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昱-神经科学专栏】| 我在美国学习的DBS手术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景昱—神经科学专栏”第七期,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周倩博士带来的《我在美国学习的DBS手术》,欢迎阅读。
【景昱-神经科学专栏】往期回顾
▲ 王学廉教授团队:海洛因成瘾患者伏隔核/内囊前肢场电位特征与植入脑深部刺激电极定位的相关分析
▲ 记住这六点,科学掌握帕金森病手术时机
▲ 帕金森病人什么时候手术最好?——理论篇
▲ 高国栋教授:与景昱公司在国产DBS研发中的合作
▲ 孙伯民教授:双功能区联合电刺激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及物质依赖临床预试验
本文是我在美国参观DBS手术的一些见闻,供大家参考。
1. 手术前:患者在术前一天,做磁共振MRI,并用手术导航系统制定手术计划(美国的神经外科医师更多的选择GPI核团,而国内的则更多的选择STN核团)。
图1. 美国的医师大多喜欢使用GPi核团(上),而国内的医师大多喜欢使用STN核团(下)。
图2. 使用术中计划系统定位,模拟穿刺到Gpi核团,并规划手术通路。
图3. 术中使用计划系统规避神经核团和内囊等重要的神经结构
2. 手术当天:患者上头架,做头部CT,并进行CT和术前MR图像融合。
图4. 上头架进行CT定位
图5. 美国的手术室中大多有术中CT,和微电极记录系统。方便在术中进行定位。
3. 手术中植入电极:手术中的流程和国内的基本一致,包括消毒铺单、上头架、开颅、微电极记录、植入电极、植入连接导线和起搏器
图6. 术前消毒和铺巾(顺便提一下,这华裔的手术一助是第二代台湾人。在美国有很多越南人、台湾、俄罗斯、日本、泰国、包括华人拿到医师执照。美国就是一个大杂烩,一般华裔拿到执照的,都是在美国读的高中,然后学医)
图7. 钻孔完成
图8. 植入微电极
图9. 植入微电极,并记录神经核团放电,可见上方的微电极图像显示到达靶点附近
图10. 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是清醒的,神经电生理及神经内科大夫会配合,观察病人上肢下肢震颤、肌张力及运动的灵活性的改善情况,嘱患者做“对指”“蹬车”等动作,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肢体麻木,复视等副反应。医生通过术前计划系统、术中微电极记录、患者术中的症状缓解和植入后复查的影像学资料,4个方面保证电极精确的植入在相应的核团上。
图11. 胸部锁骨下切口植入IPG
4. 术后复查CT 再次验证电极植入位置
图12. 术后复查CT 再次验证电极植入位置
图13. 目前我院已开展多例DBS手术
周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外科,医学博士,材料学博士后。曾先后在美国罗兰·里根医院学习,并在欧洲赫尔辛基中心医院实习,现就职于湘雅二医院,主攻功能神经外科,包括:帕金森、难治性癫痫以及植物人治疗。工作期间,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4篇,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发明专利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景昱-神经科学专栏】往期回顾
▲ 王学廉教授团队:海洛因成瘾患者伏隔核/内囊前肢场电位特征与植入脑深部刺激电极定位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