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 | 从鹿道森之死到宋清辉之子:什么造就了这一代人的“生无可恋”?
近期,摄影师鹿道森之死和经济学家宋清辉儿子跳楼自杀引发了媒体热议。对自我意识更强的一代来说,人世值得留恋的不是人际取向了,而是自己感受到的人生乐趣。当后者压倒前者,那么对他们而言就生无可恋。
12月1日上午10点,独立摄影师“鹿道森”的遗体在舟山朱家尖南沙情人岛海滩被发现。此时距离他11月28日晚23:28在网上发出最后的遗书,刚过去不到两天半时间。
事后推断,那封遗书是用手机设置定时发送的,他在当晚早些时候就已投海。
那天正是他25岁生日,妹妹和妈妈还在微信上祝他“生日快乐”,他拒收了妈妈的祝福红包,最后回了一句“谢妈妈”——
孩子自杀后的群体反应:
在他那封五千字的遗书一开头,就说到自己的多重形象:“农村、留守儿童、山区孩子、校园霸凌经历者、摄影创作人、独居青年、追梦的人。”然而,在他25年的人生中,影响最深远的还是长长的童年阴影。父母对他寄予极高的期望,9岁才二年级时,因为无法跨级做出一道四年级的数学题,他被父亲狠狠踹了一脚,他说:“如果世界上只需要神童,那我这样智商的孩子,是否就应该被这样对待?”
遗书里写道,作为留守儿童,他每年只能在过年时和父母见一次面,而他们只关心他的成绩——在纸条上写给爸妈的思念,他们接过就扔掉了。在7月31日的一条微博上,他说:“要是所有人在成为父母之前必须通过入职考试就好了。”
在校园里,由于他长相清秀、性格文弱,又饱受欺凌。除了小时候的外婆,他感受不到其他人的温暖。这是一颗非常孤独、敏感的灵魂,“爱”是他留在人世的遗书中出现的最高频词:
当他还生死不明时,远在贵州老家的姑姑公开喊话,让他千万别寻短见,一切都好商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亲人理解他这封遗书中所传达的意思了,相反,他们在得知他最终的死讯后,普遍看法是:“他爹妈算是白养了。”
在公开的报道中看不到他父母的反应,仍是那位姑妈在解释:他爸爸只是嘴上不饶人,但“没有暴力倾向”,打工、贷款供儿子创业不容易;至于他说到的从小所受校园霸凌,家人完全不知道,也根本没给他什么压力,“爸爸妈妈都很爱他,是他自己心里想多了。”
当然,姑姑的这番话也有可能是在悲剧已经造成之后,避免再指责已经陷入悲痛的哥哥嫂嫂,但如果你以为这只是少部分人的看法,那就错了。
自媒体作者“家有小甜椒儿”和自己母亲感慨到此事,结果得到这样一番答复:“都大学毕业了,可以赚钱了,这是图什么呢?爸爸妈妈不是白养了一场吗?就不能理解自己的父母吗?都不容易。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吗?小时候被霸凌过,都过去多少年了,总想着干什么……”
这是一种很典型的中国家长反应:父母也有自己的难处,把你拉扯大不容易,你应该(甚至必须)懂事,体谅这种难处,而不是闹自己的小情绪,为什么要想这么多?——在这里,一个字都没有提到“爱”,其实仍是单方面义务的“孝”。
2019年4月17日,一个17岁的男孩在和母亲发生争吵后,在卢浦大桥上打开车门,开车的母亲还没反应过来,他已头也不回地纵身一跃,坠桥而亡。在他死后,当时也有一种声音指责他太“自私”,根本没考虑这会让母亲多痛苦。
不管怎样,这种看法如此普遍,在不同事件发生出一再出现类似的群体反应,证明并非偶然,可能源于我们文化的深层。
父亲去世前对我说,他心里两件事放不下:一是不能看到孙儿长大,二是住了近三十年的老屋没来得及翻修一下。当时只觉难过,但现在想来,他这样的心理十分典型,这意味着一个深受传统影响的中国人,直至临终,遗憾的仍是未能完成自己社会角色所应尽的职责。
诸如“遗憾没能看到孩子长大/成婚”这样的愿望,乍看是个人的,其实这个“我”也是作为社会角色的自我。
中国的孩子们:
“他们承受了太多本不该承受的”
没有一个能感到温暖的家
胆战心惊默默说妈妈不要吧
日前,曾建议“中国人假期应减少一半”的经济学家宋清辉12岁的儿子在深圳跳楼自杀,但此事引起外界关注的并非这一事件本身,而是这位刚经历丧子之痛的父亲的反应:他一再谈到自己儿子是因为不堪学业过重,认为这一悲剧对“双减”政策有参照意义。
有一位在校大学生感到很不可思议:“儿子都没了,老子还有心情一天发一条信息在网络上打卡,感觉这父亲有点消费儿子,太可怕了。”还有人质疑,孩子轻生,与家庭有着莫大的关系,但这位父亲却丝毫不曾反思自身的教育问题。
此事真正令人感到奇怪的地方,倒不是所谓他推卸责任、缺乏反思,而是儿子的死似乎没能让他动情——他仿佛是在谈别人家的一个悲剧。尽管作为外人不好揣测,他或许内心也压抑着深沉的悲痛,但至少他的公开表现给人的感觉,只能用“有脑无心”来概括:他可以从孩子自杀谈到学业重负和“双减”政策,但没表现出一点对孩子的爱。这种表现,可能本身就折射出悲剧的根源所在。
以往,对中国人来说,“活着”是不需要理由的,那是一种本能,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但对现在自我意识苏醒的一代来说,如果连父母对自己都没有爱、家庭也不能成为自己的避风港,又没有什么美好的人或事物值得自己留恋,如此了无生趣,那么活在这世上的理由是什么?
在鹿道森去世后,网上有人认为,他的悲剧恰恰在于他对“爱”还抱有期望:“这样的家人只能放弃寻求‘爱’才能解脱,他们终其一生都不可能给到纯粹的爱,求爱只能让自己枯萎。放弃后找新的朋友,找新的联结,只能这样。”
这是一种社会性的不治之症:缺爱的孩子只有对“爱”不抱希望才能保护自己,但这并未治愈自己,只是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冷漠。
多少年来,“爱”在流行文化中近乎泛滥,但中国家庭对“爱”的理解其实才刚刚开始。当很多人看到鹿道森的遗书中一再提及“爱”时,也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常见的字眼意味着什么,实际上,那其中包含着最沉痛的反思,发出了强有力的呐喊。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但如果他的悲剧能推动更多为人父母者有所醒悟,那他的死就有意义。
添加风声君微信,发送[读者群]
推荐阅读
作者丨维 舟
编辑丨萧 轶
运营丨张 遥
主编丨萧 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