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柯:我们的教学为什么不能打动学生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杨林柯专栏】
我们的教学为什么不能打动学生
文|杨林柯(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语文高级教师)
本文选自优教育(ID:GiftedEdu)
有一句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我认为:在确定的历史条件下,文化理念才真正决定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命运。我是这么推出来的:文化理念决定人的思维方向及其价值观,思维方向及其价值观决定人的行动,长期的行动形成习惯,习惯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性格最终决定人的命运。所以,与其说性格决定命运,不如说文化理念决定人的命运。理念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各种人生事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正确的理念可以使我们的行动按照正确的轨道运转。
我的语文教育理念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震撼心灵
开启智慧
健全人格
先说震撼心灵。
很多情况下,我们的灵魂是不在场的,在现实中,由于外在环境对我们心灵的限制或者压抑,我们说话作文的时候总是不能按照我们内心所想的去真实地表达自己,我们总是按照外在环境对我们的要求和限制去塑造一个虚假的自己,我们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满眼看到的是世界的幻影,我们把自己融入世界的同时,也把真正的自己丢失了,我们被这个世界操控着,像一个没有思想的小丑。
我们的教学为什么不能打动学生,因为我们只满足于往学生的脑子里灌知识,而没有使情感和智慧进入学生的心田,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没有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快感。对学生的浇灌是心灵的浇灌,心灵是高于大脑的,大脑管认知与判断,而心灵管精神与追求。大脑的容量有限,而心灵的空间无边。学生的大脑不是容器,更不是垃圾场,我们所说所讲的应该是心灵的直通车,是点燃心灵的火把。
学生的作文为什么没有分量?主要是因为思想的缺席、灵魂的缺席。灵魂在场,才能真正做一个有心人。灵魂的干渴就是精神的饥饿,有了这种饥饿感,我们就会在人类的精神家园中寻找饱腹的粮食,学习就会有一种自觉的行动,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终身学习就不会落空。
再说开启智慧。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人生智慧。智慧不是知识,但是离不开知识,它是对知识的提升,是在知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能够指导自己人生实践的思想。其实,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知识算不了什么,掌握多少知识并不重要,人生有涯知无涯,如果拿无限的知识往有限的人生中灌装,那是很危险的。关键是知识的发展方向,因为知识有正向价值和负向价值,正向价值引导积极向上的人生,负向价值引导消极颓废甚至毁灭的人生。
自然,智慧要引导学生走向正价值,也就是给学生一种灵活的思维,培养学生有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格,让学生形成一种人生的智慧,一种能够穿透人生、在任何事情上找到快乐的智慧。同样,智慧也不是小聪明,更不是狡猾和计谋,因为这些东西在表面上是以正向价值的形式出现的,而实际上,它是一种更有害的东西,它们蚕食的是人心,瓦解的是智慧。智慧是一种人生的觉悟,有了这种人生的觉悟,就会有一个放大的自我,人生就会豁然开朗。
最后说健全人格。
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考试机器,而是培养人,培养合格的公民,我们的教育不是要培养孩子成为第一流的考生,而是要使孩子成为第一流的学生。考生是已知世界的操控者,而学生是未知世界的探求者。考试有答案,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没有答案的。
