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晾衣架竟然会开口吐槽?滴露这波营销很亮眼!
来源 | 广告创意(ID:idea1408)
在广告信息泛滥的今天,如何将产品卖点打入受众心智,并在一众的同类产品脱颖而出,成为品牌营销的关键。
而一个好的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往往能让产品在众多同类型商品中脱颖而出。
最近,滴露就打造了一场事件营销,通过“黑科技”,让我们生活中最习以为常的晾衣架开口说话,引来众人围观。
弄堂里的晾衣架竟然会说话?
只因这项“黑科技”
洞察到大部分的中国家庭都没有除菌的意识,平时使用的洗衣液只能去污不能除菌,滴露用一款“会说话的晾衣架”,搅动弄堂风云,把衣服们积攒多年的牢骚一吐为快。
短片一开始,通过大妈和大爷的反常举动制造悬念,引发受众好奇。
是什么让称霸广场舞的大妈和身怀武林绝学的大爷都表示震惊?市民又为何齐聚在弄堂里议论纷纷?
原来是因为滴露这款“会说话的晾衣架”。
弄堂里的晾衣架能够检测衣服上的细菌,一旦发现晾晒的衣服上有细菌,内置AI将自动“吐槽”。
比如“洗衣服永远少一步,打算给细菌养老啊?”
意在提醒你洗衣服一定要多一步,使用专业的衣物除菌产品,对衣服进行有效杀菌。
这是滴露策划的一个小事件,通过脑洞大开的改造,让这个生活中最常见、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物品展开吐槽,引起人们对此衣物除菌的重视。
为什么选择在上海弄堂呢?滴露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弄堂,这一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是地域标志性的存在。
对大部分人而言,对弄堂最为深刻的印象,恐怕还属家家户户窗台上晾晒的衣物。在弄堂洗衣服、晾衣服都是弄堂居民最有代表性的生活场景。
通过策划这样一组事件,一方面将产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中,引起大众关注。另一方面,通过会说话的衣架,也能制造[新奇感],从而引发人们对除菌的重视。
品牌要想获得目标消费者的青睐,需要找准其刺激点,也就是我们俗称的
痛点、痒点和喜点…
在滴露的这次营销中,就抓住了不同人群的痛点,并结合各种场景和人群,以当代年轻人喜欢的流行网络用语展开吐槽。
细菌就像渣男不甩掉留着过年?
还不多一步,难道想和细菌合租这件新衣服?
“妈妈,细菌是什么?”“多一步就能干掉的东西”
见过去的老同学不必带过去的细菌
必须多一步不能让细菌住进我八千块的新衣服
致细菌
学会多一步以后,余生就不用你瞎指教了
这些会发光的文案,可谓是狠狠戳中了不同人群的痛点。
比如提醒年轻女孩,要及时甩掉渣男;提醒见老同学的人要将衣物上的细菌洗净;暗示都市白领别让细菌毁了自己8000块的衣服等等。
趣味化的场景演绎方式,不仅能激发受众的兴趣,也能从情感沟通的角度引发他们的共鸣,让受众在无形中接收了广告讯息。
借助这种另类的传播方式,将滴露“洗衣服,多一步”的品牌理念植入心智,加深对品牌的认同和对产品的记忆。
制造新奇广告效果
为了扩大传播声量,滴露还将会吐槽的衣服晾到了杭州地铁,打造沉浸式广告体验。这一排会发光的衣物,让过往的行人怀疑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区别于以往的地铁广告形式,将衣服实物作为海报,这么新奇的方式不但能调动受众的好奇心,制造吸睛效果。也能让人自发分享,带动线上传播,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流量转化。
不少路过的市民都纷纷拿起手机拍照,并分享到网上。
从男士的衬衫、夹克,到女士的毛衣、长裙,就连孩子的小棉袄都有。这样另类的广告方式,想不引起人们注意都难。
地铁广告受众广,渗透不同人群,传播效果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选择在地铁站进行营销,不但能精准触达目标受众,也易于取得话题性传播效果。
从滴露的这次传播可以看出,其没有直接将产品作为展示主体,而是选择从市民最常接触到的“晾衣架”入手,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点。
一方面直接传达洗衣液的除菌效果,难免让人产生视觉疲劳,更难将卖点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让再寻常不过的衣服展开吐槽,赋予产品拟人化的特征,不光让人眼前一亮,同时也让人直观感受到除菌的重要性。
滴露聚焦用户现实生活场景,用不按套路出牌的广告形式,将“黑科技晾衣架”打入大众生活。传达给受众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
往期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