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0岁做什么,可以在5年后受益匪浅?

刘润 2023-12-18

以下文章来源于进化岛 ,作者刘润


观点 / 刘润   主笔 / 万青  责编 / 黄静


本文首发于2021年09



今天我们重发一篇过往比较受欢迎的文章《30岁做什么,可以在5年后受益匪浅?》,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以下是这篇重发文章正文。

谁掌握稀缺资源,谁就拥有财富分配权。
(本分享来源于进化岛社群日常分享。)




前些日子,有同学在进化岛社群向我提问:
润总,30岁做什么,可以在5年后受益匪浅?
我说,30岁之前,最重要的选择原则其实就15个字:
跟对人、做对事、拼对命、攒经验、广积累。
首先,进入一家具有成长潜力的公司,做一件可以持续积累的事,选择一个可以持续学习到新东西的职业和岗位。
把自己变成一个稀缺的人才,把自己变得足够值钱。
我常说35岁之前,不要太在乎自己的收入,更不要把心思太过聚焦在“副业”上。
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
把精力花在提高个人能力素质、个人职业技能、个人认知、见识、阅历上。
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在主业上精耕细作,拉长时间轴来看,所获得的收益,是远远大于副业的。
在这个人生阶段,成长就应该是自己最大的收入。
你自己就是最大的价值资产。把自己变得足够优秀,在主业上,能力足够稀缺。
越稀缺,就越值钱,也越能分更多钱。
所以,如果要提一条什么建议的话,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成长,让自己稀缺,让自己的未来变得值钱。
掌握稀缺资源,就掌握定价权。
掌握了定价权,就掌握了商业的核心价值。
进击波财经主理人沈帅波曾经举过一个例子:
以房产中介为例,你可能会觉得中介很常见。
但是有人就在一个足够垂直、稀缺的赛道里,做了20年,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
上海的新房可以向郊区延伸,但是市中心的老别墅,是不会再多任何一套了。
上海中心城区,估计有几千套老别墅。
里面可以出租的,估计有个大几百套。
有个中介,拥有其中100套。
他是这100套的二房东。他能够说出自己每一套房子在什么地段,有什么历史。
他和这些房东,签的都是10年的合同。
他租出的每一套房子,租金至少赚一倍。
比如20000元从房东租来,45000元租出去。
你看,这就是从一个看似竞争激烈的赛道中,找到了稀缺生态位。
一切都围绕长期价值展开。你掌握的资源越稀缺,就越值钱。
你想要拥有更多的财富,就要使自己在整个交易链条里变得更加稀缺。
我再举个例子。
同样一碗面,在家门口的连锁餐厅卖20块钱,而在机场的连锁餐厅却卖99块。
凭什么机场的面就这么贵?
你很生气,跑去质问机场的连锁餐厅:
“你凭什么收我这么多钱,你也太黑心了吧!”
餐厅马上解释说:“不是不是,我收这么多钱,是因为房租太贵,其实我并没有赚很多钱。”
大多数钱,其实都被机场的店铺出租商赚走了。
机场的店铺出租商为什么能收这么贵的租金?
因为他掌握着稀缺资源,所以拥有分配财富的权利。
什么是稀缺资源?
大一点的机场,每天的人流量能达到几十万人次,而且选择坐飞机的人群相对高端,所以,机场可以规模化地触达高端人群。
这个资源实在是太稀缺了,所以品牌商愿意为此付出很多钱。
很多大牌,比如爱马仕、LV、卡地亚等,都愿意付出高昂的租金在机场开店。
如果有人嫌租金太贵,没关系,后面还排着一大堆品牌商,急切地等着入场。
掌握稀缺资源,就拥有财富分配权。
所以,机场连锁餐厅的一碗面卖99元,这个价格是由谁决定的?
不是由你决定的,也不是由餐厅决定的,而是由机场的店铺出租商决定的,因为他拥有财富分配权。
劳动可以创造财富,创造财富很重要。
但是财富应该怎么分配、谁应该比谁更有钱这件事,并不是由创造财富的人决定的,而是由掌握稀缺资源的人决定的。
谁掌握稀缺资源,谁就拥有财富分配权。
所以,如果你想要30岁以后拥有更多财富,就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稀缺性。
比如,对于个人来说,你要思考的问题应该是:
我是否拥有非常稀缺的能力?
我是否在公司最稀缺的部门?
我是否在部门最稀缺的岗位?
我是否拥有最稀缺的资源?
我现在拥有的稀缺性,未来还能继续稀缺吗?
为什么有些员工年轻的时候能赚很多钱,35岁以后就容易被裁员?
因为这些员工的体力和学习能力都没有年轻人强,要价还比年轻人高。
他们已经变得不稀缺了。
慢慢地,就容易被淘汰。
所以,为了避免被淘汰,你要提前去思考怎么加入一家具备发展潜力的公司,怎么提高自己未来的稀缺性。
只有不断让自己变得稀缺,你才能拥有财富分配权,获得更多财富。
那怎么选择一家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呢?
有一条极其重要的判断原则:社会价值。
一家公司商业模式创造的社会价值大小,决定了其是否具备发展潜力。




