带来的新闻生产高效化,主流媒体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求真务实的调查研究,更加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通信很发达,通过打打电话、发发微信、看看材料也能了解很多情况,但毕竟隔了一层,没有现场看、当面听、直接问和‘七嘴八舌式’的讨论来得真实鲜活。过去常用的‘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的调研方式依然是管用的。”新闻媒体如何正确开展调研,在当下显得格外重要、格外关键、格外紧迫。全媒体时代,一些媒体调查研究的传统开始褪色、力道开始下降,存在浅尝辄止、空疏肤浅等“网络病”,影响群众路线往深里走、往心里走;一些媒体人将现场调研方法转向办公室里的“云采访”,一“键”制胜“开药方”。这种新闻采制方法,与基层和群众隔了“一层”甚至“多层”,有逐渐脱离群众的危险。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知不足而后进。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向调研不力的顽疾开刀,把解决与基层、与群众“隔了一层”问题作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四力”、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立行立改、持之以恒,促进调研回归现场、走进群众,反映呼声、破解难题,增进感情、取信于民,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和媒体公信力。


解决“隔了一层”问题,核心是走深走实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毛泽东同志提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就是对党报贯彻群众路线的高度概括。1948年,他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强调:“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创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将创新思维充分运用于群众路线及其实践,是全媒体时代践行群众路线的鲜明时代特征。
新闻媒体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不够,实质是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走得不够、“人民至上”理念确立不够,与群众心理连接还差“最后一公里”。
创刊85周年的新华日报具有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开门办报”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历史上,新华日报特别注重报纸与读者的联系,强调“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始终站稳“为人民说话”的鲜明立场。早在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就开设“读者信箱”,开辟“工人园地”“青年生活”“妇女之路”“友声”等专栏;在南京恢复出版后,成立“新华之友会”,广泛团结读者,矢志服务群众。改革开放以来,弘扬光荣传统、勇立时代潮头,坚持深入基层、聚焦百姓冷暖,推出一大批“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放歌”的精品力作,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不断续写新华日报的荣光。
近几年,新华日报社党委根据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变化特点,提出发扬调查研究传统、深入践行“四力”、转变工作作风的要求,希望每个记者都能拥有服务人民群众的“最佳视角”“最美姿态”“最强大脑”。
人民立场是记者的“最佳视角”。党的立场是人民立场,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的作风是密切联系群众。立场、宗旨、作风三位一体,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记者眼睛向下,把镜头、话筒、笔触对准广大人民群众,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一旦动摇了人民立场、脱离了人民群众,就会“乱花渐欲迷人眼”。
奔赴现场是记者的“最美姿态”。践行“四力”是记者最基本的工作状态、职业准则和立身之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归根到底是不忘新闻舆论工作初心,努力向下扎根用力。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新闻采集传播方式发生变化,但用双脚丈量大地、用慧眼洞察问题、用思想研析现实、用妙笔书写时代,是媒体的永恒主题,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要求。全媒体时代,记者采访应弘扬“四千四万”精神,即“行千山万水、走千村万寨、入千家万户、吃千辛万苦”,坚忍不拔、勇毅前行,写出鼓舞人、感召人、塑造人的精品力作。
探寻真相是记者的“最强大脑”。面对后真相时代的众声喧哗,媒体要以还原真相、去伪存真为己任,通过精准的议题设置和有力的舆论引导,纠偏“标题党”“键盘侠”,澄清谣言谬误,避免新闻反转,守护好宣传舆论阵地 “绿水青山”,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
能深入基层一线的记者最美,能同群众坐在一张板凳上的记者最佳,能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记者最强,能把人民冷暖放在心上的记者最真。

解决“隔了一层”问题,关键是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
调查研究“隔了一层”,“隔”掉的多是问题和矛盾,要提高全媒体时代调查研究的精准度和权威性,不能“雾里看花”“隔了一层”,要始终带着问题意识搞调研,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对问题抽丝剥茧中获得真知灼见、感悟实践伟力。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的背景下,调查研究的使命和方向,就是直奔问题去、直奔难点去,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既报喜又报忧、既守正又纠错,而不是一味“评功摆好”,写些四平八稳、隔靴搔痒的文章。
树立问题意识,是调查研究的前提,否则就是“盲人摸象”。不经训练、不掌握技能方法的调查研究,也会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解决复杂矛盾既要有系统思维,又要有科学方法,如何破解各类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早就言传身教、给出答案:“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新闻工作者要深刻领悟、对标找差距、立学立改,增强调查研究的主动权。
近年来,新华日报社党委出台多项举措,激励记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问计于民,破解改革发展中的堵点淤点难点,为群众排忧解难。报社从江苏省省情出发,将问题导向主题化、项目化,重点围绕“五需”,开展常态化、全过程调研,创新全媒体深度作品,加速调研成果转化,扩大调研报道影响力和传播力。
围绕“发展之需”开展调研。发展是时代的主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报社要求新闻工作者强化大局意识,深入了解区域或行业发展中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及时预警,给出前瞻性对策建议,发挥媒体智库功能。如在组织“市委书记与总编辑面对面”采访时,提前让记者蹲点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采访话题,彰显深度和思辨性,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献上真计良策。
围绕“民生之需”开展调研。民生无小事,民生最关情,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三农”是最大的民生主题,报社同省委研究室、省农业农村厅共同组织大型全媒体行动“乡村振兴江苏百村调研”,用脚步丈量全省所有涉农县(市、区)的100个乡村,对话300位“新农人”、村干部、“原住民”,从专家、行业主管部门、记者等多重视角观察乡村变化,用理性之思与实践之问凝聚全社会共同关注“三农”的合力,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媒体力量。
围绕“舆论之需”开展调研。报社发扬“言论立报”传统,注重以评论、策论、理论等引导社会思潮和情绪,占领思想舆论制高点,强化党报“显政”功能。同时,针对网络上信源不确定、内容“博眼球”的社会传闻等,新华日报和扬子晚报先后开辟“还原真相”等辟谣平台,以负责任的态度、求真精神,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调查核实,还群众一个真相、舆论场一片清朗,彰显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担当。
围绕“监督之需”开展调研。新华日报开通读者热线,畅通来信来访渠道,广泛搜集社情民意和基层呼声,依靠群众开展新闻监督,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加强建设性舆论监督。近年来,刊发舆论监督稿件100多篇,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120名党员干部受到处理。中宣部“新闻阅评”多次肯定报社舆论监督工作,称“新华日报舆论监督形成品牌赢得受众”,实现了“斗争性”与“建设性”有机统一、舆论监督与正向引领辩证统一。
围绕“决策之需”开展调研。报社从事内参报道的记者,每年很多时间在基层明查暗访,掌握大量一手材料,坚持“不到现场不动笔、一字一个脚印”写内参,追求“零失误”。近年来,多篇内参被印发全省、吸收进省委、省政府工作报告和讲话,开辟了新闻宣传的“第二条战线”,延伸强化了内参预警和服务大局的功能。
正是因为调研走得深、思考开掘深,不是隔着“玻璃”看,新华日报带着泥土芳香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在每年中国新闻奖、省级新闻奖评选中捷报频传。其中,中国新闻奖获奖数量连续5年位居省级党报集团第一名。这些成绩和荣誉,是对集团坚持深入调研、培塑良好作风的最好回报。


