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俊: 北大走出的扶贫“第一书记” | 脱贫攻坚中的我们

中国研究生 中国研究生 2021-01-06

前 言

如今的长坪村纵横交错着水泥硬化路,那座全市第一个村级示范中医馆仍然红火,村民每年的配股分红发放仪式也都如期举行。


而几年前,这里的 980 多名村民还是出门全靠走、生病只能拖。带领长坪村顺利摘下“贫困帽”的是一位曾经的重庆市南川区理科状元、北京大学研究生,也是毕业后回到家乡扎根基层的选调生——陈俊。


从 2010 年算起,陈俊在基层深耕正好十年。带着北大人的情怀和精神,他先行先试、大胆革新,带领长坪村实现整村脱贫,从原本被怀疑是来“镀金”的机关干部,转变为了受村民爱戴的“第一书记”。


小镇走出的高材生


“陈俊考上南川中学啦!”这个消息在1997 年的合溪镇传开了。南川中学是重庆市南川区最好的一所中学,在合溪镇这个南川最偏远的小镇上,好几年都出不来一个南川中学的苗子,陈俊被录取一时成为佳话。


1983 年,陈俊出生在一个条件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年幼的他很早就学会了割草、放牛、喂猪,放学回到家便帮着干家务,农忙时还得跟着父母下田。插秧、掰玉米、种土豆……他样样都会。不过,艰苦的环境非但没有影响陈俊的学习积极性,反而锤炼了他求学的意志和孝顺的品格。家里没有电灯,他便依靠煤油灯夜读复习,功课从来都没落下过。


考上南川中学后,家里还未来得及给他庆祝,便为学费、生活费发起了愁。上学的费用不算高,但对这个以务农为生的贫困家庭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得不东拼西凑。虽然上学意味着生活更加拮据,但陈俊的父母还是义无反顾,他们的信念朴实而坚定:对于这个来自偏远小镇贫困家庭的孩子而言,只有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拿着举全家之力才勉强凑齐的学费,陈俊开始了在南川中学的生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以悬梁刺股的不懈拼劲儿保持着年年第一的好成绩。天道酬勤,高一那年这个不屈拼搏的男孩得到眷顾——南川当地一名慈善企业家被陈俊的精神所感动,从 2000 年开始连续十年资助他的学费和生活费。


这十年间,陈俊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从南川中学的年级第一到 2003 年南川区理科状元,再到北京大学财政税收法专业硕士——他真正实现了父母当年的期待,用知识改变了命运。


然而,就在旁人都以为毕业后陈俊会和同学们一样留在大城市继续打拼时,陈俊的选择却出人意料——他同时放弃了北京市某机关单位的“铁饭碗”和一家通讯公司法律顾问的“金饭碗”,选择回家乡南川区做一名选调生。

陈俊疫情期间向驻村工作队派送防疫物资,统筹“战疫”与“战贫”

选择背后,既饱含北大人经世致用之志,也有对家乡和父母无尽的深情厚爱。“我当时也不是没有犹豫,但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还是想回家,想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为那里做点事情。家里供我读书这么多年,父母年龄也大了。”好不容易跳出农门、走出大山的小镇高才生,又背起行囊,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机会到了


2010 年9 月,初为选调生的陈俊被安排在基层锻炼,担任南川区南城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主任助理。琐碎繁杂又贴近一线的基层工作,使陈俊得以深入了解民生的大事小情,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与民众接触交流的经验,也对基层事务的重要性和价值意义有了切身体悟。


由于表现出色,陈俊被选拔到区委办工作,担任区委办综合科科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夜以继日,丝毫不敢懈怠地完成工作,可心里一直挂念着在基层工作时接触到的老百姓。“宰相必起于州部”,有过基层经验的陈俊知道,若想要为群众绘制更美好的蓝图,就必须在更艰苦的地方扎实锻炼,真真切切了解他们的生活困难和迫切需要,干实事、做好事。


2015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期间专门主持召开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座谈会,强调“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与此同时,南川区下发通知要求各部门选派 45 周岁以下、日常表现优秀、具有培养潜力的精兵强将奔赴一线,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