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教育的关键是对人灵魂的影响,能不能发展人的思想,而语文教育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身心健康发展的人,而不是仅仅要求学生成为听话的“顺民”。立人是教育的根本,也是语文教育的根本。中西方的传统教育都强调立人为先,可我们的教育是“考试第一”“分数第一”,学习好一切都好,虽然我们高喊“素质教育”多年,但这口号只成为我们大搞“应试教育”的一个冠冕堂皇的掩护,事实情况是: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而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这样,我们培养出的化学博士造摇头丸、法学高材生杀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教育要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整体和谐的人,其根本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良知的人,但道德良知不是培养出来的,它源自于一种人生的觉悟,而这种觉悟需要一种信仰性质的东西来支撑,教育应该培养出一种信仰性质的东西。信仰能够使一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正确把握自己的行动,不违心做事和说话,听从良知的声音。从大的方面来说,信仰也能够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起来,因为共同的信仰才会有共同的思想和行动。如果只用分数评价学生和老师,就像社会用权和钱评价人一样,信仰无法建立起来,理性也就无从谈起。
道德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信仰的社会容易成为一个没有底线的社会,因为没有道德良知的内在约束;只重视知识传授而不重视立人的教育自然是没有良知的教育,它只能培养出一大堆机器人,更可怕的是我们正在培养一大堆病态机器人。
【那些影响过我生命的书籍】
1、《标竿人生》 华理克(美) 上海三联书店
这本灵育畅销书完满解答了“我究竟为何而活”的问题,给读者一种超越的眼光和脱俗的境界,让你学会爱,学会担当,每天都活在意义中。
2、《人的奴役和自由》 别尔嘉耶夫(俄) 中国城市出版社
在异己化的世界中,它告诉你,要从主体精神中寻求解放,追求人类真正的光明,摆脱客体化世界对人的奴役。
3、《动物庄园》 奥威尔(英) 江苏文艺出版社
这部政治寓言小说让你思考,文明秩序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动物们的“革命暴动”并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世界,有可能建立的就是一个“动物庄园”。
4、《被压迫者教育学》 弗莱雷(巴西) 华东师大出版社
这本关于平等和正义的书,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它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提出情景对话式的教学方法,提醒教师反思自己的“灌输式”教育有可能就是一种文化压迫。
5、《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美) 三联书店
它以冷静的笔墨、悲悯的情怀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种垂直压迫式社会结构的病理切片,反思帝国模式,思考制度建设。
6、《瓦尔登湖》 梭罗(美) 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很容易让心灵平静下来,这位法国血统的美国作家虽然只活了45岁,可他在瓦尔登湖边隐居的日子成了现代人类简单生活的幸福标本,他说,生活其实很简单,宇宙的规律也很简单;不要用世俗的成功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生活有无数种,成功生活只是一种。我们都翻滚在一种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而梭罗告诉我们,慢生活中有幸福的密码。
7、《通往内心安宁之路》 约书亚·罗斯·李普曼(美)长安出版社
这本连续58周独霸《纽约时报》排行榜冠军的灵性经典,在科学与神学之间寻求缔合,鼓励我们接受自我和他人,认清人类的局限性,在自我的内心寻找安宁,在全国每年的自杀人数逼近30万的当代中国,它无疑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一本书,有助于成就和谐与健全的人生。
8、《野火集》 龙应台 三联书店
它让我看到一种思想的能量、人格的力度与公民的情怀。《野火集》是台湾民主前夜的火把,也让一个侠女作家的名字响彻华人世界,它秉承鲁迅、柏杨等大家一贯秉持的国民性批判与社会批判,但又保持理性温和的建设态度,她批判以规训教育为主的机器人中学和缺少独立意识的幼稚园大学,希望公民关注社会,对抗不公,面对各种社会问题与生态恶化,她大声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生气”。这本80年代的著作里写到的台湾面对的问题,依稀让我看到现在的大陆。
9、《灵魂只能独行》 周国平 人民文学出版社
周国平对我发生过重要影响,我的生活重建和精神重建是从阅读周国平开始的,作为卓有见识的思想家,周国平这本书把哲学与生活结合起来,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根本问题,保持灵魂的在场,在对精神家园的守望中活得明白,活出意义。当我们的身体被编入一个集体齐步走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灵魂并没有跟上,灵魂只能独行,灵魂的行走是要寻找自己的上帝。其实,对灵魂的成长,没有比孤独更好的养料。这种个体的精神狂舞,让我们寻找形而上的多维空间。
