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神经肿瘤基因组学治疗领军人物 麻省总医院BATCHELOR | 第二届中国脑胶质瘤学术大会嘉宾风采

2018-03-12 更多资讯▶ 神外前沿

神外前沿讯,第二届中国脑胶质瘤学术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将于 2018年3月16-3月17日在湖南长沙召开。(日程详见[详细日程]第二届中国脑胶质瘤学术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第二届年会 | 3月16-17日 长沙


在2018年3月16-17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脑胶质瘤学术大会上,Batchelor教授为我们带来有关胶质瘤靶向治疗的精彩演讲,与大家分享其最新的科研成果。我们诚挚地邀请各位从事胶质瘤研究的学者与Batchelor教授共同交流探讨,一起推动脑胶质瘤研究的发展。(详见[专访]麻省总院Batchelor: 脑胶质瘤的靶向治疗不能只依靠一种靶向药物    [演讲]麻省总院Batchelor: 针对脑胶质瘤IDH1靶向治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站在国际前沿的权威医生  

作为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神经肿瘤主任,Tracy Todd Batchelor教授已经连续5年成为全美最佳医生。


作为全美排名最佳医院第一名的麻省总医院(MGH),机构的宗旨就是充满同情心地,为患者提供最安全的最好的健康服务,同时改进医疗技术和医学教育,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并,满足病人及其家庭的需要。而Batchelor教授一直以来就是将 “以病人为中心” 这一句简短而沉重的誓言,一个将病人和国际最尖端技术结合在一起,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手段和人文关怀的顶级专家。


Batchelor教授毕业于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MD),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硕士。他曾于Yale-New Haven医院、麻省总医院神经科(1996)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神经肿瘤科担任住院医师,分别完成了神经病学和神经肿瘤学方面的培训。1996年,Batchelor教授加入麻省总医院,并于1996年至2006年期间担任神经肿瘤学联合培训项目主任。自2001年以来,他一直担任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Stephen E.& Catherine Pappas神经肿瘤中心执行主任和神经肿瘤科主任,现担任哈佛医学院神经病学教授。目前,他也是美国精神和神经科委员会委员。


从成为专业医师起,Batchelor教授始终坚持在临床治疗一线,从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的管理,专注于胶质瘤和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并不断思考肿瘤背后的分子病理机制和诱因,试图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与手段,迄今已积累了近30年的丰富经验。


到Batchelor教授目前为止,已经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超过170篇专业论文,在全球神经肿瘤领域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成立PCNSL协作组并担任主席  

作为一名低调、专注而严谨的学者,Batchelor教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致力于寻找治疗恶性脑瘤的新疗法,并在建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大b细胞淋巴瘤(PCNSL)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Batchelor教授牵头组织建立了(International PCNSL Collaborative Group,IPCG),并亲自担任主席。如今,协作组已有来自20余个国家的超过125名血液病学家、神经病学家、肿瘤学家成员。通过地区、国家、国际多级协作研究,Batchelor教授团队为PCNSL制定了目前推荐的诊疗指南,且率先推行PCNSL初诊患者诊疗指南和国际PCNSL协作组(IPCG)标准。Batchelor教授还亲自领导了PCNSL的重要化疗临床试验,为现行指南的制定和更新起到重要作用,这更加积极地推动了国际PCNSL的研究与合作。


   引领全球神经肿瘤领域发展  

“我们现在还是很迫切的希望得到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在前期的会议采访中,我们常能听到Batchelor教授这样说道。


虽然目前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Batchelor教授已经是神经肿瘤领域顶尖的科学家,但他始终致力于主持并实践更多、更新的研究设计。


Batchelor教授及团队致力于不断发现和加深对肿瘤背后的发生和转移分子机理的认识,主攻恶性胶质瘤等原发性CNS肿瘤的新型靶向疗法。由Batchelor博士主导的一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研究,为相关临床试验和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在原发恶性颅脑肿瘤新型治疗方法的研究方面,他参与了胶质母细胞瘤亚分类的早期研究。他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研究注重于影像组学的发展及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疗效相关分子标记物的探索。所带领的课题组采用了最为先进的MRI及PET显像技术,还组织开展寻找开发替代性促血管生成的靶向分子,以增强和扩展抗VEGF疗法的临床反应。


