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泄露事件冲击欧洲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结构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底线思维 Author 沈逸
文 | 沈逸 教授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
\ | /
“北溪1号”和“北溪2号”自第一次出现泄漏,引发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这次泄漏被认为大概率是人为破坏而不是系统故障。视频显示两根天然气管道有四处破损,在“北溪”管道泄漏点附近,天然气如同开水一样向外冒。
泄露事件出现后,全球网友借助社交媒体开展“柯南探案”,开始分析谁是“始作俑者”。网友遵循的基本逻辑分为两点:动机和能力。首先关注谁能够在此事中获益、谁获益最多;另一个核心要素是谁有能力真正实践破坏管道的想法。
目前关于技术细节的分析指出,此次管道破坏事件对能力的要求很高。“北溪”1号和2号管道在水底,有一定的深度,并非简单的装备和人力能够破坏。据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的数据显示,北溪管道的钢管管道的内径恒定为1.153m,厚度为4.1厘米,外层包裹有额外6-11厘米的钢筋混凝土,每一根都重达25吨,非常坚固。爆破细节也值得关注,与用鱼雷、炸弹随意轰炸的方式不同,此次破坏精准地爆破了几个位置,这种有技巧的精准爆破引发了外界猜测。
“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现第四处泄漏点。(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怀疑首先指向俄罗斯,挪威的水下安全研究专家在新闻刚发生时就暗指,俄罗斯自苏联时期就具备潜艇和水下作业部队。一部分网友顺其自然想到美国,大家认为美国具有操作爆破的技术能力,虽然本土距离爆破地较远,但周边建有多个美军军事基地,也不乏美国舰队和飞机。另外,德国具有水下施工作业的修补能力,那么也可能具有破坏能力,各方的猜测很多。
如果考虑破坏意图的话,乌克兰、美国、英国以及希望在俄乌局势中获利的周边国家都存在嫌疑。“北溪”两条管道出现泄漏与一些直观利益密切相关,管道破损影响天然放弃供应,从而影响欧洲天然气价格波动。那么,有能力在天然气市场中获益的主体就存在破坏“北溪”管道的动力机制,这也是挪威等国家认为俄罗斯嫌疑最大的主要理由。当然还有人提出,若美国未来想要独占欧洲天然气市场,也无法逃脱嫌疑。
值得注意的是,事发点还有另一条天然气管道——波罗的海管道,经过挪威、丹麦到波兰,并在丹麦和波兰形成一个交叉。这条管道自今年10月开始投入运行,9月27日,波兰和挪威领导人就共同视察这条天然气管道的施工情况。有消息称,波罗的海管道可以提前至今年11月开始全功率运行。
俄罗斯与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存在比较复杂的连接结构,当下备受关注的“北溪”只是俄罗斯五条天然气管道线路之一,这五条线从北至南依次展开,北线包括“北溪1号”和“北溪2号”,能分别输送55个单位热量,中线亚马尔管道通过乌克兰,即使俄乌战争期间这条管道也没有关停,甚至接近正常状态下的全功率运行状态,大体可以输送40个单位。南面还有两条线路经过土耳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家。这五条管道合计日输送能力是175左右,停掉两条后,俄罗斯的输送能力大约减少一半。
波罗的海天然气管道试运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波罗的海管道如果正常完成施工,并且投入运行和使用,它和“北溪”会产生什么区别?根据我的推测,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欧洲的能源安全结构会发生微妙的一个变化。“北溪1号”和“北溪2号”原有输送量合计110个单位左右,相当于从俄罗斯和德国之间建立一条非常粗壮的天然气动脉;天然气到达德国后除自用外,德国凭借欧洲中部的地理位置就成为天然气枢纽,能够决定天然气的输送方向,例如输送至波兰等周边国家。此前亚马尔管线传来关闭消息时,波兰提出可以从德国方向反向获得天然气的回流和输送。所以,德国就会在欧洲大陆变成潜在的天然气枢纽,从而获得对能源安全结构潜在的控制。
然而,“北溪”管道实质上停摆后,德国短期内无法再建设管道与俄罗斯重连。波罗的海管道在欧洲选择波兰作为登陆地点,输气量大体上能够抵冲“北溪”,甚至略有盈余。这个变化能促使波兰在欧洲的能源地理位置和能源安全结构中获得全新的地位。再加上波兰国家内部的特性和军事力量,作为区域型的强国或次强国,波兰不仅能获得地位上升,还将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尤其是今冬波兰如果能够不受俄乌冲突影响,从北海方向获得稳定的天然气供应,整个欧洲地缘政治的重心也会发生非常微妙的变化。
