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林柯:本土立场,人类视野

2017-07-01 杨林柯 冉云飞 校长传媒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苏祖祥老师

【杨林柯专栏】

本土立场,人类视野                                 

——苏祖祥《语文不是语文书》读后

文|杨林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语文高级教师)

本文为杨林柯老师原创,首发杨林柯老师微信公众号“柯语-ID:yanglinke029”,校长传媒获得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苏祖祥是湖北仙桃中学的教师,在教育圈子里,人称“老苏”。


知道老苏的名字很早了,直到2013年春天,受傅国涌先生之邀,全国几十位教育同道齐聚温州市苍南中学,回望民国教育,才得以相见。当时我和张家港的青年才俊殷国雄老师同居,祖祥踅过来静静听我们聊天,也不轻易插话,偶尔评论两句,却是见解独到,言语不俗。因为那一次见到的朋友和教育名家实在太多,时间安排又紧,也没机会和苏老师深聊,只是知道苏老师仰慕陕西杂文作家狄马,我就把苏老师介绍给了狄马。


狄马读了苏老师的文章后,给我回复:“同道中人!”


从此,老苏也成为狄马的朋友。


和狄马一样,“老苏”似乎不喜快餐文字,也不像教育圈里一些倚马可待的快枪手,一天一篇,存在感爆棚。老苏似乎不爱凑热闹,对那些热闹话题不感兴趣,而喜欢思考一些重大命题、核心问题。


和老苏的真正合作,是关于《美国语文》的,当时文史名家傅国涌先生暗中助力支持,我们以《名作欣赏》为主阵地,与冉云飞、狄马、蔡朝阳等诸君合作,老苏主笔,又牵头分工,从各个方面展开对《美国语文》的探讨。《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以及搜狐网、新浪网、凤凰网等众多门户网站转发,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不小的反响,后来著名学者孙绍振老师也参与进来,思想互动,观点争鸣,很是热闹了一阵子。

其实,在这本《语文不是语文书》之前,老苏已经有一部随笔大作了,内容是关于“普世价值”和“常识”的,只是由于“你懂的”原因,在接近出版的当口挂了,他只好自费印一些送朋友分享。


老苏的这本新作有三辑,第一辑“他山之石”运用诠释学理论,对《美国语文》的语言本质、历史框架、实用训练、逻辑体系、价值追求进行解读,并与中国大陆的“人教版语文”进行比较;第二辑“鉴往知来”对民国时期的《国文百八课》以及台湾地区的《国文》教材进行分析,指出语文是语言科学与文学艺术的融合;第三辑“教有所思”有随笔,有书评,有经典解读,有课堂评论,是作者的随笔写作经典拼盘,都很有分量。


1、从人类文明坐标中寻找语文的价值、意义


价值、意义一定与时空有关,不仅仅和主观心理或实用理性有关。考查一种事物、一种存在有多大的价值、多深的意义,就看它能够影响到多大的空间和多久远的时间。老苏很关注一个词:时空。在苏老师那里,时间与真实有关,和公正相连,“时间”是带有形而上色彩和终极意义的一个词,而文字记录的历史是时间的一部分。考查语文教材的价值需要关注历史维度,这一点在《美国语文》观察的系列文章中表现得比较明显,尤其是《历史:为语文建立坐标》一篇。即便是对一篇作品的分析,老苏也是很关心时间空间。在《项脊轩志》的分析中,他写到:“伟大的作家总是选取时间和空间作为自己最为关注的对象,因为时间和空间是最靠得住的坐标原点。”


老苏认为,历史是人类经验的汇集,语文则是人类经验、情感、精神的承载者,一个民族的精神就体现在它留下来的文字中。美国文化精神的密码就体现在《美国语文》中,其契约精神、协商机制、财富意识、道德信仰等等都通过美国语文形塑着这个民族的精神和人格。语文是河流,是空气,是大地,是精神家园。作为语文教材也不能不从“时空”坐标考查其价值和意义;自然,作为语文教师,也就不能仅仅从工具理性出发对待语文教育,应该从人类文明时空去考查语文教育教学行为的价值和意义:人类往哪里去?中国往哪里去?美国教育在干什么?中国台湾的国文教育在干什么?然后再思考:中国大陆的语文教育应该干什么?老苏的书中是有答案的:语文教育就是要培养面向人类文明、精神自由、敢于负责的优秀公民。


