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你旅行的万里路白走了

2017-04-02 密谈哥 唠客密谈 校长传媒

每个人的旅行,都有独特的意义,我本不想多说。昨晚和一个朋友聊天,改变了我的想法。去年他的创业项目以失败告终,熬粥三四年,糊锅一瞬间。他痛苦万分,于是看了很多心灵鸡汤,像是接到了上天的神谕般,决定利用春节假期去旅行。看了海的苍茫,登了山的艰险,住民宿被虱子咬过,吃黑店被老板宰过。经历了如此丰富的内容,回到北京后却更加空虚。他问我为什么?

 

以我俩的关系,我本来可以回答“因为你这事干的太二逼”,想想不能再打击他了,所以我告诉他:“你最大的错误是认为旅行本身可以升华你的人生。”其实不只我这个朋友,很多抱有这个想法的人,旅行时的万里路都白走了。

 

当你打包行李之前,是否考虑过:你去旅行,是因为热爱生活,还是厌倦了生活?当你背起行囊出发,是否考虑过:你去旅行,是为了看到世界,还是为了调整自己在世界的位置?当你在旅行的途中,是否考虑过:这场生命之旅,将带领自己去向何方?

 

你没有考虑过,因为出发前你可能就做错了。你会提前预定好酒店,查好去往各处的路线,记下当地的好评餐馆。做足功课,不能亏待自己,却忽略了最该做的准备:好好为自己的心补一课。胸中无丘壑,行尽万水千山亦枉然。于是你的旅行成为了旅游,更糟糕的是变成了游览。见到名胜就伸出剪刀手,咔嚓;结识新朋友就一起喊声茄子,咔嚓。

 

咔嚓完了就发朋友圈,分享似乎比体验更加重要。我们忘记了,旅行更重要的意义是离开眼下按部就班和习以为常的生活,去体验一种未知的生活方式。相信这也是大部分人旅行时所期望的,毕竟我们已经过了以风景为目的的旅行时代。比如,很多朋友去过布达拉宫,但是去后的表现和儿时看到长城没有任何区别;看到仓央嘉措的宝座时,只知心里默念“你见或者不见”,却不知道他作为政治牺牲品的无奈。

 

这一切,就是因为旅行前没有为心做准备,使旅行未能对你有任何改变。出发前,是一个俗人,归来后,是一个旅行过的俗人。一个人为旅行所做的精神层面的储备越丰富,在旅行中经历到的事物在脑海中的反馈便越丰富,满足感也会越高。通过一场旅行,至少让自己有所改变,懂得如何去爱这个世界。像钱穆先生说的:“凡其所爱,必其所知。惟知之深,故爱之切。”如果你只是想让旅行填补空虚,或者逃避生活,那你将不得不去计划更多的旅行,来弥补浅尝辄止的旅行带来的新空虚。

 

请不要假装旅行总是快乐的。一次好的旅行,除了快乐,还可能遭遇刺激、恐惧、难堪等各种体验。也请不要认为旅行总能带来正面的意义,或许也会从负面上给心灵带来冲击。所有的感受,都能充实你的人生。还有,我听说很多人是因为不能坚持读万卷书,才去旅行的,目的是为了走万里路,没那个毅力读书,就花钱去旅行呗。如果你正好这样想的,我建议你一定要在旅行时读书,没有任何机会比在旅行时更能静心读书了。

 

也有一些人是因为想效仿三毛。三毛在旅行前读过很多书,是带着问题出发的;三毛在旅行时学了英语、西班牙语、德语;三毛写的不是游记,而是旅行中对人生的思考。旅行的种种遭遇,让她情定荷西,如果是你,可能只是“一个人的旅行,不约太可惜”,可能只是“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三毛和荷西荒山寻宝,自己差点被强奸,荷西差点死掉,却约好下次还要一起来,收获的是勇气。如果是你,只会说“妈了个巴子的吓死我了,以后再也不来了”。

 

当然,你也可能恰好遇到暴乱,感觉改变了世界观;你也可能在青藏骑行拦车救羊,感觉心灵受到了洗礼。那恭喜,比拍个风景发个圈,注明单反型号,还不忘加句“如果有三脚架就好了”要强。

 

听说现在的年轻人流行“间隔年”,所以看了几篇间隔年游记。挺想提醒下这些打着间隔年的旗号坑爹的孩子!间隔年是指西方国家的孩子在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旅行,期间要适当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一些志愿者工作。而你们很多是纯粹的游玩,根本没有对自己的工作做规划,间隔年一结束,不是应届毕业生了,也把知识忘的差不多了,得到的只是游记下面的一片“手动点赞”。

 

有些旅行愉悦自己,有些旅行重构自己;有些旅行放空自己,有些旅行充实自己。有些旅行,使你回归后更强大,有些旅行,使你回归后像刚吸过大麻。都是旅行,不分三六九等,反正也不花我的钱,你高兴就好。我只是想以京剧《沙桥饯别》唱词结束本文:

 

孤王在长亭把旨传,尊一声御弟三藏听根源。天朝无有真经卷,怎令人悟道与参禅?你今替孤行方便,披星戴月去往西天。孤念你万里征途路遥远,孤念你千山万水跋涉艰难;孤念你黑夜里投宿在庵观寺院,孤念你夏日受暑冬日受寒。但得是此去能如愿,请到了真经即回还,那时节孤领众僧人去把真经念,才知晓那西方的佛祖法力无边。御弟你才算是功行圆满,王封你一代国师万古流传。

(本文为密谈哥原创,校长传媒获得原创作者授权转自微信公众号“唠客密谈-ID:lkmitan”)

延伸阅读:

为什么有些人我不想帮第二次

斯琴高娃朗读《写给母亲》情深意浓,让人看哭了

一个家包容越多,越兴旺!

我们的学校和老师,为何无穷焦虑?

俞敏洪:如何培养孩子的规矩?

别不信!糟糕的父母毁掉一个好孩子很容易!

请把这13句话讲个孩子听,比任何说教都管用!

不要把孩子教得太现实了,有梦想他们才能进入未来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