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博类报道怎么求新求变?人民日报这样做

管璇悦 曹雪盟 新闻战线 2024-04-29

点击蓝字,等你关注

摘要

近年来,“文博热”“考古热”蓬勃兴起,文化遗产、历史文物逐渐走出博物馆等场所,走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文化时间工作室)持续探索文博类报道的创新表达,在版式设计、视频创意、报道角度等方面求新求变,彰显文化遗产的时代新义。



文博类报道怎么求新求变?

人民日报这样做

管璇悦  曹雪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文化时间工作室)推出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报道《走出有限空间  创造无限可能》,聚焦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博物馆,看一方有限馆舍如何升级扩容,让更多人感悟多彩文化、感受美好生活。今年6月10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文化时间工作室)推出系列融媒体策划,包括系列报道、整版策划、创意视频等,以更具新意的方式“打开”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巧设计:与古为新,探索国风美学视觉升级
视觉时代,版面的可视化设计尤为重要。在坚持思想性、新闻性的同时,坚持做“活”版面,注重视觉设计,注重艺术性,在报道“内在美”的基础上做到“颜值高”,增强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是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一直努力的方向。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报道《走出有限空间  创造无限可能》在版式设计上更进一步呈现兼具传统美和时代美的国风美学。
人民日报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报道《走出有限空间 创造无限可能》。
视觉元素源于文化遗产。在报纸版面中,图形元素是无声的叙述者,既能展示和传递信息,也具有形象性和感染力。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报道整版用半圆弧形营造流畅动感,以手绘线描方式嵌入5件博物馆馆藏文物,着重选取读者不是特别熟悉又极具艺术观赏性的文物进行再现,营造视觉美感。
色彩选取体现古典意境。色彩是视觉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报道整版设计的色彩灵感来自古画、文物等,营造沉浸式古典意境。视觉主基调选用宋代山水画元素,主色调选用褐色,同时以淡雅的红色、蓝色、黄色等勾勒文物线条,既与山水画背景相协调,又富于变化。
与古为新,视觉设计在深挖优秀传统文化意蕴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古韵与新意并存,古典美与时尚感兼具,探索国风美学视觉升级,让人眼前一亮。

强创意:同“屏”共振,跨界展现文博魅力

全媒体时代,主动求“融”是大势所趋。就文博类报道而言,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是内容富矿,如何在有限的时长和容量内做好加减法、做出差异化,讲好新时代文博故事?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文化时间工作室)以“跨界”思维贯穿融合始终,在做好版面报道的同时推出移动化、年轻化、社交化的产品,提高融媒报道能见度。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文化时间工作室)在版面报道的基础上,推出创意视频《惊艳!中国56个世界遗产图鉴》,将苏州交响乐团请进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于古典园林感受悠然古韵和时代脉动。
创意视频《惊艳!中国56个世界遗产图鉴》截图。
移动互联时代,应依托于手机端视频产品具有的传播快、传播广的特点,顺应时下人们的观看习惯与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也为文博报道形成有网感、青春化的新表达提供了更多可能。创意视频紧跟前沿趋势,将丰厚信息浓缩于方寸屏幕的3分多钟内,力求在展现文化遗产魅力的同时,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扩大传播的覆盖面。
以新巧创意呈现丰富信息。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退思园中,苏州交响乐团的乐手奏响世界经典曲目《蓝色多瑙河》和我国民乐作品《瑶族舞曲》,中西合璧。乐声流淌,一位剪纸非遗传承人手指翻飞,文化遗产主题的剪纸跃然眼前。镜头一转,56个世界遗产以剪纸形式展现,交响乐手或立于长城之上,或行走西子湖畔……观众仿佛也成为画中人,边行边赏。
以前沿技术营造沉浸式体验。该视频以“园林实景+古风虚拟场景+国风音乐”的讲述方式,和“高清实拍+航拍+后期虚拟场景搭建”的制作方式,营造了新颖多变的视觉冲击。园林、交响乐、剪纸、文化遗产等多种元素融合叠加,可听、可看,有趣、有料,令人耳目一新。网民留言点赞“5000多年来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部岁月史书”“祖国大好河山就是美”。值得一提的是,从策划到拍摄再到后期制作,编辑团队全程深度参与,多次赴苏州踩点、监制,反复打磨、精益求精。

