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吉县“劳务创收”模式

2017-03-30 西吉宣传
点击上面蓝字 关注西吉宣传微信平台
 定期免费推送最权威的政务信息、最全面的本地资讯、最丰富的网络文摘!




近年来,西吉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劳务产业发展,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壮大,积极实施“大劳务、大转移、大产业”战略,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提高转移就业技能、质量和规模为根本,按照“劳务产业化、产业品牌化、经营市场化、管理规范化、培训技能化”的发展思路,创建“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维权管理”三位一体服务机制,加大劳务创收工作力度,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全县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 



1
基本情况


西吉县是宁夏农业人口第一大县,农业人口42万,农村劳动力18万人,其中富余农村劳动力14.5万人,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以上。2016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3万人,实现工资收入达到18.74亿元,农民人均劳务纯收入达3230.2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42.7%,劳务收入占农民收入的半壁河山。城乡劳动力素质提升培训15428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13042人。

累计发展劳务中介组织12家(其中劳务集团公司2家),县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协会1家,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协会19家,乡村信息员323人,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乡镇17个,示范村34个,开辟劳务基地320个,累计开展各类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61190人,职业资格鉴定44493人,培育清真餐饮等七个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劳务品牌;对外设立驻北京、福建、新疆、山东、深圳、内蒙6家劳务管理站,基层设有19个乡镇劳务管理站,健立建全了劳务产业发展管理服务体系,形成了“政府服务就业,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引领就业,劳动力自主就业”的产业化格局。



2
主要做法


(一)“万人转移就业”,引领劳务创收。西吉县把“春季东南沿海”、“夏季邻省区内重点建设工程”、“秋季进疆”三个万人转移就业作为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点。一是春季组织开展送岗位、送技能下乡等专项活动。大力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积极开辟用工基地、培育转移就业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装宣传车、网络微信信息、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企业招工简章、生产经营情况、招聘岗位等信息,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二是夏季组织专门人员深入农户,宣传动员,组织农村闲散人员、中学生利用暑假,赴平罗、惠农、中宁脱水蔬菜基地、枸杞园和内蒙、陕西等邻省用工企业务工。三是秋季直接赴新疆务工,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由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运作 ,政府组织联系协调,各乡镇和劳务经纪人直接赴新疆基地进行考察对接。根据带领人数的多少,经纪人选择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条件便利、人数规模适应的合理基地,有组织开展劳务输出,无论是兵团、 农场、还是农户,务工价格灵活方便、可以协商,给农户拾花食宿免费,减少费用,节约开支,提高务工收入。(1)由政府牵头负责组织输送,乡镇派出护送人员,各乡镇所有务工人员分成小组,与劳务经纪人对号入座,务工人员到站后,由经纪人引领直接带领到务工基地。(2)管理服务上,各乡(镇)派出一名副科级干部长期驻地协调管理,劳务经纪人为务工人员提供生产、生活保障,在务工期负责棉花过秤、记账、工资兑现、权益维护等全方位的管理服务,有效地预防和处理了各种不稳定因素和突发事件。务工结束,由劳务经纪人负责,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往返,全程跟踪服务。这一做法受到了务工人员的好评,也充分体现了劳务经纪人在引领输出、管理服务等市场运作上非常到位,呈现出信息灵通、组织灵活、管理到位、维权及时等特点。



(二)加大技能培训,稳定就业岗位。把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列为全县一号工程,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举措,推动创业增收,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按市场需求和劳动力意愿,分层次,分类别指导,分批实施,注重实效,促进劳务品牌转型升级,形成农民工从初级工到高级工的成长渠道,加快脱贫致富步伐。(1)围绕“工程机械”培训挖掘机、装载机等各类工程机械驾驶员2979人,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5000-6000元,成为劳务收入最高的行业。如兴隆镇刘荣,经过此专业培训后,去新疆打工,驾驶挖掘机在工地干活,月收入近6000元。(2)围绕“回乡刺绣”培训串珠、刺绣、手工编织、民间工艺品制作等2644人,促进了刺绣在农家妇女中广泛普及,形成了“回乡刺绣”技能大军,使数千名农村妇女成为致富能手。如什字乡谢寨村的女青年李红义,参加了县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局在该村免费举办的民间手工艺品制作专业培训班的学习,经鉴定取得了该专业的专项能力证书。她在隆德县城开了一家民间手工艺品店,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3)围绕“清真餐饮”培训烹饪、家政服务人员1365人,不仅提升了劳动力个体就业机会,增加收入,而且使清真餐饮逐渐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劳务品牌,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4)围绕本县特色产业培训农艺工、家畜饲养工、蔬菜园艺工等4717人,大幅度提升了全县种、养、加工业等从业人员收入。(5)围绕服务业培训家政服务、养老护理、保健按摩师1138人。使从事家政、养老护理、幼儿托管、月嫂等从业人员技能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如吉强镇的李月萍经过家政服务员技能培训后,去银川市干月嫂工作,月收入5000月以上。(6)围绕建筑业培训电工、电焊工、钢筋工、装饰镶贴工等1361人,提高了建筑业一线工人职业素质。

