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秃然的自我

源义 南风窗 2019-04-26


秃头早已不再是中年大叔们的专属哀伤。对男性来说,头发变少通常始于发际线后退或头顶的头发变稀疏。


威廉王子不断上扬的发际线。



现代人平均脱发年龄在整体前移,主要在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生态环境,但社会集体焦虑也是我们无法脱困的关键因素。


走在路上,耳边或许会传来这样的话语,“我现在头发,一抓掉一把,关键是我老抓它,焦虑的时候控制不住呀”。


这一天早晨,吴东来像往常一样结束了一夜的“奋战”,洗了把脸准备出门上课。可站在镜子前,他突然发现前额的刘海显得有些稀疏,赶忙把头发又往前梳理了一番才悠悠地出门。

 

秃头早已不再是中年大叔们的专属哀伤。对男性来说,头发变少通常始于发际线后退或头顶的头发变稀疏。而女性则会发现头顶分界线的头发越来越少,分界线变得越来越宽,逐渐形成一条深邃的“马里亚纳海沟”。

 

网上有不少调侃脱发的段子:发量浓密的时候是《热带雨林》,发际线逐步增高的时候是《梯田》,碰上形势不可逆转的“地中海”式脱发,那就是《听海》,当然,终极风景必须是《山丘》: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我为什么会脱发? 


固发刻不容缓,排除基因这样的不可抗力,摆在“秃如其来”面前的似乎只有两条路,食补或技补:一种是改变生活方式,然后通过补充营养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另一种则是通过医疗和技术手段来获得头发的“新生”。

 

根据阿里健康发布的《拯救脱发趣味白皮书》,脱发群体已经逐渐年轻化。如今,熬夜已然成为了年轻人夜生活的“常规操作”。艾瑞咨询《中国熬夜晚睡年轻人白皮书》显示,“晚睡觉”(22:00以后)的年轻人占到了受调研人群的42.6%。

 

熬夜和焦虑的负面效应被网络无限放大,理所应当的成为了脱发的罪魁祸首。“就是不想睡,就是倔强,就是觉得手机好玩”,这是“北漂族”顾雨涵面对笔者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而持有这样观点的年轻人显然不在少数。



但随着熬夜的逐渐深入,发际线抬高、黑眼圈出现,与之相伴随的,还有越来越年轻化的病症发生率和猝死率。根据健康大数据报告,中国22%的青年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中国社科院的《人才发展报告》更是发出警示:我国有七成年轻人存在过劳死的危险。

 

“道理我都懂”,但对于年轻人来说,现代生活仿佛就意味着“一边熬夜很嗨皮、一边可乐加枸杞”的美妙图景。当“被迫式”(由于学习和工作)和“习惯式”晚睡(习惯成自然)成为“夜猫子”的常态,这看似“美妙”的生活图景背后,也显示出多少的无奈。

 

对于发际线的“吐槽”,直接反映出现代年轻人戏谑自嘲的生活方式,亦是对熬夜与养生之间不肯妥协的态度。

 

除去熬夜所具有的“迷幻”色彩之外,现实的生态状况则加剧了这种无奈与不安:环境的变化是这场保卫战所无法回避的重要命题。

 

比如,东北姑娘李芸宜认为,“上海这个地方,水质不好,头发留不住”。正在上海高校攻读环境方向研究生的她对此有着自己的理解,“你可以这么想,同样一条长江,越往下游质量越差,毕竟上游的污染物也都排进去了”。言谈之间,似乎让人觉察到,在身体之外,还存在着一些肉眼看不见的“硝烟”。



  被操纵的社会焦虑和个性化  


现代人平均脱发年龄在整体前移,主要在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生态环境,但社会集体焦虑也是我们无法脱困的关键因素。

 

走在路上,耳边或许会传来这样的话语,“我现在头发,一抓掉一把,关键是我老抓它,焦虑的时候控制不住呀”。

 

如今的年轻人都多多少少陷入焦虑之中,学业、工作、情感、生活,像一张急剧收缩的无形网,扑面而来。这种恐慌,既是个体压力带来的,也来自于一种满足社会期待的感知和社会集体焦虑——亲戚朋友、社交媒体、企业广告等,整个社会也都在贩卖焦虑,使其不断被放大、被渲染。

 