作者简介:
杨林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中国而教”项目组特聘专家,中华教育改进社社员,陕西师大文学院硕士生导师,出版各类编著40多种,为《教师博览》签约作者,《教师月刊》2012“年度教师”,入选《中国教育报》2014“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著有《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现在陕西师大附中高中部任教。
延伸阅读:
【杨树军专栏】
校长角色论:
普通学校没有那么些“事儿”
文|杨树军(深圳市固戍小学校长)
每天我就像一个真正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在校园里巡视,时不时就会碰见被老师赶出教室的孩子,我的工作就是将这些孩子送回教室。但经验告诉我,如果直接让那些孩子回班里去,他们通常是拒绝的,因为我破坏了规矩——请他出来的是老师,解铃还须系铃人。好在大部分老师比学生听我的话。
必须声明的是,我坚信将学生赶出教室的老师是没有错的;同时我认为学生有待在教室里的权利。
如果说校园里有什么大是大非的话,这就是了。
你真的以为你一心扑在上面的那些东西就是学校的主要工作吗?你让全校学生花一个学期时间训练,然后让他们列队在主席台前面表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当然也有收获,但这显然不是重点,重点是表演——是在领导面前表演。打鱼时当然也会带水上来,但你的目标是鱼,学生的收获只是那些可有可无的水。
事实上你是为了讨好你的领导,学生当然也知道!在这个大家心照不宣的游戏中,学生的收获就变成了零——不对,是负数。
你应该对校园内类似的事情保持足够的警惕,而且要让所有人知道你的态度——你需要设法让大家明白你的好恶,或者说就是价值观。除此之外,校园内的所有工作你都不必亲自去做,甚至也不必会做。作为校长你实在无需显出一副很能干的样子,会上课,会演讲,会社交……你甚至连烹饪都很擅长,你以为自己是神吗?
校园内每一项工作都应该有更专业的人去做。校长不见得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专家——万科是盖房子的,但王石不一定是万科最会砌墙的人。其它如财务工作,财务人员一定比校长知道的更全面,更精确;人事、安全、后勤……校长没有一样该是专家。无数的事实证明,校长在某一方面是专家,有关工作一定是麻烦最多的。一台机器有很多个齿轮,每个齿轮都有自己的位置,如果某个齿轮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凸出来了,好好的一台机器从此就没法消停了。
《老子》的教导是:“为无为,事无事。”简单来说,就是什么也别做。
你不做,别人才有机会做嘛。稍具规模校园里的开关、插座都有数以万计,谁也无法保证它们随时完好无损;一两千个熊孩子待在一起的地方,没有人能保证地面上没有一片垃圾……如果这就是学校管理的话,我们的工作可能毫无意义。
我们还可以让每个人都做自己擅长的事,这是让学校安静下来的唯一办法。喧嚣中是没有教育的。在大部分情况下,教育就像广东人煲汤,煲汤的第一要务是确保放进汤煲里的材料没问题,剩下的就只能交给时间了。
校长就是为那些材料把关的人——让每个人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除此之外,校园里就不该有那么些类似于“管理”的事儿。老师们听到的只是这不准、那不准,但永远不知道为什么。你还可以让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之后,自己选择去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把关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要将那些喧嚣拒之门外。《摩纳哥王妃》说:她只想在属于自己的小角落里去努力做得更好,用她自己的方式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也许我很幼稚,但是我是相信童话故事的,是的,我相信只要我们相信那些故事,它就真的会存在。”
王阳明谈及用兵之术说:学问纯笃,此心不动。战场上瞬息万变,任何一个错误的决定都可能是血流成河,此时此刻的人也最容易心浮气躁。王阳明的秘诀就是心如止水。
心如止水的意思就是既不期待打胜,也不害怕打败。
大部分校长的毛病就是老想着要“打胜”,同时又害怕失败,患得患失的就像一个时刻想得到垂青的后宫怨女。皇帝的妃嫔要想“跟皇帝说说话”的前提是皇上翻你的牌子,但皇帝的女人众多,得到这样的机会相当渺茫。有人干脆在内宫“出家”了,更多的女人在翘首期盼中耗尽了青春。最坏的女人则像一条不安分的鲶鱼,为了打败别的女人,为了翻自己的牌子,闹的整个后宫不得安宁。
校园就是一个平静的园子,孩子们在那里安静地长大。作为校长最忌讳的事情之一就是总在等媒体和领导来翻你的牌子。
(本文为杨树军校长原创投稿)
延伸阅读: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教育圈兴趣部落”轻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