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军:向世界发出“中国经济声音”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军一直坚持观察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对政府决策及时发出提醒与建议。2005年起,他应邀为海外平台“世界报业辛迪加”撰写关于中国经济的原创评论文章。这些文章结集为《向世界讲述中国经济》一书,于日前出版。本文是对张军的专访,摘登如下。



0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5.5%左右这个预期增长率,是在高基数基础上的中高速增长,没有必要悲观

应该看到,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底子是厚实的,发展韧性好、潜力足、空间大的特征没有变,经济稳定恢复和转型升级态势没有变,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没有变。关键是要在全社会形成持续发展的共识。

事实上,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发展是第一要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的很多问题还要靠发展来解决。这也释放了一个信号,与一些已经发展不动的发达国家不同,我们的“蛋糕”还要做大、必须做大。

在宏观调控方面,我们需要真正把预期管理置于中心的位置。政策制定部门和市场之间要保持频繁、有效的双向沟通,多用价格型调控政策,稳住市场主体的预期。

去年以来,我一直在呼吁:制定宏观政策时,市场预期应当成为一个锚。这个参照由市场主体对经济前景的看法构成,尤其是企业家的看法。政策要稳住市场预期这个锚,就要高度关注市场主体的看法。这是确保“稳”可预期、“进”有动能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02


在新书收录的《中国增长弱点》一文中,我曾明确提出,消费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弱项


对于消费这个问题,还是要辩证地看。在我们经济增长最快的十几年里,消费支出的增长其实并不低,在全球是高的。不过,在“三驾马车”中,它所占的份额相对不高,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投资更快、更强。所以,在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消费占比和动力还不是个大问题。现在因为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所以关于消费能不能成为类似于投资那样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就受到了格外关注。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扩大内需的成效还跟服务业发展状况直接相关。这是一个双向的影响。服务业不发达抑制了家庭在服务上的支出;反过来,因为大家在这方面不愿意支出,所以服务业相对来说也就发展得慢。


发展服务业,我们还要破除很多认识上的误区。比如,很多人总是认为服务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对劳动力的要求也比较低,没有门槛。还有人认为,服务业里体现不出技术进步,发展服务业不如搞制造业。其实,这些都是误区。


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对技术进步有很大的依赖。看看今天的互联网经济和数字经济,我们就会更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数字经济和电商的发展,有力促进了消费,也改善了社会的福利。


03


中国强调的新发展格局,核心要义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即便经济重心内移,中国也不可能孤立于全球技术供应链,更不会“闭关锁国”。相反,中国仍将是全球贸易投资体系的参与者、贡献者,并将因更大、更有效的开放而更紧密地与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通过改善全球贸易不平衡而更有力地支持和推进全球化。



全球化是重要的,因为它大大促进了信息、技术、学术和思想的充分交流,每个国家都难以真正抗拒。“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将创造更大的市场规模,给予企业更多的技术创新机会,并在鼓励全球技术流动中更好作为。个别国家以为强制一些企业与中国技术脱钩,就可以轻而易举阻止中国经济发展的想法,实在是过于霸凌与天真。


中国经济仅用三四十年就变得强大起来,可以说是以大流动、大繁荣为特征的时代的成功。其间,城镇化及劳动力的迁徙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形势下,伴随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一些超级大城市和正在崛起的城市群正在成为推动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还有必要进一步推进都市圈建设,不仅中心城区能带动郊区,而且经济中心城市能带动周边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从实际效果来看,过去我们理解珠三角,以为就是制造业。其实,在这个区域,一个产品从设计到物流分发出去,中间经过生产,整个是一条龙的,这是聚集带来的综合效应。


我们说“中国制造”强,这个强不仅仅体现在单一的制造业上,而更多表现为“一环扣一环”,每个环节都强。这是一个强大的供应链、生产链概念。



来源 | 《联合日报》(原标题为“向世界发出‘中国经济声音’”)

图源 | 摄图网

排版 | 周沈博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