南川区是重庆市级贫困区县,依照新的贫困识别标准,2014 年底全区共有 40 个贫困村、1.28 万户贫困户、4.25 万名贫困人口,分别占行政村总数的 21.6 %、农村居民总户数的 8.5%、农村人口总数的 8.6 %。


机会到了!刚通过新闻得知有下乡扶贫的机会,陈俊便主动向区委区政府请缨,通过选拔最终成为 40 名下乡“第一书记”中的一员。“在那种时机选择回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能够跳出农村看农村,带领一个地方脱贫致富,既实现了自己造福一方的理想,也不辜负北大这么多年的培养。”


自此,陈俊与河图镇长坪村的故事拉开了序幕,这位优秀的年轻干部开始了在扶贫“主战场”的驰骋。


做个村里人


上任之初,区委区政府对所有人进行了岗前动员和强化培训,在“三农”政策、基层村社基本工作方法、产业项目引进及发展等方面予以指导。这些前期的知识储备以及基层工作的经验,给了陈俊大展拳脚的动力和底气,外加长坪村有着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区位优势,陈俊原本以为长坪村的实际情况“理应不差”。可真正踏上弯曲泥泞的乡村道路,看到村里一幢幢土墙危房,听到村里基础设施的欠账数额,他才明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任重而道远。


“ 要想富, 先修路。”初来乍到,陈俊看到村民们成日踩在泥地里,蹚着泥浆水,鞋上腿上时刻都是泥点,便想起了这句老话。


修路不难,难的是没资金。“我去找钱!”陈俊决定彻底解决这一“病根”。带着必胜的决心,他不断周转于各个部门,在半年时间内为长坪村争取到总计 2000 余万元资金。终于,四个农业社都铺上了硬化道路,村子可以通车了!


走路的问题解决了,还有喝水的问题,村里有 70 多户村民仍然过着“挑水喝”的日子。在陈俊的多次努力下,搁置已久的跨乡镇引水项目变为现实,村民用上了自来水。此外,11 口山坪塘和人畜饮水工程也在陈俊主持下竣工并投入使用。


陈俊坦言,工作初期也感觉到了村干部和群众对自己的不信任。为了打消疑虑、融入群众,陈俊坚持吃在村、干在村、住在村,每天都坚持和村民打交道、拉家常,甚至前两年都在村里过的年。他把家安在了村民万学林家里,作为陈俊“房东”的万学林看着这位年轻书记把加班当家常便饭常常工作到深夜,心里有些心疼,但更多的则是感动。


随着硬化路的竣工、饮水项目的落地,长坪村民看到了这个北大高才生、机关干部的真心——他不是来走过场“镀金”的。最终,12 个大项 36 个小项精准扶贫项目的实施使村里 200 多人饮水、500 多亩田土灌溉以及 600 多人出行等民生问题顺利解决,村干部和群众对陈俊也由怀疑转变为了赞赏。

“正所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老百姓们都很朴实,但是作为干部要真的给他们带去项目、资金、政策,让他们能够受益,他们才会真正地信任你,让你融入那个群体。”陈俊说,“最重要的是,到了村里面,要吃村里饭、说村里话、做村里人、为村里干事。”



长坪不能“长贫”


“产业在扶贫中起核心支撑作用。”陈俊深知产业是保证群众收入的基础,是防止返贫的关键,因此他围绕产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规划。


他刚到时,长坪只有一个才起步的猕猴桃合作社,价格低,销量差。为了引进合适的种植项目,陈俊专程前往重庆农业科学院,请专家化验了长坪村的土壤成分、酸碱度和微量元素,据此将单纯的农业生产扩展到果蔬、金丝楠木、中药材、核桃等领域,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培育重点产业。


为保证农产品销量,陈俊邀请农业开发公司进驻长坪村建设电商服务中心,计划通过互联网打开市场,该公司在实地考察后,决定收购长坪村全部农产品——销售之路打开了!今天,长坪村已基本实现特色产业的全村全覆盖,适度规模化经营在85% 以上,村民自留地之外的剩余土地也顺利实现流转,村民既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入,又可以就近务工赚取工资收入,“生活总算是得到了保障”。

