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南大学师生干部热议2024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

止于至善的 东南大学 2024-03-21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东南大学广大师生干部热切关注两会动态,通过收看专题新闻、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展广泛而热烈的学习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对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倍感振奋,对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欢欣鼓舞,对未来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充满期待。





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听取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崔铁军教授关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发言,并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表重要讲话,令我们备受鼓舞、倍加振奋。


东南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勇担使命,坚定信心,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国家队”作用,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社会重大关切、服务产业重大需求”的价值追求,因地制宜以优质的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对接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主战略,持续开展有格局、有组织、有学术引领力的科研,集中力量培育世界级成果和颠覆性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东大引擎。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一步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更好地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持续深化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培养,加速培养产业创新发展关键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使人才“第一资源”真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强要素。


东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如: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深刻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主导,人才支撑是关键。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汇集点,东南大学作为工科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双一流”建设高校,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建好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首批国家集成电路学院、首批未来技术学院等,培养更多活跃在科技前沿、真正服务产业所需的领军创新人才。


将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抢抓历史机遇,做有格局、有组织、有学术引领力的科研,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源头创新。将努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着力建设毫米波、移动通信、数字医学工程等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家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首批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重大创新平台,培育更多颠覆性、引领性的科研成果。


将主动问需产业,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将东大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新动能、新支撑,为打造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崔铁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讲到了我们科技人员的心坎里,让我们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走自主创新之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每个科技工作者都责无旁贷。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勉励科研工作者,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坚持奋斗在科研一线,解决‘卡脖子’难题,攻坚克难,不断攻关高精尖技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潘玉峰: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对我们进行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高校教育与科技工作者不仅仅是基础科学理论的研究者,也是培养和引导青年科技人才的舵手,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实践者。


对于高校科技人员来说,培育新兴产业,超前布局,为未来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是我们肩负的重要职责,我们要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深度参与到新兴产业的培育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去,为我国教育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花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刻、情真意切,使我们深受教育、倍感振奋、倍增干劲、倍觉鼓舞,我们将坚定信念、提振精神,怀着想作为、敢作为、能作为的决心和赤忱奋战在科研、育人第一线,推动学科成果深度融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具有国际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营造氛围、增添素材、贡献力量;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李建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备受鼓舞,也为包括高校教师在内的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和目标。


我们要努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开展研究工作,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持续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在江苏因地制宜发展新兴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好高校、科研院所作用,努力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化学化工学院辅导员王宇轩:2024年全国两会处在重要的历史节点,我们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回首过去一年,我们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推动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可以预见,2024年我国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将迎来新的飞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强化思想引领,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王超然:过去几年,世界经济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中步履维艰,而中国经受住全球变局的考验,2023年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作为一个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我了解到我国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新能源、新基建、数字经济等先进生产力蓬勃发展,赋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我相信全国两会将进一步凝心聚力,释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信心和力量,让韧性生长的中国经济再迎春风十里百花开。作为青年学子,我将满怀正气,夯实内功,应时代潮流日新,行人间正道致远,让青春在党旗下闪耀!


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级硕士张恒:在过去一年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牢牢顶住内外部压力,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作为高校青年工科学子,我们应当清晰地意识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青年学子应当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面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奋发图强,激昂进取,努力锤炼科研本领、夯实实践能力,力争在专业领域内干出“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为国家科技战略力量提升贡献自身力量!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吴之海: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表的重要讲话让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发展之路,要紧紧抓住原始创新,推动重大成果不断涌现,让科技锻造“硬实力”;同时,也需要我们加强产业协同,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升级,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青春有为,人生无悔,作为东南大学电子学院研究生,我将以全新的视角,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攻关高精尖技术,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新媒体工作室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配图摄影|韦朝洪 黄奕豪 马宇轩 赖美伊

潘芷瑶 束雯暄

责编|顾盟 杨晴晴

分享、点赞、点亮1000个在看!

共庆两会胜利召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