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论坛媒体视角 | FT中文网专访:上海论坛如何讨论中国与世界的新格局?

王英良、欧阳晗振 复旦发展研究院 2024-07-02


复旦大学学者欧阳晗振认为,历经三年疫情,在地缘政治与国际局势紧张的背景下,各界都希望加强沟通,建立对话,共同解决当前世界的困境。



欧阳晗振

管理学博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涵盖产业技术创新、产业政策与科技政策,欧阳博士拥有丰富的国外求学以及学术交流经验。


Q1您连续3年参加上海论坛,能谈谈您的感受吗?


欧阳晗振:我自2021年起连续三年参加上海论坛,今年是疫情后首次全面回归线下,论坛以“包容性全球化:亚洲的新责任”为主题,汇集政、学、商界各领域佼佼者展开对话与思想碰撞,吸引了全球近500名专家学者参会,其中接近五成嘉宾来自海外。为期三天的论坛 (10月27-29日),共分五大板块,聚焦国际经济、气候变化与低碳转型、全球发展与治理、地缘政治、数字安全与开放。我参加了论坛开幕式和其他三个分论坛,后面会展开讲参会体悟。

总体感受是历经三年疫情,在地缘政治与国际局势紧张的背景下,各界参会者对相互理解和改善当前形势表现出渴望,能看出大家都很珍惜此次上海论坛交流的机会,希望能加强沟通,建立对话,共同解决当前世界的困境,这一点我不久前在瑞士圣加伦大学参加的中瑞自由贸易协定10周年的学术会议上也同样感受到了。此次论坛金砖国家的参会者增多,可以看出金砖国家合作的兴趣和力量日益增强。另外,由于刚刚举办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大家对“一带一路”和全球合作的关系认识加深了,信心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论坛秉持“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理念,纪念品均采用了由回收塑料瓶制成的特殊面料,特别是论坛志愿者T恤上的图案应用了三亚特殊教育学校的唐氏儿童绘画作品《我眼中的世界》里的一些元素。这个特殊儿童公益项目由我和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的欧阳佩老师多年来一直在推行和实践,希望通过上海论坛这个国际化平台引导社会关注可持续发展议题、关爱弱势群体,共同建设一个更平等、包容、多样性的社会。


Q2今年的上海论坛讨论了全球供应链与贸易格局,中国将面临哪些困难和风险?


欧阳晗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军教授主持的分论坛“反思全球供应链与贸易格局:“去风险还是重建”深入讨论了全球贸易面临的突出挑战。不少发达国家的政策强调重构供应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这给全球贸易的稳定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经济学院分论坛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匈牙利央行行长乔治·马托尔奇( Gyorgy Matolcsy )认为,各国决策应当聚焦"大趋势和大机遇",特别应聚焦全球增速放缓、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议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而不是推行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另外,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教授的分析表明,中国在出口质量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已经显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特征,中国经济增长依托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和全球贸易体系。这说明中国经济有足够的韧性对冲外部的"脱钩断链"冲击。香港科技大学雷鼎鸣教授也指出,强制性地将供应链与中国产业分割开来,也给美国来巨大的经济成本。
这些观点与我和合作者最近研究的美国能否用墨西哥替代对中国的供应链依赖的结论相吻合。我们发现,虽然墨西哥2018年以来在美国进口的比重持续增长,但墨西哥的贸易商品仍然需要来自中国生产的产品附加值。而且,墨西哥对美出口以低技术产品为主,而中国以高技术产品为主。所以美国的贸易转移策略并不能保证墨西哥可以完全取代中国,相反这会造成不小的效率损失。

Q3很多中欧学者在上海论坛讨论欧洲战略自主,您如何看欧洲的对华政策变化以及中欧关系?


