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词日赏:2023年3月7日

姚尧 姚尧 2023-03-13

赠范晔

南朝宋·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美好的一天,从欣赏一首诗词开始。大家好,我是姚尧。今天我们欣赏的,是陆凯的《赠范晔》。

范晔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后汉书》的作者。《荆州记》记:“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兼赠(此诗)。”范晔曾追随檀道济北伐,攻入长安,此诗应当作于此时。

第一句“折花逢驿使”。折花,就是折下一枝梅花。驿使,就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逢,就是相逢,恰逢,刚好遇到。在中国古代,一直就有折枝赠远,以表思念的传统。而在这句诗里,最巧妙的就是这个“逢”字的运用。大家试想一下,我们平常都会寄快递。有哪一次是你刚打算寄快递,就遇到快递员的吗?几乎没有!通常都是你先备好货物,然后拿着货物到快递点寄送,又或者在网上填写单子,等着快递员上门取货。因此,如果是我们来写这句诗,多半是“折花待驿使”,或者“折花寻驿使”。可是诗人说“折花逢驿使”,这就使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瞬间就变得丰富多了,它至少存在三种可能。

第一,我在折花之时,原本是没有思念的,纯粹就是因为喜爱而折花。然而,当我遇到驿使的时候,就产生了思念之情,因为驿使的工作就是向远方传递文书和货物。于是,我希望能够通过驿使,将我手中俏丽的梅花传递给你,让你能够与我共享这美好的事物,以代表我对你的思念。

第二,我确实是因为思念你而折花,但我没想过要寄出去,原本只是打算带回家里。或许,我只是想放在床头;或许,我只是想放在窗前;或许,我只是想放在桌上,以便将来睹物思人之用。现在刚折下花来,就正巧遇到驿使。于是,我灵机一动,当即决定将它寄给远方的你,以代表我对你的思念。

第三,我折下花后确实是准备寄给你,但还没想清楚什么时候寄,和别的什么东西一起寄。结果,我刚折下花来,就正巧遇到驿使。于是,我想择日不如撞日,那就现在寄吧!而且,这有一种“彼此之间,心心相印”,或者“冥冥之中,自有天定”的感觉。否则的话,事情怎么会那么巧呢?

相较之下,如果诗人写的是“折花待驿使”,或者“折花寻驿使”,那么其中的感情就显得太过浅显直白了。

第二句“寄与陇头人。”陇头,即陇山,也就是六盘山,在今天的宁夏南部和甘肃东部。陇山是关中平原在西北面的天然屏障,所以历来被并称为“关陇”。既然是地理上的屏障,那么通常就是军事上的要塞,许多征人都会在此服役戍边。在《乐府诗集》中,有《陇头歌辞》三首,是这样写的:

其一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其二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其三

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因此,陆凯用“陇头人”来指代范晔,是非常贴切的。一方面,范晔此时身在长安,属于关陇地区;另一方面,范晔此次随军北伐,属于征人戍客。

三四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很简单,我身在江南,也没什么特别的东西好送给你,就姑且赠送一枝梅花,以代表春天吧!那么问题来了,江南有春天,难道陇头就没有春天吗?我需要你通过驿使,从江南给我送一枝春来吗?

答案是,陇头也会有春天,但是现在还没有春意。大家还记得,昨天,我们欣赏了宋之问的《度大庾岭》,颔联是“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为此,我们引用了《白氏六帖·梅部》中记载的:“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寒暖之候异也。”光是一个大庾岭,气候的差异就能让岭南和岭北的梅花盛开时节存在明显的先后,更何况是江南和关陇?因此,当江南的梅花盛开时,关陇的梅花是还没有盛开的。陆凯通过驿使将这一枝梅花送到长安,就可以让范晔提前感受到春的温暖。

这里需要多说一句,前天,我们欣赏了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最后两句是“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当时,我们将“陇头”解释为“山头”。陇,确实是有山野的意思。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确实是说,我明天向南翻过大庾岭后,回头北望故乡时,应该还能看见大庾岭山头盛开的梅花。但是,汉语中可以描述山峰的字词有很多,诗人在这里不用别的,而偏用“陇头梅”,应该也有化用陆凯这首诗的用意在。范晔身在陇头,会有江南的陆凯给他“聊赠一枝春”,而我宋之问前往岭南,最后再看一眼陇头梅,只怕是以后没有人会给我“聊赠一枝春”的。

好,今天的诗词欣赏就讲到这里,喜欢的读者请帮忙点赞、转发和评论。谢谢大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