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包括鸡汤

刘润 刘润 2020-09-11

蓝字关注,回复“1”抽取签名书


商业洞察 丨作者 / 刘润   整理 /  蕉皮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741篇原创文章


我们有时候经常会说一句话是“鸡汤”。
因为“精神按摩”,因为“缺乏逻辑”,因为“无法落地”。但我最近发现一些很有趣的话,可能是被我们错杀了。比如:你的善良,要有智慧和锋芒。比如:有的人想赢,有的人想赢得辩论。等等。它们表面看上去真的很“鸡汤”,不过只要勺子往下一点点,就能捞出很多“鸡肉”。至少这5句“鸡汤”里,背后有深刻的逻辑,和做事的方法论。非常有趣,分享给你。





 1 

成功多从外部找原因

失败多从内部找原因


我仿佛听见了有人说:“哼,鸡汤!”

其实这句话挺有道理,也是分析事情的方法论。不管一件事情成功或者失败,都是由内部和外部原因共同造成的。那为什么成功要多从外部找原因?因为内部的情况是你自己能够掌握的,是技能和资产,短期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想复制成功,就要分析研究可能发生变化的外部原因。这次成功,可能是运气好一不小心撞上的,可能是偶然做对了某件事情,但下一次外部环境变化,也许就失败了。自身可复制,外部未可知,成功多从外部找原因,就是努力把外部的未知和偶然,变成已知和确定。那为什么失败要多从内部找原因?因为在失败的情况下,外部通常是限制的状态,是无法改变的。你无法改变环境,你只能改变自己。一场战争很难打,打输了。你可以说是因为我们没有原子弹,也可以说是因为我们没有敌人残暴,我们坚守价值观。但是,我们的工作,不就是在没有原子弹,坚守价值观的情况下,还要打胜仗吗?事情的成功或失败,是“任务目标”带来的结果。内部原因,是“自身约束”。外部原因,是“外部限制”。这句话实际是在说任务目标、自身约束、和外部限制之间的关系。更多时候,我们是限制客观存在,在有限制的情况下,完成任务。这是我们的责任。成功多从外部找原因,失败多从内部找原因。能清楚认识和理解这句话,并按照这句话去做,是一次很大的跃升。





 2 

利他就是最大的利己


第二句听上去很像“鸡汤”的话:利他就是最大的利己。这句话背后,其实有着经济学和商业的基本逻辑。想理解这句话,要先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财富的本质是什么?金融学家香帅和她的团队,调研了一整年,整理出一份中国财富报告,回答了一个你肯定关心的问题:钱从哪里来?2018年,中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中,有73%,来自于劳动所得。是“人生钱”。剩下的27%,是投资所得。是“钱生钱”。这不是中国自己的现象,即使在美国最顶级的富人当中,劳动收入也占家庭总收入一半左右。这些数据揭示了财富的本质。财富,主要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对于某些人来说,劳动甚至创造了120%的财富。(不信?你可以看看自己的股票账户,有些人钱生钱的投资所得为“-20%”...)所以想要创造更多的财富增量,最好的办法是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我举个例子。石器时代,一个人可能一天只能砍一棵树。铁器时代,人们发明了斧头,一天可以砍十棵树。工业时代,人们发明了电锯,一天可以砍五十棵树。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大大提升。劳动生产率提升,让一个人创造更多的财富。
第二个问题,商业的本质是什么?你生产了这么多“财富”,你的生活会变得更好吗?不会。你还必须拿这些财富,和别人交易。我是种大米的,你是养羊的。我不能天天吃大米,你不能天天吃羊肉,都想换换口味,怎么办?交易。所以,商业的本质,是交易。这样,我们才能各取所需,彼此生活变得更好。
明白这两个问题,我们现在可以回过头重新看这句话: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财富的本质,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所以你必须劳动。手上要有东西。商业的本质,是交易。所以你创造出财富后,把东西放到别人的面前,说:“请问,你需要我的东西吗?我可以和你换点什么?”这是利他。别人同意与你交易,两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好。最后,才能利己。为什么很多人“损人”?因为两手空空,想空手套白狼。为什么很多人最后会“不利己”?因为不会和别人交易,不懂得先把东西放到别人面前。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赚钱就要分人,学到就要教人。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努力劳动创造财富,再主动把财富给别人进行交易,才能让彼此生活得更好。



 3 

多快好省


第三句听上去很像“鸡汤”的话:做事情要多快好省。这句话凝练了前人巨大的智慧,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又多又好是追求效果(Effectiveness),做正确的事(do right things)。又快又省是追求效率(Efficiency),正确地做事(do things right)。多快好省,其实代表着效果和效率的平衡。比如种苹果。我们当然希望苹果又多又好。多和好,是交付的要求,是“优质”。我们也希望苹果长得快,这是对日期的要求,是“快速”。而且,我们还希望苹果省肥料,这是对投入资源的要求,是“廉价”。多快好省,也是希望同时做到:优质、快速、廉价。但是,苹果又大又多,通常就很难又快又省。甚至大,就很难多。这就是为什么果农要剪枝,减少数量,换取质量。同时,要快,就很难省。快的代价之一,可能就是更高成本的肥料。同时做到“优质、快速、廉价”,是一种理想化要求。怎么协调,是一种智慧。因此,在“多快好省”四个字里,包含了效果和效率两者的平衡,包括了优质、快速、廉价三者的矛盾。所以这两者平衡,三者矛盾,让管理成为艺术。我以前在微软工作。微软技术支持部门,要接受来自客户的产品质询。怎么考核团队的工作?

