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前沿]重度强迫症手术治疗的神经环路机制何在 瑞金医院孙伯民团队联合中科院神经所研究揭示

瑞金功能神外供稿 神外前沿 2019-07-03

学术前沿

第12期 

强迫症种种思维和行为:怕脏、过度清洗、过度整理、侵入性思维等



神外前沿讯,2018年4月21日,著名学术期刊《Biological Psychiatry》(2017年影响因子11.4)在线发表了题为《Dissociable Frontostriatal Connectivity: Mechanism and Predictor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apsulotomy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孙伯民主任团队、瑞金医院心理科与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脑影像平台王征课题组合作完成。


该研究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术前和术后重度强迫症患者额叶-纹状体相关环路的功能连接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的关系,并利用术前额叶-纹状体功能连接来预测手术后患者的临床改善状况,首次发现腹侧和背侧额叶-纹状体功能通路分别对应着手术治疗的作用机制和预测因子,为利用功能影像生物标记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强迫症(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是一种大多发病于青少年时期的慢性精神疾病,患病率高达~1%。其中重度强迫症患者对常用的治疗手段如药物和认知行为治疗都没有积极响应,很难维系日常生活与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可能伴随终身的沉重负担。


20世纪中期,随着现代立体定位技术的进步,精神外科手术作为一种终极救赎(”last resort”)治疗手段开始应用于治疗多种重度、难治性的精神疾病,如重度厌食症、强迫症等,但是手术治疗效应以及个体疗效差异的神经环路机制都不太清楚。


图注:((A)显示了精神外科手术干预的靶点和种子区的位置;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分析了自2013年以来在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手术的36例重度强迫症患者术前和术后的静息态脑功能影像数据(其中9例没有术后功能影像作为独立的术前预测组),利用假设驱动的方法来研究额叶-纹状体相关神经环路的功能连接模式(图A显示了手术干预的靶点和种子区的位置)。


手术结果发现其中56%的患者对治疗有效(即Y-BOCS评分下降大于或等35%),同时发现异常增高的腹侧纹状体与背侧前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在术后显著地降低了,并且功能连接降低的强度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


图注:(B)腹侧和背侧两条可分离的额叶-纹状体功能连接分别对应手术治疗的作用机制和潜在的预测因子。


为了进一步探索是否可能利用术前功能磁共振来提前预测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我们先确定术前额叶-纹状体环路中哪些功能连接能够区分手术有效者和无效者,与临床症状评估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最后将此模型应用到一组独立的手术患者上,发现术前背侧尾状核和背侧前扣带回功能连接能够预测临床效果(图B)。


此工作不仅揭示了精神外科手术治疗重度强迫症是通过复原异常增强的腹侧额叶-纹状体功能连接达到治疗的效果,而且建立了术前预测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的计算模型,深入理解立体定向手术如何调节大脑功能网络。


该项工作主要由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孙伯民、占世坤、李殿友、张陈诚,心理科林国珍、金海燕,神经所王征、尹大志、陈潇宇、姜钦影俞文文完成。本工作得到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政府间国际科技行动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B类)科技专项,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疾病研究中心的资助。


论文原文请访问网址:

文章链接:http://www.biologicalpsychiatryjournal.com/article/S0006-3223(18)31444-6/pdf


或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主要作者简介

孙伯民,教授,亚洲功能神经外科学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1986年开始从事功能神经外科,1994-1999年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医学中心功能神经外科中心进修、学习功能神经外科。1999回国后率先采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及手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等精神疾病, 2001年在世界上首次报告内囊前肢毁损产生脑葡萄糖代谢改变,2003年在世界上首先报告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肌张力障碍,2007年发明手术方法治疗神经性厌食症。2005年担任第13届世界神经外科大会精神外科分会主席,目前担任亚洲功能神经外科学会主席,世界立体定向及功能神经外科学会常委等学术职务。


相关报道:[第60期专访]瑞金医院孙伯民:功能神外在治疗病种上开疆拓土 手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已走在国际前列

素材供稿: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编辑处理:神外前沿


《学术前沿》往期报道:

[学术前沿]脑胶质瘤诊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介绍-江涛尤永平王伟民等 | 2017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术前沿]下丘脑错构瘤治疗新突破  SEEG微创毁损疗效优于手术 宣武医院赵国光单永治团队在国际上首发相关研究成果


[学术前沿第9期]天然蚕丝蛋白“变身”颅骨固定系统 华山医院毛颖团队与上海微系统所陶虎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发表


[学术前沿第8期]术前如何预测功能障碍发生几率  天坛医院江涛团队首次发现胶质瘤与脑功能区定量位置关系 <6mm是高风险因素


[学术前沿第7期]人脑岛叶“兼顾”感觉与情绪功能 清华大学王小勤团队发布论文首次揭示


[学术前沿第6期]左耳与右耳"不一样“  301医院余新光团队在"Neuroscience“发文揭示大脑处理听觉信息偏侧化特征


[学术前沿第5期] 脑功能保护要从"区域"升级到"网络"  解放军总医院余新光团队脑连接组学研究将为脑肿瘤脑外伤癫痫等提供新视角


[学术前沿第4期]卒中和TIA复发风险预测又有了新指标 天坛医院潘岳松 王伊龙 王拥军团队连发两篇力作


[学术前沿第3期]探索胶质瘤免疫治疗 301医院余新光 陈凌 刘天懿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利用GBM外泌体构建DC疫苗 获得可喜进展


[学术前沿第2期]探秘脑功能研究制高点 余新光及陈霖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精准重建记忆环路  并发现人类存在海马腹侧联合等可能性


[学术前沿第1期]功能磁共振定位准不准?江涛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揭示胶质瘤与运动区位置关系对于功能磁共振定位的影响 距离4mm是分水岭


手术信息匹配 扫描下图填写



神外前沿:中国神经学科新媒体,收稿与合作邮箱vip@vipyiyi.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