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就这3招儿 避开所有金融诈骗套路!

韩希宇 电子银行网 2023-03-29

近年来,随着居民财富积累,消费者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投资理财需求日益增长,打击治理金融诈骗和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与此同时,消费者应当积极了解、学习反诈与安全知识,建立起一道“自身防护屏障”,下文将通过银行理财、套路贷、借记卡等视角,普及相关安全贴士。


放心银行理财


理财非存款,理财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理财产品的本质是金融投资,本金保障和收益情况都具有不确定性,消费者在选购前要认真了解产品风险等级,根据自身风险测评结果理性选择。


消费者一定要通过正规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网上银行等渠道购买理财产品。例如,在银行网点办理个人理财类业务时,“双录”将是消费者权益的有力保障。


“双录”指商业银行在营业场所销售自有理财产品及代销产品,应实施专区“双录”管理,即设立专门销售区域,并在销售专区内装配电子设备,对每笔产品销售过程同步开展录音录像。(“双录”资料将通过信息保护制度和技术手段加以严格保密控制,消费者可对此放心。)


此外,请消费者牢记,任何宣称保本或承诺收益的理财都是投资陷阱。


防范非法套路贷


要远离不具有金融从业资格的机构,莫要轻信免费、免息、零利率等诱惑,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贪图小利的心理,以各种噱头、套路误导客户贷款。


自称是正规银行贷款,对年化利率避而不谈,或称在境外接受金融监管的机构,极大可能是中介公司或违法放贷,金融机构放贷必须在我国金融管理部门取得资质,接受监管并合规开展业务。


消费者也要警惕陌生的电话推销贷款和网络平台贷款广告。


确保安全用卡环境


不法分子会设立假冒的金融机构网站,消费者如果登录操作,银行卡号、密码将被窃取。不要连接公共WiFi使用手机银行,使用网银后要及时退出,一旦发现银行卡被盗刷,应妥善保管银行卡,尽快向银行挂失、冻结账户并报案,注意保存报案回执。建议开通短信、微信等账户余额变动提醒,及时掌握账户动态。


不要设置较为简单的密码,如:123321等,也不要将身份证、出生年月等相关数字设置为密码,更不要将密码存在手机中或卡背面,也不要将第三方密码作为借记卡密码。同时,也要妥善保管网银U盾,不要将登录账号和密码告知他人。


银行卡账户仅限本人使用,严禁出租、出售、出借、购买银行卡账户,因为买卖的账户极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也会为自己留下人生污点。


在信息安全越发被重视的今天,银行不断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构建智能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开展投资者教育、钓鱼网站监测、欺诈风险拦截等工作,防范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渠道盗取客户信息、资金等欺诈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


原创回顾




1、企业手机银行竞逐赛 政策性银行也入局2、数字金融访谈 | 江苏苏宁银行黄金老:突破数字化转型四大阻点 守正创新赋能普惠金融3、适老化改造避坑指南!老年用户喜欢这样的手机银行4、报告揭秘:数字化转型之痛 症结何在?5、行业调查:企业手机银行规模几近翻番 已有区域银行转型“超车”


点击“在看” 您关心的行业资讯永不掉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