此前法德作为欧盟核心,主要原因是它们具有强大的工业能力、稳定的工业结构和工业生态。德国通过这个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获得廉价天然气,用于支撑庞大的工业体系和民生行业对能源的消耗,因此它对上游原材料价格变动的承受能力很低。
这次泄露事件就目前来看,除了军事意义及心理冲击外,对于欧洲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结构最直观的影响是在德国和波兰之间形成国家力量的重新分配。在这个冲击点上遭遇直接损失的并非乌克兰或俄罗斯,反而是德国,几乎每一个冲击点精准地砸在德国身上,甚至会加剧德国“去工业化”的进程。
德国经济部:“北溪”1号管道压力下降。(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去工业化”并不意味着德国工业会完全解体,而是对于以天然气为代表的能源、电力供应及有特殊要求的企业而言,必须及时调整自身预期和布局。以巴斯夫为代表,它们已经启动了在中国的一个长期的塑料和化工产品投资项目,这个项目位于湛江。此前德国最担心的是如果进行制造业的大规模产能转移,会带来不良影响,但在当前局面的逼迫下,德国的制造业已经开始向外转移了。
当前大家对俄乌冲突的直观认知是,德国和俄罗斯会围绕乌克兰未来的走向达成某种妥协,例如迫于德国国内政治压力、民众对于持续上升的天然气价格不满以及德国企业对稳定廉价能源的需求等多重压力,德国会与俄罗斯政府建立一条非常粗壮的天然气能源连接线,这条能源连接线会改变整个欧洲的地缘政治布局。
另一种可能性在于,如果将所有相关利益方放在一起,我们需要考虑行为主体是一个国家还是一群国家。美国福克斯主持人塔克·卡森指出,拜登在今年2月说过,如果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入侵,“北溪2号”就会被终结。终结的办法包括关掉阀门或者炸掉管道。因此我们还需要思考的是,俄罗斯为什么要绕一个大圈子选择炸管道,而不是关阀门?
然而,针对管道被炸事件,欧盟和欧洲媒体目前比较一致的说辞是“sabotage”,也就是指人为故意破坏,除挪威明确指向俄罗斯之外,其他国家暂未表态。乌克兰的理由充足,但动机仍有不足;波兰因为有波罗的海管道,肯定想法不少;上世纪50年代挪威作为第二批加入英美情报交换协定的国家,也不能完全摆脱嫌疑。加之此次破坏行动的技术特点,擅长发动精准行动的德国也有很大嫌疑。
接下来需要探讨的是实际操作层面的可能性,如果俄罗斯想要实施此次行动,需要解决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波罗的海海域比较特殊,除瑞典外,周围遍布北约成员国,包括波罗的海“三小国”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其中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就位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
从冷战时期开始,北约就开始在欧洲海域监测苏联的水下力量,尽管在冷战后趋于收缩,但是挪威、瑞典等国在军事技术上偏重于发展反潜力量,如果俄罗斯想要实施这样一次行动,如何避开北约的水下监听系统呢?
同时,以当前北约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来看,如果北约国家有证据,这些证据早就满天飞了。尤其是在俄罗斯与德国没有直接交战的情况下,俄方摧毁关键基础设施的行动是突破底线的。根据西方国家的游戏规则,在和平时期没有直接发生冲突、甚至在某些交战时刻都应避开对战争没有直接影响的关键基础设施。
当前围绕该事件的调查,欧洲呼声不小,俄罗斯也直接提出对恐怖主义的公诉,准备调用国家安全机器展开调查。若美国愿意促成和推动调查,我认为一个标志性的举措是成立联合性的调查组。如果调查组迟迟无法成立,致使调查、维修无法进行,最终导致波罗的海管道迅速启用对冲俄罗斯天然气进口的损失,那么可能答案会变得更加明显。
俄气:因设备故障“北溪-1”天然气管道无限期关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俄乌冲突目前已经到了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俄罗斯方面采取三个主要举措:部分动员、公投以及核威慑。俄方展现出的态度是想要“落袋为安”,开始要求实质性的巩固乌东四州(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和克里米亚。根据此前克里米亚的经验,以及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等地的冲突历史,俄罗斯并不在意国际社会承认与否,只要俄方认为其能够实际维系这些地区的持续稳定以及保持对其实际的控制即可。
这些土地上蕴含的能源资源、工业基础和人口对俄罗斯来说本身就是巨大的收益。当然,当前变数是俄乌军队正在敦尼斯克交战,南部还有传说中的赫尔松反攻;俄罗斯提出敌方对这些地方的打击,就是对俄罗斯领土的打击。若对俄罗斯领土进行攻击,俄方可能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一切手段展开反击。