(三)开辟劳务基,拓宽就业渠道。劳务基地建设由政府负责联系确定,开辟的劳务市场逐渐向经纪人过度,就业部门积极为经纪人提供劳务基地信息和服务,组织经纪人考察用工企业,帮助劳务经纪人联系用工单位,扩大劳务市场,现已开辟建设了福建、新疆、内蒙、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宁东、沿黄城市带、县内重点工程建设等“七大就业基地”,不断拓宽转移就业渠道。目前开辟的320个劳务基地,已形成了以福建为主的东南沿海技能型,以北京、天津为主的华北加工型,以新疆、内蒙为主的体力型,有效拓展了劳务基地,积极组织务工人员有序转移就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我县在内蒙古务工人员达10000多人,主要分布在临河、乌海、东胜等地。(其中,临河建筑工人4000多人,人均年收入7万元;乌海建筑工3000多人,年均收入6万元,厂矿企业1000多人,人均年收入4万元;东胜建筑工人300多人,年均人收入4万元,厂矿企业500多人,年均人收入,3万元,建筑工500多人,年均人收入3万元;左旗建筑工500多人,年均人收入万元,厂矿企业500多人,年均人收入4万元。)以平罗、惠农为主的季节型和以宁东能源化工等为主的重点建设5个万人基地;以山东为主的半工半学和以深圳为主的电子制造2个千人基地,形成了南下北上,东进西出,远近结合的劳务基地新格局,基本覆盖全国各地。



(四)搭建服务平台,采取市场运作。一是建立协会组织机构。2010年3月,成立了西吉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协会,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经纪人和中介公司的业务培训和管理服务,指导经纪人有效组织和引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形成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化转移和劳动力资源的高效配置,实现了市场化运作。每年冬季对全县劳务经纪人培训一次,强化他们引领输出、基地开拓、市场运作、维权服务等诸方面的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奖罚机制,提升劳务经纪人市场经营为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今年,要求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劳务协会。二是培育劳务中介组织。全县发展劳务中介组织12家,组建西吉县新宁人力资源和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每年向新疆建设兵团、工程建筑、工矿企业派遣3000多名务工人员。西吉县西鲁人力资源开发和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每年向山东海洋集团公司、富士康集团公司每年派遣2000人以上,在市场运作方面起到带动示范作用。三是壮大劳务经纪人队伍。累计培育劳务经纪人1097名,基本上实现了组组有经纪人的目标。经纪人从事各行各业、分布在全国各地各领域,劳务经纪人引领转移就业人数的70%以上,劳务经纪人谢续昌带动转移就业900多人,其中固定人员300多人,流动人员600多人,建档立卡户50多人,平均每人每年工资纯收入40000多元。主要分布在建筑、道路、水利和其它服务业等。充分体现了在劳务产业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市场化运作,为农民工外出务工提供了“红娘”和“保姆”式的服务,这种输出管理模式的变迁,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构建务工维权服务保护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协会维权服务作用。2011年7月,协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大庆路燕莎玫瑰园小区开展劳务维权服务工作,为我县150多名农民工一次性追回工资228万元,这一做法在全区农民工维权服务方面树立了典范。二是强化驻外劳务管理站的维权服务职能。在新疆、北京、福建、山东、深圳、银川等地设立了驻外劳务管理站,成立了党支部、工会组织,务工人员遇到困难时,首先向管理站、党支部、工会组织报告,能及时得到妥善解决,确保务工人员安心工作。三是加强教育管理,提高维权意识。在输出前,对务工人员全部进行《农民工进城务工指南》、《劳动合同法》等引导性培训,使农民工掌握了进城务工时如何进行求职登记、签订劳动合同等注意事项,避免了一些常见的侵权事件的发生;在集中组织输送中,成立护送小组,从输出到安置务工各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对所有外出务工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主动与务工人员流入地加强联系,建立健全外出务工人员基本信息资料,并随时更新,采取“户籍式”动态管理,完善外出务工人员报告登记、双向联系制度,使外出务工人员流而不散,动而不乱。多层次、多方式的维权服务为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构建了服务机构。



3
取得成效


西吉是宁夏最早发展劳务产业的县,产业发展迅速,劳务大军逐年壮大,劳务创收占到农民收入的五分之二以上,西吉逐步从“劳务大县”走向“劳务强县”。就业,对个人而言,是增收致富的路径;对家庭而言,是走向幸福的途径;对社会而言,是劳动力的合理配置,走出去,外面海阔天空,渠道更宽广,就业更广阔。我县是全国第二批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全国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县,成立了全区首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协会,成立全区首家跨地区劳务集团公司,在全区首次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申请注册西吉劳务品牌,在全区首次专列输送农民工。也涌现了许多优秀务工人员,西吉打工妹谢红、董成壁被国务院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光荣称号,宋发有、王忠宁、武振刚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宁夏回族自治区优秀农民工”光荣称号,西吉县曾多次被区、市党委、政府评为发展劳务产业先进集体,劳务创收不断增加,劳务产业发展走在了全区前列。

             供稿:西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