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在哪里?

2015-11-19 李一格 校长传媒

【李一格:全球创新精英大学Minerva(录取率2.8%)创始届学生,高中毕业于北京四中道元实验班。李一格也是有影响力的青年作家、主持人。她的教育经历被称为是教育发展新生代的“现象”,对教育有深刻独到的观点,受邀多家媒体及大会发声。下文为李一格11月14日在南京先锋书店由伊顿纪德《优教育》主办的“全球教育创新实验主题沙龙:重新定义学习、重新定义学校”的现场演讲和文章分享内容的整理稿。】


校园在哪里?

文|李一格


今天沙龙的主题就两个:大学是什么,校园在哪里。我这部分说说校园。在我坐高铁来的路上开了开脑洞,想想校园可以分为六类:远、近、移、定、有、无。当然,这世界上校园、学校、教育包罗万象,我所知有限,同时要取舍。今天聊的几个例子主要是大学,也有部分高中。


远:草木精神

第一类:远。顾名思义,有些校园位于高远或清幽,多数是地域的决定,但也是不少校园的自行选择。


几个月前我读到一个招生简章,这么描述校园:她沉落在仑山、小茅山、高丽山三山的怀抱之中,这里保持着完整的原始自然风貌,远处山坡上是一片黑松树林郁郁葱葱,伊顿学园便掩映于一水相间的黑松林之中,乘舟渡水,竹篱茅舍自甘心。

大家都知道,这是今天活动的组织者陈忠老师创办的伊顿学园。这里的学生读经典、做农活、粗茶淡饭、诗意生活、讨论哲学和乡村建设。这段简介总让我想起论语里一个美好情境: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句话里含着对自然愉悦的生活态的向往。


我猜想,在乡间的校园是最弱化校园硬件结构与设施的校园,也是最弱化“人工”与“非人”因素的校园,“人工”指的是人为的过度加工,“非人”指的是脱离人本身的过度欲望。乡间校园,是小在大中,做大环境的隐士;也是大在小中,是小田野的大灵魂。这样的校园在解决乡村需求的同时给了乡村更多理想。这些理想延续了历史中“乡野出处”的哲学:无论是海德格尔曾在乡下读书并选择长期住在乡下,让“思想深深扎根于现实的生活”;还是维特根斯坦在爱尔兰搭了一个小木屋作为栖身之地,要远离“崩裂腐败的英国文明”。


这样的例子大概数不过来。无论城市化的速度如何催化和吞吐世界,不变的是:乡间永远是大思想生长的原野,是多数人生存的原型、是少数人回归的原乡。如果一个校园主动选择了乡野,那它的目标则也是乡野。


近:前沿精神

与远相对的是近。这一类学校建立在都市生活和丰富资源的近处。


Cooper Union库伯联盟是一所世界有名的艺术、建筑、工程学院,就处在最繁华的纽约曼哈顿。当我路过学校在不同街区的楼,我几乎要错过他们,因为他们和城市已经融为一体,学生来来往往穿梭其中。创立者Cooper是一位发明家和公民领袖。学校的石牌写着:“Founded this institution offering free education.。”

由谷歌等公司和个人联合创办的新型学校奇点大学把校园设立在NASA的研究园内。这所学校要让在这里就读的人学会用科技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奇点大学的校园所处位置被称为硅谷的心脏,它要在世界科技运转和创新诞生的近处,或成为其本身。

我想,真正“近”的学校无所谓地理位置,但一定具有前沿精神,Cooper的“近”成为学生在摩登都市的灵感来源,更重要的是他要推行免费教育,引导时代的平等社会运动,就要发声在城市中心的人群中。而奇点大学对于科技的信奉和追求就一定要完成在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心脏处。选择“近”的校园把自己推向聚光灯,往往有着“隐”在心中的伟大的动因动力。


移:求学精神

“移”顾名思义是移动。今天互联网的发达也决定了“移”一方面是人的移动,一方面是信息的移动。


上个月我读到一篇报道,孟加拉国每年6月到10月的雨季常常遭洪水侵袭。洪水把道路和农田摧毁,也让孩子上学成为非常困难的事。于是,当地人设计了一所“移动学校”,报道上说,“每天这艘船沿河而行,到各站点接学生上船,接满后在最后一站开始上课。” 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只船,而且这个模式已经被运用在医疗等多个方面,也被复制在周边国家。


如果说这样的水上校园是打破了地理环境的障碍,那另一种移动学校就是打破了信息环境的障碍。这一块简单说,就是各种终端进行学习的校园,比如现在城市和乡村不少线上线下结合的课堂模式,比如MOOC、Coursera等网上免费公开课,比如越来越多针对手机移动端学习内容辅导平台,例如一些短视频教学内容等等。这些在我看来,都算是在人懒得“移”、不想“移”,“移”不动的情况下,让学习内容移过来。


所以说,这一类校园在哪呢?你往往抓不住,摸不着。社会企业讨论地理上的移动校园多,互联网企业讨论在线的移动校园多。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把校园环境和内容的可移动性作为立足点。这一大类学校都有很大的未来空间去经营,也都保护和支持着学生和用户最可爱的精神:求学精神。


