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位高中物理老师谈“我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2016-05-16 吴宾 校长传媒

我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文|吴宾(山东威海三中物理教师)


谈起对孩子的教育,我有点惭愧,因为我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多。虽然时间不多,但我也有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理念。今天,把我教育孩子的观点和理念梳理总结一下,与大家分享。


一、别把孩子的冲动当特长


中国所有的家长都是没有进过培训直接上岗的,越是无证上岗,胆子就越大。家长自己觉得该怎么教育孩子,就怎么教育孩子。教育孩子具有随机性,也有随意性。很多家长连最基本的教育孩子的常识都没有,但觉得自己是教育专家。把自己那套理论,强加给自己的孩子,逼着孩子做这个、学那个。


记得有一位孩子的家长作为代表在台上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她的孩子利用课外时间学习钢琴、小提琴、笛子、吉他、竖琴、国画、书法、舞蹈、跆拳道、瑜伽等等。而且是每个特长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有的过级,有的获奖。这个孩子课外学习英语,并且能达到与外国人交流的水平。我在下面听得脊梁直冒冷汗,孩子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这么小就被家长如此摧残。


我的孩子在幼儿园也参加一些兴趣班,学习舞蹈、绘画之类的,可是学完了也就完了。孩子一时冲动想学某件东西,很可能是因为孩子贪玩,并不是孩子对这件事情有真正的爱好。做为家长,不能因为孩子在某方面取得一点进步,就觉得孩子具有某种天赋。


我曾经有个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不算好,但是非常有优越感。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因为他家境优越,才让他有优越感。后来才知道,这个孩子因为在初中时制作航模,获得了一个大奖——赞助商奖励他1000块钱。这个孩子觉得,航模是高科技,自己获得了第一名,说明自己是高科技人才。其实,实际意义上并不是他做的航模,而是他购买了各种组件组装了一架航模,其他自己没有一点核心技术。最终这个学生没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后,做了好几种工作,最后开公交车。我觉得是孩子的爱好,把孩子毁了。如果没有航模获奖的经历,可能他能在学习上更加努力,然后考上一所大学,他的生活可能就会与现在不一样。

孩子思想上是不成熟的,很多时候,孩子自己并不了解自己。这时候,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扬帆掌舵,让孩子的人生不至于迷失方向。那个研究航模的孩子,他的家长不但没有及时的阻止孩子,而且资助孩子买更先进的配件,最终导致了孩子荒废了学业,到头来一事无成。


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可以学乐器、舞蹈、书法等。但所有这一些,都应该定位在让孩子娱乐和玩耍,家长绝不可以当成孩子的特长来培养。在极其个别的情况下,孩子在某一方面的确表现出了天赋,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


二、如何把家庭阅读推向深处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年龄较小,还没有形成系统、成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他们对于阅读的目的是模糊的,也是容易改变的。有的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乐趣而阅读,有的孩子因为惧怕家长的惩罚而阅读,有的孩子为了得到家长奖励而阅读。孩子的阅读的目的五花八门,既不一定正确,也不会很少和家长说。


既然年幼的孩子弄不清阅读的目的,所以很多家长就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当成孩子的阅读目的。例如,家长希望孩子通过阅读提高学习成绩,提高品德修养,养成好的习惯等。这些目的值得肯定,但却不是孩子自身阅读的目的。


所以,对于大多数的孩子,他们的阅读其实是在实现家长的目的。可是,现实中,很多孩子却没有因为阅读而实现家长的目的,让导致家长很失望。失望之余,家长开始怀疑孩子的阅读不认真,孩子的阅读的数量不够。于是,家长开始进一步严格要求孩子的阅读,但最终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阅读对孩子的进步有一定的承载力。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可能无法提高的家长想要的高度;阅读可以提升孩子的品德修养,但可能无法达到家长心目中的品德修养。因为阅读对孩子的进步承载力有限,家长让孩子读了几本书,孩子突然由不热爱学习变成热爱学习了,成绩由倒数几名变成全班前几名了,这都是不可能的。前几年,一直在提倡孩子阅读《弟子规》,孩子读了之后,的确能有些提升。但是,绝不像某些宣传的一样,读了《弟子规》,会让孩子脱胎换骨。


