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放弃生命,仅仅是因为一部手机吗?
他离开,仅仅是因为一部手机吗?
文|麦穗长了(微信号:maisuizhangle)
昨天,共同学习的教育群里有老师转发了一条新闻,《广西扶绥县一名高中男生被老师暂扣手机后,跳楼自杀》。问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
大家马上发言:
有人说,手机出现就是让人用的,就算你不让用,那要保证校园生活比手机更能吸引他,不用手机他也不会把精力投入课堂。
有人说,管理粗暴,从来不顾及被管理者的感受。
有人说,教育关怀的缺失难道还不明显吗?一个年轻生命的代价换来多少觉知才是值得?
有人说现在的学生太脆弱了,就因为这点事儿,就放弃生命?!
当我们对一个事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去看,而是去很深刻的剖析,就会叫醒一些人了!恐惧是因为不知道真相:为什么会这样?
说说我的看法:仅仅是老师没收手机的行为,不至于让一个学生放弃生命,老师这个行为只不过是引发悲剧的导火索而已!在此之前,学生的心理状态已经处于极其敏感的边缘了,老师一个行为,彻底让他对现实世界失去了希望!
任何一个悲剧的发生,我们都必然追溯到他的原生家庭。一个高中生,尤其是男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那么,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脆弱?社会环境、升学压力、来自于学校和家庭的压力!就是说,如果在家里,父母是爱他的,关心他的,家是温暖的、包容的,那么在外面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回到家,重拾信心和勇气。男生这样的举动,那就是: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对所有的人(包括父母),都没有值得留恋的了!
有一部家庭片——美国的《考斯比一家》,片中有五个小孩的比尔.寇斯比,似乎是史上最有亲职形象的父亲了。他和小孩之间既有幽默的互动,又能十分睿智地处理孩子们的困难。片中,他是如此地完美,以致于私底下也拥有教育博士学位的他,忍不住要跳出来,在他的书里告诉大家:“别怕让子女知道你并不是个完美的父亲,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你时时刻刻都在,是可以信赖的,碰到任何困难可以跑来向你求助。有一个小片段:他在做饭,让小女儿去帮忙剥洋葱,女儿很不情愿,问他,是现在吗?他走到女儿面前,做了个很夸张的表情: n-o-w!女儿也夸张的回答:y-e-s!这是中国父母要学习的,尤其是父亲。
回过头来,继续说上面的话题。
一个学生,每天只是周而复始的学习,枯燥无味,他的人生看不到方向和目标!每个人都会面对压力,关键是怎么样去转化和化解这些压力。做父母的,你得给他这样的时间和机会!
首先,除了上学,一定一定要有自由的时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比如,男生们要去踢球、骑车啊,女孩们要和朋友们去逛书店、看电影啊,同学们一起去郊游啊!没有老师和家长的干涉,大家在一起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一个人,他可以学习不好,但是不能没有朋友。哪怕是很丑的朋友。友情是他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青春,就那么几年,而且是一个人最美好的年华,当回味起来的时候,他会说,哦,我没有虚度年华!
然后,从家长的角度来说:
很多家长,放弃了工作,放弃了休闲,牺牲了自我,只为陪着孩子学习(当然他们的付出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你要争气)!这样,谁都痛苦,反而适得其反。他们不明白,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我们该给孩子什么?进入青春期后,孩子们正在向成人迈进,他们需要独立思考。很多想法也许很幼稚,但是那都是成长的经历!他们觉得自己很厉害,有天马行空的想法。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望!有些家长就很好,觉得孩子太累了给孩子休学。那是孩子太累了,需要调整自己!当他放学回家,不要说,赶紧写作业,给他一点点放松的时间:听听音乐、看看闲书,或者发呆一会儿;当他和你抱怨上学的辛苦的时候,不要讲大道理,对孩子说一句:我知道,与他共鸣。我们站在孩子的一边,给他理解。
