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体罚,认真你就输了

2015-10-24 史录选 校长传媒

教育思考(12)关于体罚,认真你就输了

文|史录选(甘肃泾川丰台张观察小学校长)


体罚,这个词对于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凡是做过教师的人,无不对于体罚有过一次或者数次的体验,这种体验大都用在被教育者的身上。对我而言,初上教坛,第一节课上,一个孩子不专心听课,被我毫无留情地扇了一记耳光,十多年后,在一次同事孩子的婚宴上,我偶遇这个被我用耳光“体罚”过的名叫张宇的学生,他直呼我:“老师,十多年没见,可好?唯一让我难忘的就是你那一记耳光。”当时,在场的客人顿时向我投来异样的目光,还好?没有一个人说话。此时此刻,我多想有个充分的理由,尽快逃离这个我将被唾骂的地方。


那一次体罚,是我第一次走上讲台第一次体罚学生,人生的第一次莫不都是记忆深刻?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从教师到校长,先后也曾经体罚过学生、老师,还有我的儿子、女儿,每一次体罚过后,我多多少少地有过愧恨和内疚,但也少不了莫名的欣喜和自豪。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厚,我逐渐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因为体罚的欣喜是一种狂妄,因为体罚的自豪是一种骄纵。如果普天下的每一次教育用体罚解决,这岂不是教育中的又一次可耻的败笔,偏偏,有好多老师非要书写这种败笔,这是工作的需要,还是心理倾斜的矫正?


上周,我对班里的张杰同学实施了温柔性的体罚,我没有动拳脚,把体罚的方式从粗暴转移到艺术化的温柔,从肉体的磨砺转移到心理的体察,几天过后,张杰的作业按时上交,上课也不再侍弄东西,张杰的妈妈给我打电话,说儿子回家后主动写作业,她欣喜地对我说:“你的教育方法蛮好。”当我听到这句似若刀绞的话语,我的内心无论如何也泛不起半波喜悦。此时,我觉得我就是一个屠夫,折磨孩子的手段如此温柔的高明,当时,我思考了很久很久,最后,我还是不能否定我的这种做法——一个人的一生,成长的每一刻,体罚也是一门必修的课程。一个孩子如果真正地从别人的体罚中获取一种成长的正能量,这也算是教育的一种完美。我一直主张教育孩子不是不需要老师的体罚,只有体罚+温柔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狼爸、虎妈的教育之所以得以推崇,也说明了体罚还是有效果的。


体罚,有一个前提条件,不过头。也就是必须要掌握住分寸。好多老师曾经对我表功,“我这学期一次体罚学生的事没做过。”我的评价只能打个不及格。为啥?一次体罚没有?这说明了这个老师教育的动力不大,我衡量教师教育的动力,总是从反面切入。体罚的分寸掌握的越加科学,越就说明这个老师教育用心的程度越高。我们国家的教育的视角总是放在正面,其实,更多地关注反面要比关注正面效果来得快。总之,体罚,不是不能用,关键要看你会不会用。体罚是一种极致的教育方式。你要是拿捏不准,那就不要去体罚别人了。否则,这只会“引火烧身”,整的“家事不宁”。


关于体罚,之前不要过于认真。认真地体罚,最终会导致这样的一种结果——出力不讨好。有老师常常抱怨,我这是为了孩子好,为啥家长还要责骂?每次,我都会说同样的一句话:“老师,你过于认真了。”


体罚,和公安系统的惩罚截然不同。对孩子的体罚,出发点只是一种警示,孩子并没有造成多大的社会危害性。为此,体罚就需要一种“毛毛细雨般”的唬一唬,这就决定了“不要过于在意”。有的老师的体罚为何遭致社会舆论的谴责?追索原因,这些老师总是把心中一肚子的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进而无法克制自己的情感激动,做出来不可饶恕的错误。


每学期,领导总是三令五申地要求大家不要体罚学生,结果,体罚没有杜绝。我认为体罚是教育领域中的一种例行性的很自然的事情。体罚,不能彻底杜绝,只能科学引导——如何让体罚放射出教育的光芒。体罚,只能克制,不能遏制。教育做的事情,就是从不良因素中寻求出正能量,体罚,可以做,关键要看看如何做?


关于体罚,认真你就输了。


比如,一个孩子几天不交作业,你可以轻轻地拍拍他的屁股,然后,你看着孩子把拖拉的作业完成,最后,你可以给孩子一颗糖果,或者一句赞美,送孩子回家。(这里“轻轻的”,包含不认真;认真的,就是体罚之中的爱。)


究竟是要体罚,还是不要体罚?众说纷纭。


我主张孩子的教育——接受体罚好处还是多一些。


延伸阅读:

如何把爱和规矩同时给孩子

“表达愤怒也是一种教育”,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老师们,我们要捍卫自己的尊严!

“梁云林体罚案”,凸显教育制度本身的缺陷!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