在提升产业基础的传统方法之外,陈俊还结合自己专业优势创造性地探索出重庆市第一个农村配股分红制度:将产业扶贫资金切块分配给 26 户建卡贫困户,一户 40股、每股 100 元本金入股村里的合作社。


为了保证合作社在发展初期的未盈利阶段也能分红,陈俊将资金设为定额股金, 保底水平达到 8%,盈利阶段则将上浮 5% ~ 12%。这一“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制度使贫困户们成了“旱涝保收”的股东,把传统意义的“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被国务院扶贫办纳入全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成功典型案例,并在重庆全市推广。


尽管陈俊为贫困户搭建了多元平台,但建立长效机制还需要村民自身的配合和信心。有时,说服群众比四处“化缘”更加困难。他也碰到过“破罐子破摔”的贫困户,常年徘徊于温饱线上,已经失去了脱贫的动力。为了改变他们消极悲观的想法,陈俊除了多次上门劝导,还经常拉着他们参与村集体的活动,给他们介绍工作,一步一步帮助这些贫困户摘掉“帽子”。陈俊一点一滴的努力,村民都看在眼里,也感到生活更有了奔头。


长坪村 75% 的贫困户属于“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对此陈俊积极联系南川区中医院,打造了全市第一个村级示范中医馆。“选择中医一方面是因为能够联系到受过系统中医培训、威望高、技术过硬的赤脚医生驻村,而西医在村和乡镇稀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地群众对中医的认可度更高。”


这个医疗平台既有免费上门问诊,也致力于“治未病”,包括提供每年两次的免费体检,为贫困户分级建立健康档案以及普及健康知识。中医馆成立后和区人民医院、红十字会联手,将先进的体检、治疗仪器带到村里来,体检、看病再也不用出村,因病致贫、返贫的情况大大减少。


“不脱贫不脱钩,脱了贫还要送一程。”尽管长坪村已于 2015 年底实现整村脱贫,陈俊也不再担任扶贫“第一书记”(现任南川区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但他依旧与长坪保持着密切联系,时刻关注着那里的人、那里的事。


做新时代北大人


陈俊说,在基层为百姓做实事既是践行自己的初心,也是传承北大人“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的精神。北大人的身份给他带去了光环——在他四处周转求资金、争项目的时候,旁人常常会对他扎根基层的选择表示钦佩和支持;但光环之下,陈俊也常常感到周遭的领导、干部、群众“都会很关注你,给你很高的期待”。为了对得起北大的教育和北大人的身份,他总是顶着压力埋头苦干。陈俊说:“家国情怀、求真务实、敢为人先和踏实苦干的精神,是北大带给他最为宝贵的财富,也是他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始终不敢忘怀的信念。”

陈俊在村民家中调研

2018 年,北京大学120 周年校庆前夕,陈俊重回母校,参加了毕业生就业党员示范引领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结合经历,陈俊向师弟师妹们提出了四点倡议:要做北大精神的追梦人,把自己的人生梦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做立鸿鹄志的奋斗者,要志存高远,矢志不渝,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弘扬北大精神,增强创新能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懈奋斗;要做知行合一的实干家,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在基层一线丰富学识,增长才干,做到格物致知,学以致用,在新时代干出北大人的一番事业;要做自信自强的担当者,要崇德修身,锤炼高尚的品格,要自强不息,付出艰难的努力,做锐意进取的新时代北大青年。“

我相信,越来越多的北大人会涌现出来,投身基层,为百姓服务。”对此陈俊充满信心。


往期精选

重磅!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生教育实现历史性飞跃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引擎高端访谈 | 迈向新时代,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国考补录7011人!你的“捡漏”机会把握了吗?新刊 |《中国研究生》7月刊来啦!

July

30


文章刊于杂志7月号

文章作者:钱弘慧(北京大学)

编辑:马亚男

责编:雅琨




原来你也“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