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沉浸式文化产业正在不断探索迭代。应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坚定科技化及数字化的脚步,遵循数字及文化的互生性原则,赋能和重塑传统文化产业链路上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消费者的文旅体验及历史文化、城市传播的有效程度,积极推动数字中国、文化强国建设。
目前,数字文化消费已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以互联网和科技为赋能载体,文旅、文化、消费等产业链开始进行有机融合,从以高效进行信息分享的便捷性为主,逐渐转向以触达供给需求、提供交互体验为核心的沉浸式的数字文旅产业新态势。因此,沉浸式文化产业链建设及其全面数字化转型无疑是拓展新赛道及行业新格局的众望所归。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把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完善产业规划和政策,强化创新驱动,实施数字化战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关于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指导,各城市文化产业及旅游业发展沉浸式业态得到了大力支持,项目数呈现指数级增长,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数字文化产业取得高效发展的内生机理在于科技手段、文化价值与创意拓展的有机融合,而沉浸式体验则是积极促进三方面融合创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沉浸式体验的核心在于场景的建构与智能技术的融合,主打的是通过多种体验形式对体验者所处的场景及其感官的感知进行塑造,借由虚拟现实、全息投影技术为其打造具身化的假性空间;抑或利用角色扮演的高参与度形式将其纳入场景化、故事化的拟身世界。沉浸式体验中的场景化概念可追溯至20世纪中期学者提出的相关理论,结合当时社会发展,其中的“场景”意指较广泛的社会生活及情景,尤其是针对面对面交流时产生的、具有强烈的社会化及物理角度上“身体在场”的场景。20世纪90年代,场景开始演化为建立在文化要素之上的抽象符号构建。其中,场,可被视作是具有整体性及空间性的“场论”,或者附加群体个体作用的“场域” ;景,则是带有感官刺激性和体系性的景观、景物之综合。基于此,“场景”除了其空间要素本身,更多的是突出人与景互动之下的所有联系之和。其侧重点在于突出场景的构建需“以人为本”,通过场景孕育出文化特性、价值取向甚至情感性,以进一步吸引创意阶层的参与,从而促生出文化共生的良性城市发展。沉浸式体验就在强调人文特性及共生性的场景构建之下应运而生,开始突破地理、空间场所等硬要素,逐渐趋向于注重氛围、体验、信息等软要素的场景。实际上仍是借由城市文化场景为基底,通过叠加用户心理及社交氛围以打造同时赋力文化传播和经济消费的多维环境空间,衍生出可体验的 “历时、共时、虚拟、现实”等多重叙事角色。数字文化产业沉浸式体验下的场景迭代。
沉浸式体验的发展,使文化景观从人为赋予符号性意义的单向传播,进入可以多向传播与交互的价值重构。
沉浸式体验中场景的特殊性,也在于场景与人之间互动产生的情感性,其决定着人与场景的联系,也影响着体验形式的传播效果。以注重用户情感体验为基础,结合智能场景衍生出的“新沉浸”式体验,可以使体验人从旁观者进阶到亲历者,产生从主动参与到被动融入的多层次体验。不拘泥于传统沉浸式瞬时的互动感,而是联动可以浸入个体社会属性的虚拟及现实两个世界,制造“现实梦境”的双向体验感。不但突破了伪具身化的社交屏障,也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游览及互动方式,创建了数字文化产业的新范式。
数实融合下的城市文化新体验:文化景观与体验内需“双触达”科技部等6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数据和算力资源日益丰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开展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下文将列举与分析几类较有代表性的沉浸式体验场景。数实融合沉浸式文化体验是与传统行业、非遗传承及各大景区落地合作的沉浸式体验系列概念IP。作为智能场景和“新沉浸”式体验的结合体,该概念以游戏化及文创化的创意思维为核心驱动,以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LBS(地理位置服务)等数字化科技手段为介质,将国内各大城市中的商业场景、人文古迹、旅游景区,进行线上线下全方位联动,加以沉浸式角色扮演游戏一般的互动形式,打造城市景观与体验内需“双触达”的城市文化体验。北京前门“慢坐书局”,复合型文化消费场景的诞生。“新沉浸”式城市文化体验形式逐步入驻并赋能传统街区,应用于各城市著名景观中。在此背景下,原有的单一参观形式被交互性和拟身性弥补,体现了新形式的赋能之力。沉浸式体验规划以及数字技术的赋能,叠加实体经济的运用,将有效促进复合型消费文化场景的形成。“慢坐书局”聚焦以北京前门为中轴线、近1万多平方米的街坊为实景基础,联动实体商业与公共空间,带动实体经济彻底入局。通过戏剧化的换装及角色扮演形式,让消费者仿佛置身民国时期的前门,在体验北京特色文化及非遗技艺的同时,通过与设置在实体店铺中的NPC(非玩家角色)开展游戏化互动进行推理解谜,同时以AR技术赋能线索寻找和场景探索,引出由真实历史改编的整体故事线的沉浸式体验。