2.不仅是比较和批判,更在于建设


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写《美国语文》和台湾的语文,在和异域语文的比较中使读者看出大陆当下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文章中虽有不少批判,但更多的是建设,尤其是语文教材的建设,这是精神源头的工作,能看出老苏的心肠。


他梦想有一套编排体系合理、选文经典深邃、思想先进文明、诠释多元睿智、训练系列完备的中学语文教材。他理想的中学语文教材就是应该选取那些文学性和思想性并重的经典作品,摒弃“诗性泛滥,理性匮乏”的文艺腔和鸡汤文,用人类最优秀、最先进的精神文化财富影响学生,因为“真善美只能由真善美孕育”,你种下什么,就收获什么。


他认为,不应该以文章体裁为编写依据,而应该“把时间和历史作为教材的编写依据”,因为“时间是人们的思索、语言、行为的出发点,是宇宙的坐标原点”。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上,时空顺序的错乱容易给学生的认知和阅读造成困难,也容易把学生搞得心神不宁。


在这一点上,我很赞同苏老师的观点。语文教材应该向《美国语文》和台湾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学习,更多地从历史维度考虑问题。因为每一篇作品都是历史特有环境中的产物,取消或弱化历史维度,容易给学生的理解造成困难。而我们的单元目标编写更多地从语文的工具性目标出发,只是希望学生学到一种能力、一种技巧,而忽视了作品和作者生长的环境。就像一棵树,我们不能仅看到这棵树上的花果,更要看到它结在什么样的树上,这棵树又是长在什么样的水土环境中。这种编写方法也打通了社会发展历史与思想哲学的历史,节省了学习者的时间成本。


苏老师看到了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也反对国学教育的读经、磕头、叩拜等粗陋背时的礼仪,但他不主张完全废弃中国传统文化。针对郭初阳老师“就是全然不懂中国古书也可以做一个优雅的现代人”的观点,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立足的地面,我们想揪着自己的头发摆脱地心引力是不可能的。我们呼吸传统的空气,无法离开它对我们的影响,谁也不可能靠吸氧活着。无论吸收外来文明多么重要,我们终究不能离开本土资源。这一点显出他的理性,因为教育有时候还是需要一些保守主义的东西。不是推倒重来就是好的,没有哪一种文化是没有问题的。人类各种文化都是有差异并相互欣赏的,虽在一定阶段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但完全取代是不现实的,中国吃激进主义的苦头已经够多了,只要保持开放,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会逐渐把这个落后的国邦带入文明之城,这是不用担心的。


他的建设者姿态也表现在书中为数不多的书评和随笔中,比如对语文命题“测不准”“测不到”现象的思考,如何构建合理的语文学,为语文划定独立版图,使语文不再被文艺学、语言学、修辞学、写作学、文章学、诠释学纠缠。他直接秉承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钱理群为代表的老一辈语文人的理想主义精神,希望语文变得更亲切,更有人味。这些思考离不开苏老师对语文教育核心问题的关注,就是我们到底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3.语文教师要成为学者型教师


语文教育界的前辈如吴非、贾志敏老师都说过,语文教师要成为“杂家”。希望语文老师成为知识面广、视野开阔的学者型教师,甚至是有公共情怀的知识分子。这不是为了在学生面前炫耀,而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语文是学习研究汉语、汉文学、汉文化、学会表达自己、建构精神家园、彰显生命意义的一门课,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价值工具,它承载了太多的东西,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唐诗宋词、渔猎百工……甚至升官发财、出世入世、自由与面包等等无所不包。有人甚至说语文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就给语文教师带来很大挑战,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好像教语文是来赎罪的,当然另一方面也说明,语文教育教学对教师有多大的挑战和要求!


打开《语文不是语文书》几乎每篇都能看到知识信息的扑面而来,什么古希腊神话、《圣经》故事、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马丁路德金、别尔嘉耶夫、洛克、康德、黑格尔、尼采、叔本华、波普尔、乔治奥威尔、杜维明……什么孔孟、老庄、李白、苏轼、王阳明、朱熹、鲁迅、胡适、叶圣陶、夏丏尊、肖雪慧、孙绍振等等,在写作中信手拈来,如囊中探物,又使用得恰到好处。这种宽博足以说明老苏平时的努力,也见得出他的大关怀。


现在我们把语文说得神乎其神,搞得五花八门,模式派系纷杂,圈子林立,各路教主纷纷自立门口,设帐授徒,江湖文化也进入语文教育,有时候甚至狼烟纷起,党同伐异,各不相让,其实不是价值观冲突就是格局不够,缺乏包容之心。在各路圈子里似乎见不到老苏的身影,他就是读自己的书,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文章。他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教育写作者”,他认识到,一个语文教师不读书不写作,却要教学生读书写作,那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害人也害己。