我们对孩子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爸妈也是。只不过在我们那个年代学业没有这样累,还有一些简单的快乐,父母也没有精力管我们。但是你生活在这个年代,就要去适应。在家的时间,是属于你自己的,父母不会给你压力,而且周末和寒暑假你可以自由支配啊,去看电影、旅游、读书,喜欢做什么都可以。上学是必须的,因为每天都有你的朋友同学,你们一定有些交流,说说有意思的事,这是家里给不了的。至于学业如何,你自己可以做到怎样就怎样。学生时代,我们还是要和同龄人度过。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上学。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我们就是被父母这样教养长大的啊,也没有这么脆弱啊!是啊!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比较单纯,一个家里好几个孩子,他们可以互相偎依取暖。他们有很多自由闲暇的时间处理自己的坏心情。而这些,现在的孩子们都没有啊!现代养育孩子的难度增加了!家长们也许会说,这对我们来说太难了!又要赚钱,我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不懂得怎样是对的。那也没有关系!你就很用心的去做好自己。不要把养育孩子附加上那么多的条件,不要想,我都是为了你好!去除你所有的附加条件,就是即使你不够优秀不够让我骄傲,我也一样爱你!时时刻刻觉察自己,给予孩子无条件的关心、无条件的爱,也许就是这个秘密的答案。
英国伟大的儿童精神分析专家温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19XX - )早就说了: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够好的父母(good-enoughparent)。够好的父母当然会犯错,只是他们是不知道才犯错,知道以后就不会再犯这一个错了。忽略父母的处境,忽略自己,应该随时提醒自己:所有的伤痕都是可以修补的,而做父母原本就是一种犯错的历程。
再从老师的角度:抛开教育环境和升学率等外在因素。我们能做什么呢?教师的特点是每天都要和学生们在一起,除了教授知识以外,还能提供什么给学生们呢?那么还有一颗包容和理解的心,因为你也曾经是学生,你也会成为父母,很多东西不能左右。然而,我们能决定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举个例子:有学生在课堂偷偷看小说,这按常理是不应该的。但是他看的很投入,或者他非常喜爱看。这对别人不造成什么影响。你让他把书交上来的一个瞬间,看看他的表情。如果是无所谓的样子,可能就是没事,他能承受。但是如果是很珍视这本书,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学生,他会在神情上表现出来,他那么希望你不要没收他的书。那么,你就可以严肃的警告下,以后不要在课堂看。你的一个善念,有可能让他记忆深刻。那本书,没有被拿走。
其实,很多时候,老师的作用是巨大的,因为毕竟那么多的学生都要听从你的。那么,让学生记忆深刻的事情,不一定是你的教学多么好,而是能触动听他的一些小事,单纯的关心和单纯的帮助。表扬学习好,优秀个人啊,那些东西不能长久,都是附带条件的表扬而已。所以,开明的教师,他的学生们都是自发的努力,以此回报老师。
对于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我举一个例子:
台湾作家王浩威在他的文章中提过《关于一座“孩子的书屋”的故事》。“被贴上标签的原住民孩子;被失意父亲当做出气筒;被母亲娘家不断责罚的失怙孩子;受困于学校成绩的正常家庭孩子……”
“每个馨香的孩子来到世间本该拥有柔绵绵的爱,却因为父母的失职、学校老师的歧视等,大人的蹂躏不知不觉伤害了孩子的心灵甚至身体,让走投无路的孩子选择自我放弃。”
“在书屋里不乏这样的孩子,他们原可能被社会的黑暗力量所沾染或吸收,但因为有书屋这第二个家,成为孩子无路可走时的栖身之地,宛如《圣经》里的"逃城"一般,可以避开击杀。书屋一位大孩子这样说:‘还好有陈爸,陪我走过躁动的青春期。’”
这样一座不惹眼的“孩子的书屋”,里头有一群被视为无药可救的行为偏差少年,在一位也曾浪迹江湖的陈爸(陈俊朗),再加上来自三教九流的几位所谓的老师带领下,居然开始脱离原先的或是浑浑噩噩或是愤世嫉俗的生命状态,开始有了他们人生的追求,有了他们的自我肯定。
他们追求的不是孩子是否回到学校,是否考上大学;他们也不是要教小孩成为世界第一的面包师傅。他们只是希望孩子们,有一天,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路。
那么归根结底,我们要怎么做,来给这个社会带来一点点的改变?就是做好自己。让自己保持生活在光明里。你的心光明,社会就会温暖。一个人的一个善念,就会带来一些转变。
做父母很难,做老师也很难,因为有责任,所以必须有担当。父母好了,老师好了,孩子们就好了,那么社会也就和谐了!
写于2015年11月6日北京第一场雪
延伸阅读:
朱磊:“做教育,就是要在孩子的世界里打滚儿!”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教育圈”轻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