解决“隔了一层”问题,重点是扎实练就“四力”基本功
《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要防止4种“假把式”调研,即作秀式、盆景式、蜻蜓点水式以及嫌贫爱富式调研。这些问题,在少数媒体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和存在,记者调研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不深入、走过场,与群众“隔了一层”。
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要把“四力”贯穿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全过程,用心用情深入调查研究,向基层和群众学习,持续在转作风、改文风中推出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和有深度的作品。
当前,少数媒体践行“四力”还存在时紧时松、不深入不到位等现象,直接影响调查研究深度和效度。为此,新华日报社党委提出,一线调研思想作风要“深一层”,做到“四个在”,自觉把传承巩固调查研究光荣传统作为新华日报人的立身之道。
一是身体在场。要克服怕苦畏难、“网上扒稿”陋习,养成现场采访作风,坚持脚板底下出新闻、不到现场不写稿。二是思维在线。采访不是“聊天”,要多维度思考、多角度提问、多渠道印证,线上线下融合研判,尽可能一次获得全部事实和材料,认清表里,更多揭示事物本质。三是情感“在地”。要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大、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开展调研,与群众打成一片,只有感同身受、带着感情写稿,才能写出反映群众心声、“脚印深”的力作。四是表达在理。要强化受众意识,学习用群众语言讲故事,用大白话讲大道理,少用艰深晦涩之词,叙事力求易懂,又能见人见事见精神,以转作风促进改文风。
全媒体时代,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新闻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比拼的是基本素养。近几年,新华日报社党委把“四力”建设作为精品生产的基础工程来抓,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开课,强化采编人员业务及调研基本功训练,引导记者舍得下慢功夫、笨功夫,精益求精、打造精品,努力成长为专家型、研究型记者。报社提出采编人员要提升“五个基本功”、实现“五个当作”。
提升政治“眼力”基本功,把“国之大者”当作一种准绳。只有时刻牢记“国之大者”,面对具体报道才能做到观察问题有高度、分析问题有深度、表述问题有力度。稿子为什么不“重”,就是没有从“国之大者”出发去考量。报社要求记者的眼光要着眼江苏10.72万平方公里广袤大地,苦练在大局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全局眼光。
提升职业“定力”基本功,把“全时在线”当作一种状态。在“四全媒体”背景下,新闻工作者必须保持24小时全天候在线。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是基本功扎实不扎实的体现。如果每天大脑离线、不在状态,工作轻飘飘,何来新闻敏感,何谈新闻的发现力、判断力?著名报人邵飘萍曾说过,新闻记者应当是“其脑筋无时休息,其耳目随处警备,网罗世间一切事物而待其变”。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梁衡说:“嗅觉敏锐如猎犬,耳朵灵敏像天线,头脑就是一个全天候的雷达,随时捕捉机会。”在深入调研过程中,往往就孕育着无穷的机会和机遇。
提升作风“脚力”基本功,把深入一线当作一种常态。记者总是奔跑在路上,正所谓“脚下有泥,心中有光”,身在基层、心系群众,才能感知时代脉搏、发现动人故事、听见真实声音、写出优秀报道。
提升思维“脑力”基本功,把深入思考研究当作一种习惯。表面看,记者靠手中的笔“吃饭”,实际上是靠大脑“吃饭”,优秀的新闻作品无不靠思想高度取胜。只有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记者才能对所报道内容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写出既深入浅出又蕴藏思想精华的好作品。
提升文风“笔力”基本功,把创新当作一种追求。新闻报道最大的特点在于“新”,不仅内容要新,语言表达、结构形式、传播方式也要新,创新无止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不断创新报道内容和形式,把工作要求转化为新闻叙事,自觉改进文风,追求“短实新”,使作品为群众喜闻乐见。
好作风也是基本功,基本功决定传播力。身处伟大时代,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深一层”调查研究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落实总书记“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的要求,新华日报社党委要求记者“吾日三省吾身”——我认真了吗?我尽力了吗?我写的稿子能否代表新华日报水平?每日 “三问”,反思警醒,让“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时时萦绕于心。
( 作者双传学系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林培系该报社全媒体内参部主任 )
责任编辑:陈利云
本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3年6月(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