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导管抽吸可降低血管内介入术后脑微栓塞的发生率
如欲投稿请点击
【Ref: Kim DY, et al. Neurointervention. 2015 Sep; 10(2): 67-73. doi: 10. 5469/neuroint. 2015. 10. 2. 67. Epub 2015 Sep 2.】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脑微栓塞的发生率高达10%-76.5%,其发生原因可能与患者年龄、既往卒中史、糖尿病史和多发动脉瘤等有关,而与介入栓塞手术时间长短、动脉瘤大小、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与否和球囊辅助技术等无关。韩国蔚山大学医学院Dae Yoon Kim等通过微导管抽吸的方法降低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脑微栓塞的发生率,研究结果发表在2015年9月《Neurointervention》杂志上。
该研究总共纳入71例患者,分入对照组37例,试验组34例。对照组即传统介入治疗组,采用目前常用的单纯弹簧圈栓塞、支架辅助或球囊辅助等技术进行动脉瘤填塞;试验组采用的介入栓塞技术方法与对照组完全相同,但是在每次撤出弹簧圈输送导丝后都对微导管管腔进行抽吸,目的是抽出微导管内可能存在的微小气泡。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用药方案相同;无论使用支架与否均在术前给予双抗治疗,即阿司匹林75mg和波立维75mg,术前连续口服5-10日;术中常规肝素化,维持术中活化凝血时间200-250秒。术后第1天复查头颅MRA和MRI-DWI序列检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动脉瘤大小及位置、既往史、介入辅助技术和手术操作时间等基线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统计数据、血管造影和手术方式资料的比较。
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动脉瘤介入栓塞过程顺利,均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如微导管堵塞、术中血栓栓塞和动脉瘤破裂等;但是,术后MRI和MRI-DWI检查发现,对照组发生脑微栓塞患者占89.2%,而试验组发生脑微栓塞者仅占26.5%,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001 )。总共12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其中对照组11例,试验组1例,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03)(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MRI-DWI图像中强高信号灶出现率比较。
作者认为,未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导致脑微栓塞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小血管空气栓塞,而这些微小气泡是从微导管内进入,所以微导管抽吸可以抽出潜在的微小气泡,减少或避免脑微栓塞的发生。同时作者指出,该方法的要点是在于每解脱一枚弹簧圈后必须停止微导管滴注,在撤出输送导丝后抽吸微导管,然后再打开滴注进行下一枚弹簧圈的填塞,如此重复上述过程操作,直到动脉瘤栓塞满意为止。而且,建议在微导管超选造影成功后,撤出微导丝也应进行抽吸微导管内的微小气泡。
(冬雷脑科医生集团盖延廷编译,冬雷脑科医生集团宋冬雷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审校,《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相关回顾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微信公众号、网站及客户端尊重《神外资讯》版权,经许可转载文章时请清楚注明来源为“神外资讯”。《神外资讯》,欢迎您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