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微企业成长故事】 飞鹰鞋业:插上质量和品牌双翼 做展翅翱翔的“雄鹰”

温岭市场监管 台州市场监管 2022-08-27


每一个创业都是艰难走出来的,

每一份事业都是顽强拼出来的。


作为台州飞鹰鞋业有限公司的领航人,每天早上工人7点上班,李定海就已经在版房;每天晚上工人下班了,他却还在办公室加班。版房、车间、市场,这就是李定海日常生活里的三点一线。

但辛苦总有回报,企业如其名,如今,飞鹰鞋业在温岭童鞋界如同一只展翅的雄鹰,1998年发展至今,日产童鞋已达1万多双,已有连锁零售店100多家,年产值超亿元。

飞鹰鞋业的大门接待处挂满了各种奖牌,这也是市场对飞鹰鞋业的肯定。温岭政府质量奖、十佳企业、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名牌产品、全国十大优秀品牌童鞋、国家童鞋标准制订单位、国家级童鞋产品质量提升示范项目示范企业……每一张荣誉奖牌都代表着这些年飞鹰鞋业的成长。


肯吃苦推着轮椅谈生意


李定海的创业故事比起别人来又更辛苦一点,因为他自小患过小儿麻痹症,落下了右腿肌肉萎缩的毛病,从此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

高中毕业后,他选择回家跟父亲学做鞋。因为身体上的缺陷,李定海懂得,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改变命运。在学习制鞋时,他总是处处留心,认真琢磨,掌握了一手好技艺。

1989年,李定海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独自办鞋厂。旁人投来的或担心或不信任的目光,并没有让他犹豫和退缩。但是,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创业的艰苦的确比想象中来得多。


由己及人 回馈社会


对于企业来说,市场犹如水之于鱼,不可缺少。李定海出行不方便,市场开拓就交给了父亲。一次,父亲病倒了,客户又急着要谈生意,焦急之下,李定海转着轮椅就出发了。

三四公里的路,李定海整整走了一个上午,摔了10多次。等他赶到和客户约定的地方,客户看到满身是灰,手掌、膝盖等多处都已破皮、流血的李定海,当即敲定合作合同。

像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创业初期我四处奔波,那段时光令我至今难忘。当时交通条件不好,我常常要坐着轮椅到温州、广州等地走市场、看产品,十分艰辛。”李定海说,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咬着牙一边做鞋子一边跑业务,既当工人又当老板,“没有人手,我就自己上,有时一天工作12小时,干的活抵得上四五个普通人的劳动量。”

“他们都说,我的生意是摔出来的。”李定海轻描淡写的背后,是面对无数次摔倒、病倒时的不妥协,是面对客户质疑与不信任时的不服输。“但是人生的坎,没过之前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到;真跨过去了,发现也就那样。” 

拓市场擦亮自己的品牌


但是生意不是靠吃苦就能做出来的。想要将企业做大做强,在李定海看来就必须要做好好质量这篇文章,让产品向产业链、价值链两端攀升,同时还得注意不少其他的旁支细节,比如品牌打造、员工管理……

李定海说,做自己的童鞋,擦亮自己的品牌,这是自2005年之后,他一直坚持的方向。“在2005年之前,飞鹰鞋业并不是专注做童鞋的。”李定海说,那时候的飞鹰鞋业也和温岭其他众多的鞋企一样,有什么生产什么,市场流行什么卖什么,贴别人的牌子,印流行的动漫人物图案,成人鞋、童鞋都生产。

尽管也有订单,但李定海却觉得很累,“因为这样的企业我看不到前景,那时候生产方向混乱,什么都做,做得再好也没人认可,因为你是在帮别的牌子生产。”李定海说。

2005年,飞鹰鞋业破茧重生,决定放弃过去的经营方式,重新规划飞鹰未来的方向。也是从那时候起,李定海决定专注生产童鞋,并注册了“独家龙”的品牌。“广州、福建那边的企业品牌意识非常强,那时我就知道,如果不走品牌之路,企业会被埋没在商海之中。”



独家龙&DJL


那几年,李定海一边不断外出考察,一边联系广告公司设计品牌形象,甚至出人意料地请了代言人。李定海说,小明星一年的代言费是30多万元,这在当时已经算是高价。在温岭的众多鞋企中,飞鹰鞋业是第一家这么做的。除了请小明星当代言人,李定海还把广告做到了湖南金鹰卡通卫视。

效果是明显的。“就是从这个时候起,飞鹰鞋业的品牌迈出了一大步。”李定海告诉记者,“以前因为低价竞争,每双鞋子的价格越卖越便宜。之后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许多小孩都知道‘独家龙’这个品牌。年产值因此大幅度增长,鞋子的单价也随之渐长。”

抓质量从一针一线开始


品牌给李定海带来了诸多的好处。“有品牌的产品,在二级批发市场上会更受欢迎,你一说这是某某品牌,消费者耳熟能详,那么批发商也就会大量进货满足市场需求。”不过,李定海认为,品牌变得响亮,不仅仅靠明星效应,还得有品质来做基石。

“从生产鞋子开始,我们就把抓质量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李定海抓质量是从一针一线开始的。


企业车间掠影

“针车时,我们要求工人除了点位准确,针距也要有保证,一公分起码要有4针。”李定海说,最初时,为了追求速度,有些工人会将针距拉得很宽,虽然他一再要求针距要密,但因为没有标准,工人并没有重视起来。“后来我就想到了把针距数字化,要求一公分要4针以上,并直接用尺子量产品,不符合标准的就要求其返工,这样一来,工人在这方面果然改善了很多。”

除了在针距上有要求,李定海对鞋子边距也做了具体要求,该弯的弯,该直的就不能弯弯扭扭,让工人在细节上把质量一点一滴做出来。“我们还设立了品管部,对每道工序进行检验,不合格不出门。”


品质是企业的生命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几年,飞鹰鞋还逐步对部分生产工序进行“机器换人”。比如购入刷胶机、滚胶机等,不仅能节省胶水,还能节省生产时间。

飞鹰鞋业的胶水也是有讲究的。“儿童鞋和其他鞋不同,孩子的皮肤敏感,所以要特别留意化学原料,比如胶水。”李定海说,“飞鹰鞋业用的胶水是不含苯的,尽管光胶水成本就提高了一倍多,但我也觉得值。”

这个“值”最近得到了回报。由飞鹰鞋业参与制定的《儿童鞋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经正式实施,“在此之前,我们生产儿童鞋参照的是成人鞋的标准。但成人穿的鞋和孩子穿的鞋在要求上还是有不同的。”2013年,李定海开始参与《儿童鞋安全技术规范》的起草,这个标准在技术要求中对各种造成或可能造成儿童伤害的因素进行了规范,这其中特别强调了有害化学物质。“标准出来后,我们就把自己生产的鞋子送到了鞋类实验室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符合新出台的标准。”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为了进一步推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工作开展

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

从8月份开始

本公众号每周推送一篇企业成长小故事

与大家分享创业经验

这是第七家企业的成长故事




他山果业:从日售几十单到淘宝销量领先

刀尖上的“舞者”:神钢赛欧科技徐炳坤

新睿电子:“机器换人”时代的领跑者

得乐康:绽放在旷野里的报春花

管敏宏:便洁宝要做中国智能马桶的标杆

陈丽敏“赶海”记

动动手指把赞👇送给奋斗的创业者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