家长只有弄清楚了阅读的承载力,就不会再对孩子的阅读附加那么多的期望值。孩子轻松的阅读,反而会提高得更多、更快。在阅读之外,家长还要辅助于其他方式的引导和教育,孩子的进步可能会更加显著。


孩子阅读的书籍究竟由谁来选择呢?家长选择的书籍,孩子可能不愿意看。孩子愿意看的书籍,可能是漫画之类的“无用”的书籍,家长又不想让孩子看。很多家长想给孩子买一些国学类的书籍、益智类的书籍,可是买了之后,孩子不感兴趣,没看几眼,就扔到一边。而有些对孩子的学习帮助不大的书籍,孩子喜欢看,但家长却不愿意给孩子买。


其实,孩子阅读的兴趣,是需要培养的。很多国学类的儿童读物,既富有知识,又包含很多国学思想的精髓,应该让孩子阅读。如果孩子不喜欢读,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阅读。例如,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国学非常重要,并且告诉孩子,家长非常希望孩子阅读国学。孩子在阅读国学时,家长要予以表扬和鼓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慢慢喜欢国学读物,甚至孩子还会主动地给家长讲一些国学中的故事。


作为家长,决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让孩子自己选择书籍。选择书籍时,家长既要照顾孩子的兴趣,又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的书籍,要能够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三、树立正确的家校关系


我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师,很多家长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我,希望我能对他孩子的物理学习指点一二。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是明确的告诉家长。如果你真心实意的想对孩子学习有帮助,应该去和孩子的班主任沟通或者与孩子的科任老师沟通。


作为老师,我遇到过很多家长到学校与我探讨教育孩子方式的事情。家长找到我,理直气壮地说我的工作方式不正确,说学校的政策制定的政策不正确。家长不但能指出“错误”,还有相应的修改措施。


每一次,我都问家长;“您提出的观点来自哪里呢?”家长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是从电视上听来的,有的说是从书中读来的,还有的说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其实,家长们也不想一想,电视上的就一定正确吗?书上写的就一定正确吗?无论任何一种观点,都有时间、环境的制约。而每个学校又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别的学校可行的政策,在自己学校就不可行。


现在我当了家长,我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在学校一定要听老师的话。我是一名高中老师,对小学的教育和教学不熟悉。既然不熟悉,那就要信任学校的老师,支持学校的工作。可现在很多家长,从事的都不是教育工作,但是因为自己学历很高,有博士学位,就开始对学校指手画脚。动不动就对老师说,“我觉得应该怎么怎么样……”“我上学的时候都是怎样怎样……”家长的这种做法,不会改变学校,但是却改变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受家长的影响,觉得学校这里也不对,那里也不对。学生天天抱着这样的心态来上学,学习成绩岂能好得了。


家长教育孩子信任学校、信任老师,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快快乐乐,对老师充满了信任和尊敬,到学校接受老师的专业教育。孩子不但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也能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相反的,如果学生受家长的影响对学校和老师充满了敌视和怀疑,学生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有的必须要做,而有的绝不能做。做自己该做的,别去做的那些不该做的,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家长不要以自己的好恶去安排孩子的人生,不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寄希望于孩子,不要在自己心情不好时找借口痛斥孩子。在家里做好自己该做的,孩子到学校了,就请家长信任学校和老师。

(本文为吴宾原创,首发吴宾的博客)


作者简介:

吴宾,200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威海三中物理教师。先后在《班主任之友》《班主任》《中小学德育》《福建教育》《青年教师》《中学物理》《物理教学探讨》《今日教育》等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文章40余篇,著有《师经》等。

延伸阅读:

孩子从0—18岁的教育过程应如何把握

北师大教授解读0—18岁孩子成长规律

一条家训仅100字,却让一个家族兴旺了800年!

不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成绩好不了

如何把孩子的家庭阅读推向深处

教师应学会在夹缝中成长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