其次,你还要确定自己的选择战略及原则。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作为“CEO”,你无时无刻不在面临选择。 
有一次朋友开车送我去佛山,说:
“你看,战略就像选车道,选错了道,就算你开宝马,也只能眼睁睁被吉利超过。” 说得真好。 
我回答:“所以你要有全局观,升到半空,看清楚前面路况,再回到车里选对车道,这样就算被大车挡路,你也知道下面终会快起来,不必焦虑。” 
战略就是选车道,这比开什么车、谁来开,更重要。 
你选择的方向,决定了你的能效发挥水平。 
比如选择职业方向,对于头部市场和分散市场的选择战略。 
有些行业注定是分散的,谁都不可能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但做得好也能很优秀,比如画画,比如开饭店。 
但头部市场完全不同,一旦成功就容易垄断、一家通吃,比如音乐,比如今天的很多互联网业态。 
音乐是个金字塔,能到达塔尖的就那一两个人。 
绘画是梯形台,你的画可能卖5万元一平方尺,也可能卖50万元一平方尺。 
每一层都能养活一批画家,成功概率明显高很多。 
比如选择伴侣的战略。《指导生活的算法》的作者布莱恩·克里斯汀和汤姆·格里菲斯提供过一种37%的方法,对37%比例感兴趣的,可以去读下这本书。 
我简单介绍一下37%方法的运用: 
假设你打算在19岁-40岁之间,也就是用21年寻找理想的人生伴侣。 
如果你相信37%理论,那就可以用这21年的37%,7.77年来交往不同的男士。 
到19 + 7.77 = 26.77岁时,坐下来,确定“最基本的满意标准”。 
然后,嫁给从那一天开始你遇到的,第一个好于这个标准的男士,并不再寻找更优方案。 
再比如,你想在1个月之内买房子。 
那你可以先用37%的时间,也就是11天看房,确定“最基本的满意标准”,然后从第12天开始,遇见第一个好于这个标准的,就毫不犹豫地下手。 
用37%的时间找到“最基本的满意标准”,再用剩下的时间,选择第一个好于这个标准的,并不再寻找更优方案。 
无论是选择爱情,事业,婚姻,朋友,最优决策只可能在理论上存在。 
不要追求“最优决策”,而要追求“满意决策”。 
比如面对迷茫和未知选择的决策原则。 
请问,有没有什么办法,面对一项选择,既能享受A和B的好处,又能避免A和B的坏处呢? 
很抱歉。并没有。
每一种选择背后,都有其利弊。 
人之一生,时刻面临两难选择: 
选择A,报考一个喜欢的大学,但同时承受落榜的风险;
还是B,报考一个更有把握的学校,但接受心存遗憾? 
选择A,按父母要求找一份稳定但并不热爱的工作;还是B,去做自己热爱的事业,但面对未知的前途? 
选择A,留在大城市辛苦拼搏;还是B,回家乡享受简单安逸? 
选择A,遇到困难,咬牙再坚持一次,再坚持一次,再一次;还是B,承认自己不够强大,就此放弃? 
人们之所以纠结,是因为面临选择时,什么都想要。
A的好处不愿放弃,B的好处也想得到。 
人们总是希望只选择A和B的好处之和,而不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这种选择,叫作“完美的选择”。 
但这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完美的选择,只有“最好的选择”。 
选择A,就要承担A 的后果,选择B也一样。
你只能在当时的情况下,作出对你“最好的选择”,然后,坚定地走下去。 
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时必须承担每一种选择必须付出的代价。 
这个决定,也许不是100分,但也有60分,甚至80分。 
而你也应该知道,任何时候,能得到一个60分的结果,能及格,已经要谢天谢地了。 
勇于选择而不后悔,随心所欲而不逾规。