新理念:深挖IP,推动文博之美深入人心

关注和报道文博领域,不仅是为了展现意涵丰厚的文物和典籍,也是对文明的致敬与传承,对文化自信自强的坚定与弘扬。面对浩如烟海的选题内容,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编辑团队主动求新求变,作为文博类报道IP的开发者,深挖特色、研发“产品”,尝试将文物的深度、历史的厚度、文明的广度,转化为报道的辨识度、传播的广泛度、与日常生活的连接度。近年来,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在世界读书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文化节点推出了一批重点专栏、专题、专版报道,取得良好社会反响。观照新面貌、青春态,以信息增量连通古与今。今年推出的国际博物馆日特别报道聚焦“三个一”:一个全天候开放,将艺术活动、艺术市集搬进来的博物馆;一种借助前沿技术,云端“穿越”千年,重生珍贵文物的数字化尝试;一座推动博物馆沉浸式互动,提升交互感的城市。不同角度、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对当下博物馆行业的新貌进行了全面、深入扫描,为读者打开认识博物馆的新方式。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报道同样以小切口入手:《十指春风绘锦绣》讲述一名年轻人守护非遗的努力,展现非遗保护中的青春力量;《水动风轻韵悠悠》聚焦一座古老的苏州园林如何焕发新意,以文旅融合带动保护传承;《帧帧光影壁彩生》揭秘数字技术如何让永乐宫壁画“立体重现”,关注科技助力文化遗产保护的迭代更新。这些报道把目光投向文博链条上的不同侧面和最新趋势,既有文博开发利用中的青春面孔,也有古老遗产焕发的新意,还有科技助力文化遗产保护更新等,“转译”了艰涩知识,拓展了报道场景,为读者打开认知文博领域的新方式。聚焦古老的文物和文化遗产在代代守护和与时俱进中迸发的生机活力,这也是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做好文博类报道一以贯之的思路。从现场到现象,以内容质量探照深与广。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报道内容的出新与出圈不仅仅在于逐热与追新,更要与传统契合、与时代契合,让古韵与当下美美与共。为此,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相继开设专栏“文化遗产赋彩生活”“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将目光投向文博领域的创新实践,展现历史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多样探索,感受赓续的文脉在新时代的多彩魅力。截至目前,专栏已刊发报道近百篇。三星堆遗址如何深挖文化内涵、融入现代创意,持续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恭王府博物馆怎样融入社区生活、举办非遗展览;国家级非遗柳编技艺如何创新传承,妙手生花;文物摄影师怎样独具匠心,为几百家博物馆的文物记录惊艳瞬间;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壁画修复团队如何“抢救”壁画,传播文化;千年舞韵《唐宫夜宴》缘何走红……这些案例,专栏都曾进行报道。在策划过程中,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编辑团队将视线放长,视野放广,为报道注入深度与厚度。例如,稿件《一幅古画的动人之旅》聚焦北宋画作《千里江山图》,开发迭代类型多样的文创,在通讯之外,编辑团队还约请了专家配发言论《文化更深,创意更活》,思考文化创意如何更好传达和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再如,“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编辑团队为报道《技艺传千载 茶香飘万家》配发图表,系统展示其所涉及的15个省份的44个国家级项目。既深入个案,又指向广阔,既观照当下,又思考未来,让报道更加立体、深邃,达到“1+1>2”的效果。泱泱中华,万古江河。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给文博类报道带来选题富矿,而在时代的变迁中,作为历史与文脉“活化石”的文博日益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因此,如何创新表达方式、用好前沿技术,带来更生动的体验,呈现更深度的思考,成为需要报道者回答的课题。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文化时间工作室)将持续更新理念、优化思路,拓宽视野、转变思维,在角度、深度、技术、表达等方面不断升级迭代,让“高冷”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以更鲜活灵动的面貌呈现在大众面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让人们在古与今的“通感”中达成共情共鸣,触摸历史印记,感悟文脉悠长。
(作者系人民日报文化新闻版编辑组编辑,主编杨暄、智春丽和编辑陈圆圆、陈世涵对本文亦有贡献)责任编辑:郭凤敏本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3年7月(下),原标题为《探索文博类报道的创新表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