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时期如何更好配置口罩?

许建明 FT中文网 2020-08-17



许建明:疫情期的口罩不仅仅是私人品,因为阻断了疾病在人际之间的传染,也具有公共品意义,更是生存必需品。


文丨许建明


在公共政策的讨论中,永远都伴随着公平与效率两个主题。


最近疫情紧急,口罩成紧缺商品,因抢购而涨价。口罩价格的激涨,则引起了公众的不满情绪,也引起了经济学界的争论。


在《我们应该赞美那些发国难财的人》一文中,薛兆丰旗帜鲜明为紧急时期紧缺商品的高价辩护。他认为,应该赞美那些发国难财的人,因为发国难财,其实是帮助别人,是给别人多一个选择。发国难财的人,在客观上,对对方是有好处的。而且,高价有利于激励增加供给。而如果阻止别人发国难财,就会减少供给,这只会让遭受灾害的人处境更糟。这种注重效率的“反道德”观点比较离经叛道,显然会引起争议的。



清华五道口的田轩发表《那些为“发国难财”辩护的“经济学家”们,是时候该醒醒了》一文,针锋相对薛兆丰的主张。田轩认为,“在‘国难’来临这种极端情况下,市场已经完全失灵,或者说压根就没有市场,价格信号失灵并已经不能起作用,只能靠政府甚至暴力机构(警察甚至军队)来维持运行。一旦经济问题变成政治问题,那些‘看不见的手’、‘自我调节’、‘资源有效配置’,就都变成了纸上谈兵。”香港的夏春也从公平的角度批评薛兆丰的观点。


有反对者,也有支持者。薛兆丰的观点得到了朱海就等国内奥地利学派学者的支持。


辩护与反驳的双方观点都有合理之处。鼓励自由市场交易,发挥价格调节机制,是增加紧急用品供给的有效方式。但公平是制定公共政策的必要考量,平等作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价值。如果因为疫情的一时紧急,就摧毁了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那是政府的失职,也是经济学家的失败。所以,我们应该设计一个行动方案,既满足公平又有效率,平衡公平与效率,以优化疫情时期的口罩配置。



如果我们对公平进行定义,具体到疫情时期的口罩,应该是:(1)每个人能获得基本数量与品质的口罩,(2)初次获得的口罩价钱比较合理。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是公平获得基本数量与品质的口罩,但需要消费者付出不菲的代价,这无疑将排斥一部分低收入消费者对口罩的获得。如果仅仅是低价,可能会被有一些消费者利用排队先占优势而大量囤积口罩,进入地下市场进行高价销售,赚取高额价差;而且,可能将导致有一部分消费者无法获得口罩。如果通过“限价+排队”的办法来解决,那“排队”无疑会浪费消费者的大量时间。


生存权利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这是现代社会的共识与政策设计的逻辑前提。疫情时期的口罩不仅仅是私人品,因为口罩阻断了疾病在人际之间的相互传染,也具有公共品的意义,更是生存必需品。



综上以上分析,我觉得,比较合适的分配方式是,以每个人为单位,按政府掌握的口罩存量,按预计的时间,折合到每个人身上,以票券方式分配(比如每个人每天以1元价格购买两个),票券的数量与口罩数量相等,这是初次分配;至于个人所掌握的票券,在“二次分配”层次上的流动可以遵循市场自由流动的方式。


这样,即可以保障公平分享生存必需品意义与公共品意义的口罩——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这可以保证社会不会因为疫情而撕裂;也可以利用二次分配中自由市场上的高价吸引更多资源流入,增加口罩供给,从而优化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


其实,这一思路,是弗里德曼在《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收录于米尔顿•弗里德曼、罗丝•弗里德曼:《自由选择:个人声明》,商务印书馆,1998年)中提出的“教育劵”制度设计的运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作者系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责任编辑刘波bo.liu@ftchinese.com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更多文章

1

疫情之后,今年的五大波动之源

2

 挑战与分化:疫情与中国互联网经济

3

 疫情之下,中国房价何去何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