最后,要尽早学习管理,尽快完成从个人贡献者到人员管理者的跃迁。 
我常说一句话:“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 
今天,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被卷进了“无限责任时代”。 
每个人都是自己这家“无限责任公司”的CEO,承担全部的风险和回报。 
前一秒还守着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后一秒就可能被公司扫地出门。 
谁敢说自己能稳稳当当地捧着“铁饭碗”?组织就一定可靠? 
你必须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 
构建自己的协作关系、塑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呵护自己的名声、把注意力投放到产出更高的地方。 
过去,用于经营公司。 
未来,用于经营自己。 
不做好自己的CEO,别人就会把你从那个位置上赶下来,把你当成小兵来使唤。 
人一辈子要完成两次基础跃迁。 
你如果是想做大事的人,想增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就必须学会通过他人达成目标。 
从员工到经理,是每个人都要迈过去的第一个坎,第一次跃迁。 
这个能力,甚至对教育下一代都很重要。 
有些人不想做管理,当然没问题,你可以努力成为专家技术性人才。 
但学习管理,从另一方面来说,是培养自己大局思维的途径。 
学会从更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在一定程度上,中和技术型人才过于纠细节的弊端。 
如果你只考虑到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你的替代性是很高的。 
一定要超越你的职位,要有开放的心态,避免职位给你带来的思维上的短板。 
从个人贡献者,到人员管理者。 
这个跃升,是从依靠自己,变为依靠别人。千万不要小看自己第一次带人,这是对你整个能力系统的彻底重构。 
当你只是个人贡献者时,你的能力系统是:有问题-> 动手-> 解决。 
而你一旦成为人员管理者,你的能力系统就要重构为: 
有问题-> 抽象化问题的目标和指标-> 传达要求-> 看着被人完成-> 解决。 
这是一次极其重要的跃升。
第二次跃升,是从企业的单点成功,到全面开花。
这个跃升,是从依靠经验、努力、热情、鞠躬尽瘁、兄弟们跟我上,变为依靠系统。这次跃升,是系统性思维的更重大的跃升。
你要把成功模型从“有目标-> 一路往前冲->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达成目标”,重构为“有目标-> 抽象化曾经实现目标的能力内核-> 复制能力内核-> 依靠系统-> 达成目标”。 
第一次跃升,是烧煤的蒸汽机,到烧汽油的内燃机的跃升; 
第二次跃升,是从烧汽油的内燃机,到核反应堆的跃升。 
这两个跃升,都是你在商业世界里,必须刻苦修炼,必须打通关的十八铜人阵。 
这两个跃迁有一个不彻底,一辈子难成大事。



最后的话

在进化岛社群,我分享过这么一件事:
有次和朋友讨论知识产品。
我说知识产品有三类,分别解决HOW(怎么办),WHY(为什么),WHAT(是什么)的问题。
HOW最有价值感,最能短期吸引人,而WHAT是基本功,一切的基础。
一个知识产品,要清晰的知道,你回答了哪个问题,定位在哪个人群。
做事也一样,定位和要解决的问题清楚了,专注于提升价值本身,更高的价格就会随之而来。
除了确定自己的选择战略及原则到打造自身稀缺性再到晋入管理领域,你也可以拿出一张白纸,好好思考一下:
1、找到你热爱的、擅长的领域、社会需要的,找到三者的交集点。
2、选出工作中最能够帮你积累能力、经验、提升自身价值的3件事儿,必须是对你未来收入影响最大的3件事儿。
3、什么能力是未来最需要的?什么能力短板是对你未来事业成功的影响最大,需要迅速恶补的?什么能力是别人不会的?画一张三列表格,把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写下来。
4、选出工作中你最喜欢做的事情,你不厌其烦的事情。
5、选出你的比较优势,也就是你优于同行的技能或能力。如果你目前还没有比较优势,什么可以成为你的比较优势?为什么它应该成为你的比较优势?你计划如何获取你的比较优势?
6、细分市场。在什么地方,可以放大你的才华,提升你的能效发挥水平,让你赚取比现在多得多的金钱?
7、你现在积累的能力和经验,未来是否可以在市场上赚取更高的回报?
如果你从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趁着今天休息,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做到60分,就算是及格了。
但其实不是。
你擅长的这件事情,如果让你给自己打分(0-100),你会打多少分?
绝大部分人都能做到60分。
但其实要想生存下去,在任何一个行业,你至少都要做到90分。
90分,才是及格线。
而这个世界上真正优秀的人,至少都是98分。


P.S:我们的“2023进化的力量·刘润年度演讲”将会在10月28日和你见面。点击下方预约按钮,即可提前预约观看2023年度演讲,让我们一起更早看到未来~


推荐阅读:
好好做私域业务吧:你应该知道的10件事


品牌推广 培训合作 | 商业咨询 | 润米商城 | 转载开白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