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甫:为网络强国定向导航
作者 | 张涛甫 教授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传播生态和资源配置模式,赋予了人类前所未有的传播能量和话语权利,重新界定包括国家在内的一切组织化的社会化建构,赋予国家以新的内涵、功能和合作方式。在迎接这场新传播革命过程中,中国始终以主动作为、有效作为的姿态走在前列,这与中国最高决策者深谋远虑的网络发展、治理战略密不可分。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凭借卓越的视野、智慧、能力织网、用网、治网,辩证处理好发展与安全、自由与秩序的关系,同时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为破解全球互联网治理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前不久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已占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达70.4%,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移动化、智能化、视频化成为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趋势,而且互联网技术迭代仍在继续,技术效应的极限远未见底。如何发挥互联网技术红利,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福祉,这些成为考验领导14亿中国人民行进在“两个一百年”伟大征程中的执政党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和技术革命潮头,准确把握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大势,正确把握国内以及国际互联网生态演化规律,在波澜壮阔的互联网发展和治理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网络强国和网络治理论断,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述了网络强国重要思想,系统总结了我国互联网发展治理成就和经验,形成了网络发展观、网络治理观、网络安全观、网络主权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理念,这些论断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为网络强国定向导航。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利用技术的杠杆作用,实现对国家治理效率及效果的优化,实现善治;需释放技术的正向效用,将国家治理的善意最大化,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
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第二次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全球互联网传播格局和舆论话语权重构提供新的理论构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等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四项原则;倡导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保障网络安全、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等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这些重要论述,描绘了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为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时代和技术的双重变奏考验人类共同体的智慧和修为。新时代与新技术革命叠加,释放出聚变和裂变效应,仍在深刻改变人类历史发展格局和进程。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正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流砥柱,其使命和地位不可替代。
来源 | 南方都市报·社论
图片 | 摄图网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