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文博类报道怎么求新求变?人民日报这样做
点击蓝字,等你关注
摘要
近年来,“文博热”“考古热”蓬勃兴起,文化遗产、历史文物逐渐走出博物馆等场所,走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文化时间工作室)持续探索文博类报道的创新表达,在版式设计、视频创意、报道角度等方面求新求变,彰显文化遗产的时代新义。
文博类报道怎么求新求变?
人民日报这样做
强创意:同“屏”共振,跨界展现文博魅力
新理念:深挖IP,推动文博之美深入人心
关注和报道文博领域,不仅是为了展现意涵丰厚的文物和典籍,也是对文明的致敬与传承,对文化自信自强的坚定与弘扬。面对浩如烟海的选题内容,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编辑团队主动求新求变,作为文博类报道IP的开发者,深挖特色、研发“产品”,尝试将文物的深度、历史的厚度、文明的广度,转化为报道的辨识度、传播的广泛度、与日常生活的连接度。近年来,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在世界读书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文化节点推出了一批重点专栏、专题、专版报道,取得良好社会反响。观照新面貌、青春态,以信息增量连通古与今。今年推出的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报道聚焦“三个一”:一个全天候开放,将艺术活动、艺术市集搬进来的博物馆;一种借助前沿技术,云端“穿越”千年,重生珍贵文物的数字化尝试;一座推动博物馆沉浸式互动,提升交互感的城市。不同角度、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对当下博物馆行业的新貌进行了全面、深入扫描,为读者打开认识博物馆的新方式。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报道同样以小切口入手:《十指春风绘锦绣》讲述一名年轻人守护非遗的努力,展现非遗保护中的青春力量;《水动风轻韵悠悠》聚焦一座古老的苏州园林如何焕发新意,以文旅融合带动保护传承;《帧帧光影壁彩生》揭秘数字技术如何让永乐宫壁画“立体重现”,关注科技助力文化遗产保护的迭代更新。这些报道把目光投向文博链条上的不同侧面和最新趋势,既有文博开发利用中的青春面孔,也有古老遗产焕发的新意,还有科技助力文化遗产保护更新等,“转译”了艰涩知识,拓展了报道场景,为读者打开认知文博领域的新方式。聚焦古老的文物和文化遗产在代代守护和与时俱进中迸发的生机活力,这也是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做好文博类报道一以贯之的思路。从现场到现象,以内容质量探照深与广。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报道内容的出新与出圈不仅仅在于逐热与追新,更要与传统契合、与时代契合,让古韵与当下美美与共。为此,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相继开设专栏“文化遗产赋彩生活”“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将目光投向文博领域的创新实践,展现历史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多样探索,感受赓续的文脉在新时代的多彩魅力。截至目前,专栏已刊发报道近百篇。三星堆遗址如何深挖文化内涵、融入现代创意,持续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恭王府博物馆怎样融入社区生活、举办非遗展览;国家级非遗柳编技艺如何创新传承,妙手生花;文物摄影师怎样独具匠心,为几百家博物馆的文物记录惊艳瞬间;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壁画修复团队如何“抢救”壁画,传播文化;千年舞韵《唐宫夜宴》缘何走红……这些案例,专栏都曾进行报道。在策划过程中,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编辑团队将视线放长,视野放广,为报道注入深度与厚度。例如,稿件《一幅古画的动人之旅》聚焦北宋画作《千里江山图》,开发迭代类型多样的文创,在通讯之外,编辑团队还约请了专家配发言论《文化更深,创意更活》,思考文化创意如何更好传达和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再如,“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编辑团队为报道《技艺传千载 茶香飘万家》配发图表,系统展示其所涉及的15个省份的44个国家级项目。既深入个案,又指向广阔,既观照当下,又思考未来,让报道更加立体、深邃,达到“1+1>2”的效果。泱泱中华,万古江河。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给文博类报道带来选题富矿,而在时代的变迁中,作为历史与文脉“活化石”的文博日益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因此,如何创新表达方式、用好前沿技术,带来更生动的体验,呈现更深度的思考,成为需要报道者回答的课题。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文化时间工作室)将持续更新理念、优化思路,拓宽视野、转变思维,在角度、深度、技术、表达等方面不断升级迭代,让“高冷”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以更鲜活灵动的面貌呈现在大众面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让人们在古与今的“通感”中达成共情共鸣,触摸历史印记,感悟文脉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