课堂的教学模式玩得再好,教师的积累不够总免不了花拳秀腿,中看不中用,因为语文教育的特殊在于,它是重建生命、陶冶性情、提升人性、寻找家园的精神活动,不是简单的考试训练,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是较大的挑战,而且在一个互联网时代,一个教师要面对那么多互联网原住民,与各种不同个性不同需求的学生摸爬滚打,没有渊博的学识是很能应对的。显然,苏祖祥老师就是一位有着广泛储备的教育者,是一个有系统思维的语文教师,他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得寸进寸,步履坚定而有力。他的文章也是见微知著,甚至可以“小题大做”,见一斑而窥全豹。在这里,“小题大做”没有丝毫贬义,而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想大问题,做小事情”(钱理群语)的情怀。读他的文章总是有一种磅礴的大气象,甚至会压迫读者知识格局的“小”,让人有一种喘不过气的感觉,有很浓厚的学术味道,也有严谨认真的书卷气,但并未降低文章的可读性。


显然,全国语文圈子里、教育圈子里能有系统思维、能思考大问题、能写大文章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苏祖祥算是一个。


有人说:五十岁前不著书。老苏已经过了五十,知天命之年,也是思想精神收获的年龄,他终于有这么一本为语文学划分版图的语文学专著。多年辛苦的一本书,不仅是他精神汗水的凝结,也是贡献给当今浮躁的语文教育界不可多得的“开窗之作”(魏勇语)。


语文不是语文书,写作不是写作文,一个语文教师的功夫全在语文之外。这也算是本书对语文教师的另一个启示吧。

(作者注:本文发表于《教师博览》原创版2017年第7期)

 延伸阅读:

你配不配教语文? 

文|冉云飞


冉云飞按:应优秀的语文老师及研究者苏祖祥兄之请,让我写篇与《美国语文》相关的文字,于是读毕以后成此急就章。此文已刊发在2014年《名作欣赏》第七期。以前算是《名作欣赏》的读者,很多年后拿到这本杂志,觉得这杂志品质还算不错。能坚持这么久,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老实说,我觉得世界各国语文教材之编纂与教学,应该悉数引进过来,为我所用。在国家的教育不能完全改变以前,任何一个真正热爱自己孩子的人,都不能坐等坐视,应该起而行之。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与孩子一起成长,帮助其读到真正的好书,让其接受真正无害之教育。一个不自救的家长,很难让孩子学会自救的想法。不要以为一个你管不住的机构与组织会对你好,那是影儿都没有的事。正如立人机构创始人李英强兄所说,更新教育,此其时也。


2014年7月19日于成都


有次我在微博上批评中国大多数人不配做父母。有人就跟帖说这是作为人的权利,不存在配不配的问题。看到这样的回应,我的一点小邪恶的调侃心思腾地一下升起:从配种的角度看,这是不容侵犯的权利,但从配不配的角度,这不是权利而是能力问题。我说的配不是配种的配,而是与能力是否相称的匹配之配。


我读完《美国语文》的第一感受与问题,不是它选文精美,有历史纵深感,有知识交叉度,形式丰富多样,也不是它课文前的“阅读指导”、“背景知识”,亦不是课文后的“阅读指南”、“阅读理解”、“思考”、“文学聚焦”、“点子库”等,而是直接切换到中国来,中国有多少老师能教这样的语文?赞美美国语文之好,编辑设计之精心,是很多读者与作者的思路。很奇怪,且不怀好意的是,我居然想到的是中国语文老师有没有这个能力教?有多少老师配教语文这门课?


或许你会说,要是学校与社会要求我们像“美国语文”那么教,我们也可以学嘛。我觉得这一回答堪称无可指责,但要改变的东西多到可以使人发毛。且不说教育制度的改变——当然这仰赖政治制度的改变,因为教育只是政治制度下的子元素——单说要适应《美国语文》的课文教学设计,不仅要改变考试评价体系,还要改变老师自身的自学能力及终身教育实践(还不包括教育系统每隔一阵应该具备的有效知识更新与继续教育)。我的理念是,一个自己都不热爱学习的老师,自我学习能力差的人,是无法教育出热爱学习的学生的。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给不出他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如果心存“老师爱不爱学习无所谓,只要学生爱习就行了”的妄念,这就像你相信贪官给你做的廉政报告一样,你不仅在智力上有缺陷,而且还在道德上不诚实。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还有多少教师适合干这个行当?还别说教几乎需要百科知识储备的语文了。