在体验链路之中,既能展现数字+实体经济复合型文化消费场景的应用,又能呈现动态实景与体验者的互动能力,同时有助于深度推广传统文化,以及推进数字经济及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传统文化产业及旅游业数字消费生态带来新的可能。洛阳“神都奇幻志”,城市文化的有效创意传播与“新沉浸”式场景共建。除了从商业角度出发的“慢坐书局”,从城市传播及社区场景共建角度开展的“神都奇幻志”项目,也在文化体验范例中屡屡“出圈”。洛阳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当地政府致力于发展以“颠覆性创意,年轻化消费”为主旨的体验项目,逐渐将沉浸式体验内化于文化及旅游产业,成为提高城市知名度及历史文化传播度的重要手段之一。2023年4月由洛阳市政府举办的“神都奇幻志”全城剧本杀活动,串联了全市40个实景点位,推出《神都诡事录》《无上龙门》等实景、桌面、体验式剧本杀项目。同时,与支付宝联合推出以洛阳市地图为原型的电子“神都舆图”,引导游客体验剧本杀等游戏,逐步打卡点亮,最终完成一段三维立体式的观光体验。结合同一时间段举办的“国风穿越节”带来的汉服效应,当地民众及游客自发身着传统服饰,体验梦回十三朝古都的感觉。 此外,洛阳还独创性地打造了名为“博物馆奇妙夜”的历史人文类博物馆夜宿项目。作为集沉浸式戏剧、研学、剧本推理等多种体验形式于一体的全国首个沉浸式博物馆夜宿项目,通过虚拟全景投影技术和角色扮演体验,让体验者或置身于隋唐大运河上与漕帮、盐商争权夺利,或彻夜在十三朝古都与历史风云人物把酒言欢。这种体验有别于单纯物理及视觉刺激下形成的感官感知,城市文化符号全方位深度接触,促进体验者脱离了观戏心理的“他者”身份。这种极具创新的体验形式收获了极佳的传播效果,据河南省政府数据统计,项目开放后仅20天内,洛阳共计接待全国游客1232万人次,微博话题#4月为爱奔赴洛阳#阅读量亦高达5.5亿。洛阳与汉服的标签化联结因此火爆“出圈”,在实体经济联动线上汉服商家大增的同时,城市知名度及好感度也得到了正向提升。综上可见,为了实现城市文化的深度链接及内容变现,各地文化文物单位已蓄力合作,提升沉浸式项目数量及质量,建立数字展馆、虚拟景区等设施推动深度融合,完成全链路及全方位结合消费场景的数字化转换。数字产业的场景迭代也在转化过程中渐渐明晰,“新沉浸”式体验拥有可预见的巨大潜力,在应用场景中逐渐展露鲜明的特点及价值。此外,新型数实融合手段的发展和应用,为文化产业及其沉浸式体验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包括聚焦城市文化的传播和深度用户体验塑造,以及如何有效带动实体经济,都是探索未来“新沉浸式”文化产业可能性的重要方向。
沉浸的未来,元宇宙视域下虚拟文化场景的探索:“云游中国”元宇宙被认为是虚实融合领域难以绕开的前沿概念,目前受到各方广泛关注。作为与现实世界平行共生的虚拟世界,元宇宙的出现使得线上线下场景完全独立的预想或将变成现实。元宇宙具有技术集成、时空拓展的能力,同时对人机融生的未来和经济增值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巨大潜力。因此,元宇宙的应用将成为重塑及革新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尝试。在“第十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上,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联合天下秀集团发布了国内首个文旅沉浸式数字化云平台——“云游中国”。平台为打造文化及旅游产业链集成新业态,运用了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云端现实等各项前沿技术,为中国文旅景区打造了全方位一条龙式的虚拟场景复刻。这意味着,从旅行中的出行到游玩到娱乐再到购物,皆可以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为体验者提供沉浸式复原体验。从体验者的主观角度来看,将不再需要具身出席,可以通过拟身甚至去身的方式,足不出户完成从景区游览,到观看虚拟演出,到参与云端文化活动等整个旅行体验。目前,云游中国已可以利用3D技术还原文化景观、古物建筑、收藏品等,并保有毫不逊色的临场感和震撼视觉体验。在未来或将能以元宇宙概念中提出的“脑机接口”配合虚拟现实技术,完成更加具象化的体验。从数实融合“身体在场”的智能场景到全数字虚拟的“去身性”场景,对数字文化产业来说是一场颠覆式革新。一方面,虚拟场景的复原使得体验者不再受到具身性和突发情况的限制,或成为更便捷及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将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却会带动线上经济的增长。
沉浸式业态作为方兴未艾的产业形式,正值高速发展的时期。产业上下游各方结合科技手段,不断赋能和重塑着传统文化产业链路上的每一个环节,力求提高消费者的文旅体验及历史文化、城市传播的有效程度。回溯沉浸式体验的发展路径,沉浸式文化产业正在可预见地通过不断探索迭代进入新时代。文化产业的未来或将顺应时代需求,在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坚定科技化及数字化的脚步,遵循数字及文化的互生性原则,充分发挥其效能,积极推动数字中国,文化强国建设。(作者杭敏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黄培智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