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如何把纸变成钱?
科学家不能把水变成油,政府却能把纸变成钱。香港电影《无双》讲的,就是纸是如何变成钱的故事。
货币与暴力是统治的命脉。用《人类货币史》一书中的话来说:
“铸币……同时也是动员军队、控制公众的手段”。
“货币体系……是在锋利的兵刃之下强行建立起来的”。
“货币因此成为将资源从普通民众转移到全副武装的国家手里的工具”。
——国家不会允许私人掌握印钞机,就像不会允许私人掌握导弹一样。比特币和类似货币现在和未来的最大风险,正在于此。
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认为私人铸币自由竞争是一种理想状态,但他同时认为政府不会放弃对货币铸造的垄断。历史上私人发行货币的传统源远流长,我们熟悉的钱庄发行的银票就是其中一例。这种传统被现代国家中断,又因为新技术的发展而再次蓬勃。可见市场的神奇。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查阅了百度百科和搜狗百科以及维基百科对于“通货紧缩”的解释,发现这种解释如出一辙:
“通货紧缩是指当市场上的货币减少,货币购买能力上升,于是人们倾向于储存货币而非投资或消费,这导致物价下跌。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与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是经济学家们无中生有的创造出来的最糟糕的概念之一,这一概念为政府滥发货币打开了阀门,按照这种解释,《无双》中的犯罪团伙印制假钞,岂不是增加货币供应量,预防通货紧缩的利国利民之举?
无论是大多数经济学教科书,还是通俗著作如《明朝那些事儿》,都采用了这种妖魔化通货紧缩的解释。《明朝那些事儿》中就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是通货紧缩。
这种似是而非的错误观念实在是荼毒天下人的头脑。按照这种解释,要是明朝末年也有几个伟大的假钞犯就好了,他们大规模制造假币,保证货币流通量,也许满清军队就无法入关,大明就不会灭亡。
很少有人会相信这种愚蠢的解释,但是换一个语境,大讲主流经济学那一套货币理论,讲货币供应不足就会经济衰退,所以需要政府不断增发货币拯救经济,却会有很多人相信。
经济学家许尔斯曼认为:“流传最广的谬论大概是这个天真的信条:只有伴随着货币供应的增长,经济才有可能相应的增长……这个论点是错误的,因为任意数量的财货和服务差不多都可以用任意货币供应量来交易。”(《货币生产的伦理》)
回到电影,我知道很多人会调侃说:政府可以随意印钞,币圈大佬们可以发行数字货币,假钞犯为什么不能随便印钞?无论如何,我都认为印假钞是邪恶的,无论是谁以何种形式。你当然可以去发行自己的货币,不管叫张三币还是李四币,但这和印假钞不同。前者是自由创造、自愿交易,而后者,则是作假与欺骗,只会让人们的财富贬值,让这个世界变得更黑暗。
推荐阅读:通货膨胀: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焦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