你不要以为我这样说是为了吸引眼球,就是你眼珠子都掉出来了,我还是得抓紧这个问题。我在家教了几年小孩子的古文——即我在网络上时常发出来的“课众子文”——也在一些机构乃至学校给他人讲古文。我讲古文,当然不会讲那些一看就愚弄人的东西,如《弟子规》(当然你若能像郭初阳兄在网络所传的视频一样教《弟子规》,我不仅不反对,而且佩服,可惜没有多少人能做到这点)等,因为听者没有这个分辨能力。就像《陈情表》这样的课文,我都不准备选。若非选不可,我后面的课程设计,一定会有“孝的经济学分析”(参考读物有二位经济学家米塞斯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贝克尔的《家庭的经济学分析》)、“孝与爱骨子的差异在哪里”(参与读物是《圣经》,你能否由“为何说恩典是白得的”想到你对孩子的爱?以及爱与平等之关系等)、“以孝治天下与百善孝为何家国同构”(请从政治学的角度来思考)等。也就是说,如果非得选李密的《陈情表》,虽然其情很深,文字亦美,但我倾向于在高中或者大学里教。


为何我有如上教古文的感慨呢?因为我正在编一本《古诗文初步》(暂名)的书,其中所选古文分如下暂列子目:热爱生活、有趣好玩、平等宽容、爱与自由、面对苦难(死亡)、人生应用等,其中的课程设计,就与我才看到的《美国语文》有点异曲同工。比如在“面对苦难(死亡)”一目里,我编有顾荣的《与杨彦明书》、韩玉的《与子诀别书》(题目为我所加)等。我会在这一目里罗列一些关于谈死亡哲学的书,其中就有法国中学教师爱玛努埃尔.于斯曼—佩兰的《给我的孩子讲死亡》等。不要以为孩子就不可以讲死亡——听者年龄自然以小学高年级以上为佳——单看你怎么讲。如讲顾荣的《与杨彦明书》:“吾为齐王主簿,恒虑祸及,见刀与绳,每欲自杀,但人不知耳!”我初步的问题设计是:(1):如果你是顾荣的朋友杨彦明,你如何回信劝慰或批评他?试写白话短简一封。(2)既替古代人着想,又从现代人的角度,怎么样理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与独立民事能力人有运用和处理自己身体的权利之关系?(3):如果顾荣看到下面这首诗李白写的《永王东巡歌》之二“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他与李白会有什么样的对话?请写个小话剧,并试演之。(4):当代作家王小波说,知识分子就害怕生在一个不讲理的时代,联系顾荣所处时代,以及与他一起被称为“江东三杰”的二陆(陆机、陆云)之被害,从心理与历史背景上分析顾荣为何如此害怕?(5):做个小调查,列举十篇以内关于死亡的诗文,简单对比一下中西死亡文化、哲学之别等。诸如此类,无法备举。


当然我不可能在一篇课文里,将所有的想法都塞进去,会在接受心理、理解能力、知识的差异化与丰富性等方面,做更为仔细的编纂工作。至于说做个小朗诵会、设计出书广告、做唐诗与气候之关系的调查(如讲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与张籍的《成都曲》,查考海拔与气候、生物物种之关系,为何唐代成都、忠州、涪陵有荔枝,而今天没有?原因何在?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里的荔枝从哪里来?急递制度与荔枝保鲜有何关系等,参考文献有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陈正祥的《唐诗地理》等)、如何利用社交媒体让更多的人增进对中国古诗文的热爱与了解,请制作一个网页,或者在荔枝FM开办一个电台、或者在指姆阅读推荐你认为好的关于中国古诗文的书目。如此一来,就有可能让“学古诗文的目的,是为了做一个现代人”变成现实,真正有可能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而不显得枯燥乏味。


我似乎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嫌,但为了证明我看到《美国语文》后一点不谋而合的兴奋,故跑马它鹜。好在我这篇文章并不是针对《美国语文》的书评,而且一篇由此及彼,由彼到此的关联性文字,因此不算“出轨”太多。众所周知,潘恩的《常识》对美国革命的胜利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按我们的思维,如何把潘恩的作品说得“高大上”兼“伟光正”,一定是教材编写者孜孜以求的,不然就会犯政治不正确的错误。“你是否感到潘恩的呼声具有迫使人接受的力量?你认为潘恩作为一名记者值得信任吗?解释理由”,“一个一直对英国忠心耿耿的殖民地居民可能对潘恩的论证做出什么回应?”这对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倾听反对者的声音及具有同情之理解,以及深入了解潘恩作品,有很大的帮助。不特如此,课程设计还构思一个写作任务:“列出你学校里一些应该改变的状况的原因。写下细节——包括事实、例子、解释——来支持每种原因”。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连在一起不说,还直接应用到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上。