美国方面布林肯的表态也很强硬,美方不承认乌东四州是俄罗斯的领土,其次西方援助的以海玛斯为代表的军事武器,有能力攻打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等地。布林肯最新一次表态中有一点值得关注,他提及了“布达佩斯备忘录”。
作为国际法中受认可的文件,“布达佩斯备忘录”中约定:乌克兰交出从苏联自然继承核武器的一个交换条件,是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所有合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不能用核武器威胁乌克兰,这是对乌克兰的永恒承诺。
然而俄罗斯人对国际游戏规则的掌握具有独到之处。他们在使用核威慑时的语言表述比较模糊,梅德韦杰夫及普京清楚地知道核威慑违反了“布达佩斯备忘录”的约定,因此从未明确提出用核武器打击乌克兰。在这些方面,俄罗斯很少授人口实。还有公投问题,俄罗斯都能够凭借它们对国际法的掌握,建立一套知识体系和行为逻辑,形成一定程度的自洽。
在这个游戏规则中,俄罗斯将矛头指向西方对乌克兰的背后支持,这种“战术”本质是俄罗斯基于冷战时期“核威慑”博弈的延续。
另外,俄罗斯对当前战争态势有着明确的认知,包括力量对比、乌克兰取得快速反击等,他们认为乌克兰的模式是“乌克兰出人、美欧出枪出钱”。我们可以把乌克兰理解为一个性能非常强劲的台式电脑,这个电脑的缺陷在于性能和电源线连在一起,且被别人控制。
同时,俄罗斯的核威慑所引发的后果非常明确。根据美国的态度,如果俄罗斯使用了核打击,就会遭到美国的核报复。英国与法国仍“按兵不动”。法国的传统核政策是“堡垒政策”,即核武器用来防护法国本土;英国也没有提供延伸核保障的习惯,而且英国的四艘核潜艇并未满载核导弹,用处不大。
当然,目前的核威慑主要还停留在心理和认知层面,距离实际行动还有一段距离。我们不能排除一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但总体上看,核威慑目前处于比较严格的控制之下。
因此未来一周或一个月,俄乌局势是不是很快进入相对僵持阶段,最终要由俄乌双方在一线的实体交战情况决定,尤其取决于利曼等关键性的战略支撑点。俄乌战争的持久化状态,应该会围绕乌东四州的边界展开,当然还取决于乌克兰内部的变化,俄罗斯的战略性方针会相对比较稳定。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迟早必须”制裁俄石油和天然气。(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随着俄乌战争的延续,资本撤离欧洲后大量流向美国,当下各国货币汇率的变化已经比较明显,美元在显著走强,市面上出现了大量抛售其他货币、购买美元的倾向。这是资本向美国流动的重要迹象。另一方面,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高端产能,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可能会呈现出分流态势,其中一部分流向美国,更多的是流向中国。
在前线战场态势比较理想的情况下,俄罗斯可以从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中获得事实上的收益,包括大众商品、农产品就和能源出口增加。未来欧盟的优势性主要体现在道德领域,包括对价值观的坚定捍卫。这种对价值观的坚定捍卫是以欧盟自身的利益持续受损作为代价的。
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大国间的战略竞争,比拼的就是持久性、耐性和韧性。在现存的全球战略态势中间,如果一方力量被削弱,就会出现超越存量竞争的状态,腾挪出新的空间。俄乌战争发生前,大家可以想到乌克兰的悲惨境地,但没有人想到欧盟也变得这么“惨”。
回到“北溪”话题,今日的欧盟已经不敢名正言顺地指出“罪魁祸首”。在最新回应中,欧盟通过了新一轮对俄罗斯的制裁,既未涉及对“北溪”被攻击事件的归因溯源,也未涉及对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直接限制,最大程度地限制仅仅是对俄罗斯进口石油的限价测试。
作为美国和一群半主权国家的盟友,欧洲在主权上的不独立和实力相对有限,使得它们无法保障欧洲自身的核心安全。天然气管道和能源安全已经涉及一个国家的核心安全,如果没有办法有效维护,这对于该国未来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今天这个世界表现出的本质特征,仍然根植于建立这套国际体系的欧美国家所奉行的核心逻辑,如果我们不喜欢这种“弱肉强食”的法则,那么中国作为复兴中的大国需要时刻牢记,我们要践行的应该是推行一套新的秩序和逻辑,这套新秩序能够让人们可以免于重新回到弱肉强食、丛林时代的恐惧,那样的世界才值得我们为之奋斗和努力,也是体现我们创造、见证历史的价值所在。
来源 | 底线思维,原标题为“沈逸:北溪被炸真相‘不可说’,请允许我对欧洲表示同情”
排版 | 周沈博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