欧阳晗振:在"战略自主、欧洲安全与中欧关系"分论坛上,欧洲战略自主( Strategic Autonomy )绝对是会上的高频词,目前"去风险"在欧盟获得较大共识,成为欧盟对华政策的主基调。从政策导向上来看是更趋于缓和,但"去风险"本质上是一种"保护主义"。有学者讲到近期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提出的反补贴调查"就是一个"保护主义"的案例。如何处理与"去风险"相关的风险,确保"去风险"本身不会成为风险,这是欧洲需要思考的。部分学者认为,欧盟战略自主是不能通过"去风险"来实现的、欧盟战略自主是不能通过"去风险"来实现的。欧盟战略自主最初提出是针对其国防和军事领域,现在扩展到经贸、技术和能源等,几乎覆盖欧盟大部分政策板块。在我看来当前"去风险"将成为欧盟对华政策的主基调,欧洲需要平衡对安全的顾虑与中国经贸的紧密关联。由于中欧关系在此前是相对比较单一的经贸关系,安全和政治的考量太少,现在要避免滑向另一个极端,即出现过于强调安全而影响或阻碍经济发展。

Q4中国如何在欧洲和亚洲之间寻求新的战略机遇?对此,上海论坛有何讨论值得分享?


欧阳晗振:"经济合作,互惠互利:亚洲和欧洲"分论坛主要探讨亚欧经济合作。目前中欧关系是"政冷经热"的局面,如何建立友好的中欧关系是当下双方共同努力的方向。当前欧盟已经建立了欧美贸易与技术委员会( TTC )、欧印" TTC ",作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未来中欧可能建立一个中欧贸易技术委员会来解决技术和产业引起的国际争端。会上匈牙利学者提到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吸引大批资本离开欧盟,涌向美国。重点分析了宁德时代投资73.4亿欧元在匈牙利建立欧洲最大的动力电池工厂将大力推动欧洲新能源市场的繁荣,匈牙利将成为欧洲新能源产业链中心。会后我与来自阿联酋、匈牙利、意大利,瑞典、巴西等学者和国家代表交流中,强烈地感受到大家对全球化的信心,也积极欢迎中国学者走出去展开学术交流,加强合作。另外会上与阿联酋驻沪总领事穆哈纳德·纳克比( Muhannad Alnaqbi )交流得知,阿联酋已经越来越重视中国投资、中国产业和中国技术带来的巨大机遇。中国目前是阿联酋最大的非石油贸易伙伴,两国在新能源、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领域都有巨大合作空间。

Q5您马上要赴挪威奥斯陆大学组织汇报中国科技创新中挪学术研讨会。您将如何向欧洲学者阐释中国科创产业的优势和挑战?


欧阳晗振:我最近在研究"双循环格局下中国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本月我将要去挪威奥斯陆大学做汇报交流,内容主要涉及中国高科技产品出海趋势以及中欧的竞合关系。汇报将通过分析快速增长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明中国的科技雄心,也会分析当前欧盟对华新能源汽车"反补贴调查"带来的挑战。今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且出口趋势还会攀升。在未来,新能源领域将会有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出海建立销售和投资网络,也会陆续出现中欧合资新能源企业。中欧经济具有强互补关系,前面提到了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匈牙利投资建厂,而挪威是新能源车渗透率最高的国家,成为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的第一站。这两个欧洲国家对中国新能源企业的积极态度表明在这个赛道上中欧不是"零和博弈",而是一种竞合关系,中欧双方需要找到一种平衡和对话机制。
我在研究结论中预测,最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会更加多样化,欧洲诸多的百年车企拥有卓越的工业体系以及独特的工业审美,而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性价比和高科技具有比较优势,这两种差异化将相互促进形成健全的生态圈,衍生出更多样的细分市场,最终会促进全球新能源低碳转型和发展,早日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


来源 | FT中文网

排版 | 刘宣


猜你喜欢

大咖云集,前瞻趋势!上海论坛2023共话包容性全球化
上海论坛视频回顾①|Moments @ Shanghai Forum 2023
上海论坛回顾 | 全球顶尖科学家齐聚,共探精神健康前沿合作!
上海论坛回顾|应对气候变化,助力低碳转型——上海论坛2023应对气候变化分论坛成功举办

往期回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