种族问题是美国历史上的大问题,但他们从不袒护,而且在学生的教材中大讲特讲。他们仿佛有一种倾向,越是美国历史中的问题,他们越愿意说。按中国人的理解,就是说他们喜欢家丑外扬。欧拉乌达.艾库维阿诺是一名被贩卖到美国的黑奴,后来他写了一本对废除奴隶制起着重要作用的自传《有趣的故事》。而课文后的设计是“艾库维阿诺的自传对奴隶贸易的终结作出了贡献。制作一个当今社会所面临问题的列表,并给出人们应当如何教育,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再者想像自己是与艾氏同时代的记者,请写篇社论来谈该书的反响,同时想像自己是《有趣的故事》的导演,为艾氏准备角色角本。这样的训练,涉及电影、新闻、教育、当下现实,甚至包括职业训练在课文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哪是中国人所理解的字词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之类的寻章摘句之“语文”所能囊括的呢?


又比如尤多拉.威尔蒂的《老路》里写到老人芬尼克斯.杰克逊的不幸遭遇,课后写作的“点子库”就有一题叫“筹款建议”:“假设你是一家社会服务机构的基金募集人员,利用芬尼克斯.杰克逊的故事来寻求支援。写一份建议书,建议帮助独自扶养孙子孙女的老人们”。别说这个建议很简单,以为应用文好写,靠情感即能动人,因为不少中国人,包括其中知识人都不知晓社会服务机构、NGO为何物,这其中自然亦有不少老师。这就是我2009年写《中国NGO六十年》,以及2014年给立人大学开课讲《民国NGO史上的失踪者》的原因。有人以为民间组织就是做慈善,做慈善就是做好人好事,他们的知识结构之单薄和社会视野之狭窄,是永远联想不到自己的幸福自由与“大社会、小政府”之间的关系的——以为扶弱济困、做好人好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同情心与道德优越感,殊不知你做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人实现真正的自救,从而实现社会自治——不会想到民间社会的良性发展,才是对以政府为独一垄断机构的削弱,更想不到建设民间社会的目的,在乎“民有、民享、民治”。


在美国人看来,教材是一种通过编纂设计的精神商品,其一定要受市场之检验是必然的。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能规定哪个学校、哪个老师必须用何种课本,因为这样会形成权力对教育的垄断和利益输送。充分的商业竞争与教材的精神特性结合在一起,铸就了《美国语文》的精彩。我们当下也有一股向往民国教育的热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民国教材编写相对自由的空间,以及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特点,使得好的教材能脱颖而出。除正中书局等少数有官方背景的书店外,像教材编写大户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北新书局、广益书局等,都是通过市场竞争达致教材优化的出版商。民国时教材编写者如蔡元培、张元济、陆费逵、朱自清、夏丏尊、姜亮夫、赵景深、周建人、叶圣陶、庄因、蒋维乔等都是一时之选,而四九年后教材编写成了教育出版社的垄断肥肉。编教材不需要学问(特别是教育学、心理学等)、文采等方面的训练,只要你调(分配)进教育出版社就行了,因此人们很少记得那些垄断教材的编写者为何人。但与教育有关的人与机构,除了用这种基本没有竞争的垄断教材外,别无选择,老师不爱教,学生厌学,就是一定会发生的事。


读完《美国语文》,深感这真的是美国语文——纯中文及中英对照的我都阅读了——我想大部分的中国老师应该感谢上帝,中国不像美国那样教语文,否则他们将会失业。他们甚至暗自庆幸,这里不是美国,毕竟我们只有国美。

2014年5月21日至22日于成都,22日修订。

延伸阅读:

杨林柯:“比”风不除,教无宁日

这样执著,究竟为什么?——对各位家长的心灵告白

读书是放大心灵的半径

呼唤中国教育的良心

名师是被权力养大的还是自由长大的?

脑科学揭示的教育秘密,后悔知道晚了!

应试教育的根源及中国教育的出路

人格与习惯才是支撑一个人走得更远的根本

高考成绩出来了,请不要打扰别人的幸福!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教育圈兴趣部落”轻松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