Batchelor医学博士在2011年的蒙特利尔神经肿瘤学会第十五届年度科学会议上获得成人临床研究奖。该奖项是由神经肿瘤学会和国家脑肿瘤协会联合发起的,旨在表彰提交给会议的最佳临床研究摘要。他在会上介绍了一项国际随机试验的新型抗血管生成剂的结果,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赞许。



  关注基因组学指导下的治疗与临床研究  

对于胶质瘤在脑瘤中,不仅仅是治疗手段,患者的个体差异对于临床治疗的影响在近几年中的作用逐渐凸显。除却我们MGMT启动子这个经典的分子标记物,EGFR、IDH1/2和AKT等驱动基因变异的检测也影响着患者的实质性临床获益。


就比如对于低级别胶质瘤。Batchelor教授认为,低级别胶质瘤预后是好是坏,首先还是要看分子标记物,对于IDH1突变,1p19q联合缺失的患者,预后是比较长的。其次,再考虑治疗手段的影响,毫无疑问,做到全切除的患者也能够生存期更长。


对于某些亚型是可以获得临床获益的,比如IDH1突变的患者,可能会从相关靶向药物中获益;还有比较罕见的BRAF突变,也可以从单个靶向药物中获益。但是更多的胶质瘤,可能需要的是不止一个的靶向药物来进行治疗。


Batchelor教授曾提及自己对于临床研究的想法,“目前的困难是,我们在胶质瘤中发现了很多基因突变位点,但没有很多的药物被批准,因此我们在招募越来越多的患者参加各类的临床试验。” 


TRACY T. BATCHELOR, MD, MPH

TRACY T. BATCHELOR, MD, MPH

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脑瘤中心行政董事

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神经肿瘤部主任

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学教授


大会日程与报名

第二届中国脑胶质瘤学术大会:最新日程与报名方式

报名网址:http://bg.cmdamt.org/2018  

本届大会日程:

[详细日程]第二届中国脑胶质瘤学术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委会第二届年会 | 3月16-17日 长沙

[邀请函]领星分子诊疗专题会-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 | 3月17日 长沙


本届大会预告:

第二届中国脑胶质瘤学术大会海外演讲嘉宾简介之五

第二届中国脑胶质瘤学术大会海外演讲嘉宾简介之四

第二届中国脑胶质瘤学术大会海外演讲嘉宾简介之三

第二届中国脑胶质瘤学术大会海外演讲嘉宾简介之二 

第二届中国脑胶质瘤学术大会海外演讲嘉宾简介之一


[人物]国际公认的肿瘤代谢领域领军人物 M.D.安德森癌症中心吕志民

[人物]胶质瘤信号通路研究领域专家 美国西北脑肿瘤研究所主任程世源 

[人物]推动TTF电场技术发明与胶质瘤临床应用的Novo Cure执行主席Doyle 

[人物]率先将胶质母细胞瘤分为四个亚型的基因学术新星Verhaak教授

[人物]国际神经肿瘤临床试验领域权威专家 美国哈佛医学院Wen教授

[人物]在寻找脑胶质瘤标记物中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华人神外医生Clark教授

[人物]演讲者风采之一: 世界抑癌基因研究领域开拓者Cavenee院士

[人物]为胶质瘤靶向治疗带来曙光的华裔科学家李敏 | 国际合作杰出贡献候选人


第一届大会报道:

[简讯]第一届中国脑胶质瘤大会举行 院士专家探讨前沿课题

[会刊] 脑胶质瘤专委会成立八个学组|一年大事记|江涛致辞

[快讯]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成立  委员101人


神经学科新媒体,投稿及合作邮箱vip@vipyiyi.com;报名网址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