微软设计了三个指标:

A、解决每个问题的时间。这是员工自己记录的;B、解决问题的个数;C、有效工作总时间。这个数字,就是A和B的乘积。

A越短越好,这代表技术能力;B越多越好,这代表工作量;C越长越好,这代表努力程度。三个指标之间的平衡关系,A x B = C,有效杜绝了员工只关注一点、偏废其他。

比如,有的员工为了展现技术能力,用2小时解决问题,他记录成1小时。但因为A x B得出的C,他的有效工作总时间就会减半,显得很不努力。有的员工为了展现努力程度,工作8小时,想显得工作了16小时。A x B = C,因此,他必须把用2小时解决的问题,记录成4小时。但这样就显得他的技术能力不行,解决问题时间比同事长很多。这三个指标的平衡性,几乎杜绝了技术支持员工,只关注一点、偏废其他的可能性。“多快好省”,是高度凝练的四个字,还原稀释延伸出去,能应用到很多场景,设计出很好的管理制度。



 4 你的善良需要智慧和锋芒
第四句听上去很像“鸡汤”的话:你的善良,需要智慧和锋芒。为什么“好人”总是被欺负?为什么“傻白甜”总被伤得深?为什么在职场和生活中,“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因为只记住前面的与人为善,不知道要用智慧和锋芒保护自己的善良。什么智慧?洞悉规则之缝的智慧。什么锋芒?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锋芒。什么意思?前面提到,商业的本质是交易。用我的东西换你的东西,彼此能生活得更好。只要有交易,就有规则。商业世界交易的基本规则是等价交换,合作共赢。只要有规则,就有缝隙。总有人缺斤少两、欺诈隐瞒,甚至践踏规则。只要有力的地方就有反作用力,因为不论怎么去精心设计,一切规则背后,都可能有其漏洞或者是缝隙的。所以在生活中总有黄牛的存在,在职场里总有不干活却邀功请赏的人。如果不能识别出这些人,你的付出和交换可能就不是等价的,会被伤害。那怎么办?如果你有智慧,可以洞悉修补规则之缝,完善设计一个好制度。坏制度能让好人变坏,好制度能让坏人变好。或者,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在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里,与这些“道德不良”的人互利共存。又或者,离他们远远的,不再合作。善良是帮助他人,智慧是保护自己。
那锋芒呢?锋芒是一种接近收益最大化的生存策略。在著名的博弈论实验里,学者们研究何种方法是“重复囚徒困境”中最好的策略。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最后的结果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重复对方上一次的动作,得分最高,是最好的生存策略。一直当骗子,把世界想成丛林社会,弱肉强食,始乱终弃,不停报复,收益很小。一直当老好人,想着是自己时运不济,遇人不淑,甚至总是想感动教化他人,收益也很小。一报还一报,选择对方上一次的选择,有点“锋芒”,更能保护自己。善良是很珍贵的,但善良没有长出牙齿来,那就是软弱。好人难做,好人难当。所以你的善良,需要智慧和锋芒。



 5 

有的人想赢

有的人想赢得辩论


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纳西姆·塔勒布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想赢,一种想赢得辩论。似乎听起来很顺口押韵。押韵的话,都像“鸡汤”...但这句话背后有心理学基础。也有一种生存策略。每个人想健康快乐地活着,内心要协调,要认知一致,不能有认知错配。当知道一件事情是错的,还去做,内心会很挣扎难受的。所以人会合理化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这样,认知才是协调的。小偷在偷东西时,内心可能是不愧疚的。他想的可能是劫富济贫、盗亦有道……杀人犯在杀人时,内心可能是不自责的。他想的可能是报仇雪恨、除暴安良……恐怖分子绑着炸弹冲进地铁时,内心可能是安详的。他想的可能是“圣战”和“天堂”……我们会说,“你怎么这么残忍,这样没人性!你就不能摸摸自己的良心吗?”他们会说,“我摸着我的良心,我是对的。”因为合理化想法和行为,认知协调了。因此你也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仇富”。一些人会认为,有钱人的财富,又脏又黑。有钱人都是坏人,这些人心理就平衡了。你说,我每一分钱都是干干净净的。他说,那你一定是从父母那里继承的。你说,我是自己创造的。他说,你一定是娶了一个富婆。你说,我没有。他说,那你一定智商特别高。你说,我不是。他,会崩溃的。智商和我一样,不比我漂亮,钱不是从父母继承,也不是被富婆包养,竟然还比我有钱,怎么可以?然后,他们会攻击你。这样,才能让心理平衡。所以,为什么有的人想赢,有的人想赢得辩论?因为有些人可能赢不了。那至少,赢得了辩论。赢得了些面子和话语权。当有人骂你有钱,你可以回击,可以和他杠,可以大战三百回合,但是你也可以说:“祝你也早日有钱。”当有人攻击诋毁你,你也可以说他不努力,不勤奋,不聪明,活该如此。但是你也可以说:“如果这样说你能开心,那祝你开心。”你可以退一步,让他赢得那场辩论。然后呢?你去赢。


最后的话


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话,觉得很漂亮。但是感觉不能吃,也不能用,会说是“鸡汤”。但有些话,表面看上去真的很“鸡汤”,不过只要勺子往下一点点,就能捞出很多“鸡肉”。至少前面那5句“鸡汤”里,背后有深刻的逻辑,和做事的方法论。这些话被凝练成舍利子,浓缩成胶囊,穿越时间放到你的手上。希望你能有能力稀释还原背后的逻辑和方法论,也希望你能成为能赢的那个人。
---昨日文章:《润总,怎样才能写好一本书?》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
  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
  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长按二维码关注,一起洞察商业本质


▲ 长按关注刘润,洞察商业本质



商业咨询 培训合作 | 案例撰写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1,获取商业珍藏锦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