等回过神时,人们早已置身其中、无法脱身。这种社会焦虑反映到购物上则更加真实,在去年的双十一“剁手大作战”中,“防脱发”“抗初老”成了90后养生产品购买的两大关键词。

 

如今的时代,人们的观念和选择早已发生了从“集体取向”向“个人取向”的转变,我们的社会也无时无刻不在创造“异类”:衣着打扮、言谈举止,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突破和个性化的创新。



以此为基础,拯救发际线行动、破解社会焦虑,看似最直接的破局方式就是个性化突破——干净利落的将头发“剃光”。

 

很明显,很少会有人会去选择这一条路,这样的方式在略显决绝的同时,也将势必与主流审美标准做抗争:这也正是数千年前百越人民所经历和苦恼的。当面对主流话语时,作为个体究竟是主动“拥抱”,被动“融入”,亦或是强行“跳出”? 

 

可见,当对发际线的关注上升到一定层次时,人们的焦虑和个性化选择都充满了深深的无力感:社会焦虑和个性化选择似乎都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操纵。



  头发少了就真的不美了吗?  


“秃”然,却也不突然。一场看得见的保卫战背后,是一套社会价值的隐藏逻辑。

 

通过历史的考察,我们发现:国人对于头发的讨论由来已久,但在古代,更多的是一种伦理和政治的考量。头发或长或短,被赋予了强烈的伦理和政治含义:保全头发即为孝,反之,则为不孝;在政治话语中也是如此,满清时期的“留发不留头”政策即是这一套政治逻辑的巅峰。

 

尽管清朝统治者对于“额发越高越有福气”有着一种近乎疯狂的执著和追求,但是这样的“社会(政治)实验”也终究还是在近代化的洪流中湮灭了。

 

近代史上,断发仍作为“革命”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发展,头发慢慢失去了政治统治的意涵,回归到了审美话语。之所以说是回归,在于:《庄子》中曾有这样的故事,“有虞氏之药疡也,秃而施髢(dí,假发),病而求医。”

 

我们有理由相信,“鬒发如云,不屑髢也”是古代中国人的理想,对于发际线的忧虑和审美的旨趣也并非现代社会所独有。现如今,“发际线高了或者秃了,人就变丑了”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审美标准,年轻人的应对方式也保留着些许古典:或束巾、或引帻,又或者是带上假发(“髢”)、改变发式,通过外在饰物来维持自身形象。



正如“男性短发、女性长发”已然成为了国人所普遍接受的身体规训那样,当人们开始觉得“发际线太高”意味着某种灾难时,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些状况:在未老先衰的恐慌中,我们既不是出于对统治者惩戒的担心(政治话语)、也不是出于对父母责难的忧虑(伦理话语),而是出于一种对身体美感的感知。

 

发际线保卫战,是对美的感知以及对社会审美的认同。年轻人想表达的,不是“我与徐公熟美”的碎碎念式的自我怀疑,而是一种无奈的自我调侃、放逐与不甘和解。

 

显然,这场保卫战的目的,既有对身体健康的忧虑和捍卫、对社会治理的质疑和不满,也有着对社会期待和审美情趣的迎合与塑造。

 

可以看到,从古至今,人们的苦恼不变,发际线抬高、头发脱落,而被操纵的方式却在发生变化——从身体的政治化,包括了礼仪、伦理,坠入了身体的经济化,包括了审美、时尚范畴。人们逐渐成为了现代审美话语和消费主义的奴隶。

 

当人们开始认真思虑自身的发际线问题时,意味着已经将其提升到了某种审美层次,而这就难免陷入到这样一个无限怪圈:一方面,我们从外界获得时尚意识、审美情趣,去改造身体,以期满足更好的标准、更高的期待;而另一方面,这一套消费主义的话语和标准又会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被重新建构并产生新的意涵,将我们裹挟在此洪流中。

 

事实上,到现在为止,面对脱发,仿佛还没有找到什么让人安心的解决方式。不过,大家也不必过度焦虑,正常生理状态下每天脱发70根到100根都属正常现象。而如何实现自我突破,显然是这场“保卫战”的归处。





作者 | 源义

排版 | 执信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欢这篇文章,请转发支持,或移步下方点赞。



热文推荐




快递到家,享受最佳阅读体验


点击发现更多好物



觉得文章好,点赞一个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