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找到好工作,我要读博么?
不同于大多数“立竿见影”的工种,博士,尤其是文科博士,很多时候更需要一意孤行的勇气和孤注一掷的气魄。
博士到底是干嘛的,有时候连博士自己也不知道。
说实话,作为985高校人文社科专业的一年级博士生,这个问题自前年决定读博以来,到今天我也没想清楚。
想不想清楚是一回事。但从决定读博,到正式入学快一年,其间历经了两个春节,我多多少少还是从亲朋好友的旁敲侧击中勾勒出了“博士”的面貌,特别是“文科博士”的面貌。
亲戚们问得最多的,不过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以后打算做什么呀?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最为一名文科博士,以后的去向无非三类。要么拿着文凭到各大高校应聘教职。要么加入相应专业的研究机构继续搞学术研究。要么,将博士四年当做一段人生的修行,修完了就完了。
博士的就业面本就不宽,文科博士更是窄得出奇。就我个人而言,同龄的研究生同学毕业后,有些选择去考公务员,有些进入各大央企国企,另外一些也会拿到互联网公司和外企的offer,总之选择读博的很少。
相较读博,读硕士更像是真正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波加急进修:换一个学校,换一种专业,从而找到比本科毕业更好的工作。
硕士毕业是一段巨大的分水岭,大洪流涌向社会各个岗位,小分流继续向前奔腾,走向博士。
第二个问题:你们博士是干什么的?天天读书?
如果真是天天读书那倒也不错。很可惜,并不是。
以下是一位文科博士根据自身经验和观察总结出来的。如有雷同——那你肯定也是文科博士。
以四年为限,做个减法。博士期间的课程大都汇聚在一年级,剩下三年美其名曰“充足的天天读书做研究”时间。但这期间我们可能申请出国交流,因而减掉一年。
剩下两年,四个学期,有一学期必然要准备博士资格考试。是的,就像每个行业都会有的那种中期审核,博士也有。还剩三学期,一学期准备博士论文答辩,两学期撰写博士论文。
这样按部就班,四年后就能出厂成功了吗?
怎么可能!
按我校规定,文科博士如要成功毕业,除了完成一篇十万字以上的博士论文,还需另外发表两篇论文。
这意味着什么呢?在以上时间减法里,还得剪出充分的、零零碎碎的看书、搞研究、写论文的时间。
当然,除了做研究,你还得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学术研讨。
杂事自然也有。其中就有被我们戏称为“高级文秘”的一项工作:报销。花一两个小时数发票,填报销单,再花上半天跑财务处,这是一两个月就会来一次的精神折磨。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要读博士?
为什么?找不到工作就去读博士。找到了工作,工作不满意,回头读博士。或者像我这样,一不小心,就成了博士。
看上去,博士是学术深造,但其过程曲折也不纯粹,更像是某种退路,走出来却极其困难。
博士更像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围城——“象牙塔围城”。
外面的人看着看着,不是很想进来;里面的人看着看着,也不是很想出去。
关于博士,豆瓣上有两个质量非常高的话题。
一个是“读博厌学期间,你都干成了哪些’不务正业’的事儿?”;另一个是“你是如何对学术感到幻灭的?”
第一个话题下的描述是:“为了逃避写论文而苦心钻研爱好,俨然成为专家!”其中回答最多的是:看相、批八字、算卦、占星……大概为了逃避写论文,遨游在知识海洋的我们总免不了人类终极三问吧。
其余的回答还有:“在youtube学会了水彩和CG(计算机动画),写小说参加豆瓣征文得奖,再不毕业就要开始搞音乐了”“结了个婚,生了个娃”以及“经营了一家猫舍,一生科研养猫两不误”。
豆瓣话题“博士生的周末”下,网友评论截图
如果说“不务正业”解释了博士生活枯燥而有趣的一面,那“学术幻灭”就更加现实地撞开了博士生活矛盾而真实的一面。
话题中提到:“读博,特别是文科博士,获得感太低。”
这是真实的。而矛盾之处在于:即使在最力不从心的时候,博士也很难当机立断地选择跳出圈子,直接去追求另一份职业。
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就一点而言,博士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以学术为志。也就是说,不同于大多数“立竿见影”的工种,博士,尤其是文科博士,很多时候更需要一意孤行的勇气和孤注一掷的气魄。
有了这个还远远不够。博士还要熬得住没有尽头的文献研读和没日没夜的文献查阅。
这样时间就一下子拉长了。如果能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聚沙成塔,那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但矛盾就在于,无人知道多久才能成功。
文科博士的培养机制为四年,最多可以拖到八年。如果从二十二岁本科毕业开始算,三年硕士,四年博士,那也已近三十。人生近三分之一的时光都耗在了研究上。有成果还好说,没有成果,那就真的“只剩秃头”了。
博士的焦虑是无比真实的。
2017年,Research Policy期刊就针对博士生的精神状况展开了一项调查,其中提到近32%的博士面临着较严重的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症。而亚健康状态和心理压力就更常见了。
文科博士最经常的抱怨是,论文写出来了却怎么都不满意。导师不满意,自己也不满意。大到问题意识不明确,架构有问题,小到上下文不连贯、语句不通顺、有语病。
最崩溃的时候,对自己学术水平的怀疑会直线坠落到对自己语文水平的怀疑。
论文又直接和毕业挂钩,随焦虑而来的就是对于未来的恐慌:能不能毕业,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这些都是一把一把的辛酸泪。
学术水平尚且挣扎在温饱线,又何谈学术抱负呢?
况且,对于人文社科类博士而言,学术抱负这件事还很玄。
就像是给自己画了一个饼,什么形状、什么馅儿自己心里都清楚,但真的上手去做这个饼了,会发现抱负不能当饭吃。
研究的困难是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而来的,抱负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熬得住的耐性,挫得勇的热情,再多抱负也无济于事。
抛开学术自身,更多时候,文科博士的压力还来自象牙塔外的现实。
前文提到,二十五岁开始读博,之后的四年,如果不“赚外快”,就需要父母提供学费和一小部分生活费。文科类专业补助少是出了名的,经济长久不能独立,来自同龄人的压力自然很多。
科研压力、经济压力,一头压着未来,一头压着当下,不是卖惨,是真的惨。
但博士的神奇之处也在于,一边将克服焦虑作为日常,一边也就能在顺其自然中顺其自然了。
文科博士一般都很佛系。自我调侃的功夫不输那些抖机灵的网红。虽然吃不起饭、毕不了业、找不到对象,但就像写不完的研究计划、啃不完的学术专著,到头来还是会有写完、啃完的一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文科博士这里很受用。
以上,你以为我在煮鸡汤吗?
今年,我参与了一场博士毕业论文答辩,有位同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的论文题目换过一次。那次换题,几乎是全数推倒重来,方向完全变了不说,此前所有积攒下的努力都成了废纸。这也直接导致他延期一年才能毕业。
我难以揣测他当时的心理压力,同行的同学说,他整个人一下变了,话少了,人也沉默了很多。
在最后的致谢环节,只听他用很平淡的语气说道:
“感谢父母。五年来给予了莫大的支持。而立之年,却还未能有经济实力去供养父母,很是惭愧。”
一场答辩听到这里,忍不住心头一酸。
作者 | 石漱
排版 | GINNY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支持,或移步下方点赞。
热文推荐
快递到家,享受最佳阅读体验
点击发现更多好物
觉得文章好,点赞一个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