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没入职,简历被挂朋友圈,谁给的权力?
近日,杭州郭女士找工作时的经历引发众人关注。应聘成功的她最终没有入职,结果简历被公司人事发到了朋友圈,配文是:“这种人,各位同行,你们还敢再用吗?”
最近郭女士在杭州找工作,3月9日她拿到了录用通知书,要求3月16日到公司报到。
因为在老家忙拆迁的事情,郭女士觉得来回跑太辛苦,就不太想去上班了,于是提前一天跟公司人事部的陈经理进行了沟通。
陈经理称,这个岗位是急招,觉得郭女士“一点诚信都没有”,随后将她的简历信息发到了朋友圈,并配文:“这种人,各位同行,你们还敢再用吗?”
郭女士说:“我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他把我简历那些信息以及聊天记录直接发布到朋友圈,还想要联合同行,就是不希望我找到工作,感觉是在报复。”
郭女士觉得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了。记者陪她前往应聘的那家公司,陈经理意识到自己这样做确实不合适,表示道歉后,当场让郭女士确认那条朋友圈已经删除。
陈经理解释说,因为当时郭女士一直不回信息,自己只是想气她一下,朋友圈也“设置得只有她能看到”。
网友热议:不合法、不合理、不道德!
不少网友觉得
HR的这种行为是在暴露他人隐私
实在是没有职业道德!
还有网友吐槽
HR可以放应聘者鸽子
应聘者没去怎么就罪大恶极了?
也有网友觉得
郭女士答应了又不去
害公司推掉了不少人
耽误了招人进度
原本这种招聘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擦肩而过”其实也挺常见,大家投简历不可能只盯着一家投,总是会多投几家,希望能接到尽可能多的面试通知,再通过面试与面谈从中选择一家自己认为最合适的。这其实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企业在挑人,员工也在挑企业,只要没明确入职,算不上什么失信的行为。况且,郭女士是因为老家有事不得不婉拒,就更情有可原了,她也提前跟人事经理作了沟通,可以说整个过程并没有明显的过错。
人事部经理每天都在跟这样的情况打交道,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呢?哪怕接到入职通知书,在正式入职前还有个岗位、待遇再确认的过程,同样也会谈崩掉。企业不同样也是广撒网,然后再从中找合适的吗?一个谈不拢再通知下一个。把它上升为不诚信行为,还暗示同行也悠着点,这就过了。相中的人不来,企业不妨多反思一下自己给的条件是不是无法匹配应聘者的要求?如果觉得非郭女士不可,那就应该把重要性说出来,并且提供她无法拒绝的条件。
至于在朋友圈里贴个人信息,指名道姓,公开他人隐私,这就涉嫌违法了。泄漏个人信息损害隐私权,何况用了这种带有强烈暗示性和一定污辱性的语言。你没有权力公开他人隐私,更没有权利以暗示性的语言,试图影响就业环境。一言不合就扣帽子,想封杀别人,这样的公司谁又敢去呢?
郭女士如果觉得自己的名誉受到损害,完全可以提起诉讼。现在法院的判决文书会对社会公开,一家企业打了哪些官司一目了然,留下这样的不光彩纪录,对企业而言也是个惩戒。
一家企业面对市场不只有商品,也不只有服务,还有关于这家企业的方方面面,员工的待遇、企业的口碑怎么样,有没有失信纪录,社会责任履行得好不好,甚至有没有官司缠身也是观察企业的窗口。招聘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严格规范的招聘操作会给企业形象加分,博得社会的好感。
优秀的企业不仅产品是优秀的,服务是优秀的,它所体现的方方面面也会是优秀的。显然,该企业的做法既不宽容,也不专业。看看几乎一边倒的跟评就知道,大家对这一类行为有多反感了。这对企业形象而言是个减分。
来源 | 萧山网综合1818黄金眼、钱江晚报、微博等
常驻小编 | 萧网君
猜你喜欢
· H&M被骂上热搜!天猫、京东、拼多多搜索“H&M”已无商品展示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