定:城市精神

这一类校园定在城市的要位,成为城市发展的着力点,也为经济和文化定调。


意大利佛罗伦萨在我心里是梦幻的存在。你无法想象,在这个“复兴”的档口,灵光和伟大的艺术是普通常态。在这个城市中心,佛罗伦萨艺术学院住着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也有各国游客穿梭不止。学院是文艺复兴的产物,也成为佛罗伦萨最重要的资产和象征。

再举一个例子的话,我想德国由于强化工业发展而筹建的学校最有代表性,这里面慕尼黑大学是德国最老的工业大学之一。最有意味的是,有资料说二战期间校园80%被破坏,但是德国强调了对校园的重建速度和质量。战后1946年立即重建,在十年中扩展了校区也建立了工厂。大家可以想见,这对德国之后加速发展工业起到的重大作用。

我提到这一类校园,是根据一个假设:一个发达国家和快速发展国家一定在某个历史结点上大力投入了一种学校(校园),让学生和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导入社会发展。我所知太少,觉得这里复杂的利益参与和划分、深层次的结构和规划不是“精神光辉”里能看的清的。但是我也愿意简化对这一类校园的理解:无论未来如何变化,他们存在和不变都有巨大价值——校园即城市精神和社会文明的缩影。


有:主义精神

“有”是拥有和持有,我用此来代表那些有独特使命并不断实现特定价值观的学校。“有”的学校,他们的校园设计本身就体现了价值与使命。


这一块我先说一个高中。United World Colleges世界联合学院。UWC在全球各地有15个校园,每一个校园里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是聚集文化最多元的高中之一。我以前就读在UWC的朋友中,有南非的、加拿大的、印度的、中国的、尼泊尔的等等。UWC的核心文化就是多元和交融,要让学生理解世界各国的不同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倡导和平和可持续发展。

另外我想到美国的深泉学院。大概不少人觉得应该把它化作乡野派,因为它的校园就是加州荒漠深处的一片牧场。但是你越了解这个学校会发现它的校园完全为使命服务:劳动、学术、自治。我想读一下深泉创始人的一段话,翻译是:“在荒野深处存在着振聋发聩的声音,那是在熙熙攘攘、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所缺乏的,只有最卓然不群的、真正的领袖人物才会试着去亲近孤独,寻找并倾听到这个声音。绅士们,你们来到最狂野的西部沙漠深处,不仅仅为了传统的书本知识学习,不仅仅为了体验牛仔生活、成为一个男子汉,不仅仅为了个人未来的物质享受与职业追求,更重要的,是学会为一个更好的社会而贡献、效力。你们要明白,在这里,你们将获得的不仅是最顶尖的能力,也承载了最宏伟的志向——无私地运用你的能力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所以,深泉的精神不在“远”,不在孤独,是在远处为回归做准备,是为服务更多人打好自身的基础。

这一类“有”特定使命指向的校园也很需要具象的空间和承载,它们依托于人事物甚至天机与运气的汇聚与信仰和规则的日常化去实现某种主义与理想的发展。


无:开放精神

最后一类说说“无”,无就是没有校园,但是校园的空间被延伸或挪移,校园的功能被变相实现。


去年我在旧金山参观了一个创新大学,MakeSchool。现在可以说是码农的鼎盛时期,因为工程师在众多的科技企业中变得越来越抢手。MakeSchool对准了这一人群。它设立了两年课程,提供工程和产品技能教学,沿着这条线教授批判性思维。我问创始人如何实现,他说,产品设计和编程实际是和心理学、销售、演讲、写作和沟通等很多东西紧密相关的,这些在他们的项目制课程里都会涉猎。学生们的校园就在MakeSchool这个机构或是叫公司中,或者大段时间干脆在某个创业公司或大的科技公司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MakeSchool是很多创新教育公司或学校的一个例子。它否定了传统实体校园部分功能的低效,打破它、区别它,并把学习这件事放在职业的准备中和解决问题的训练中实现。


最后说说我现在读的Minerva大学。仅说校园这件事:Minerva没有实体校园,学生们四年在七个国家和城市居住、生活在一起,他们有学生公寓,有学校的生活服务团队,有职业支持团队等,也可以说,他们有城市。我想,Minerva的校园由学生的想象力决定。在学校整合外部资源、组织创意活动和进行教学的同时,这所大学的“动”感、“开”源、“轻”量、“融”合恰恰组成了校园气质。当我选择这样的大学生活方式时,我脑洞里有外星人、有未来人、有古代人也有脑海里另一个的自己,它努力满足着我对世界的探索,满足我的好奇心想象力,满足我建构我个人和团体的校园内涵。

归根到底,Minerva和MakeSchool体现了这个时代的机会——用另一种方式变现开放精神。


说到这里把我脑海里的校园六类再归纳一遍:

远:草木精神

近:前沿精神

移:求学精神

定:城市精神

有:主义精神

无:开放精神


当陈忠老师和我沟通演讲主题的时候,我为沙龙把大学和校园作为切入点感到兴奋。校园是孩子肆意想象的剧场,是做恶作剧的天堂,又是成年人变好或变坏拿来背黑锅的对象。不过玩笑话背后,校园就是一个人长不大离不开的语境。突然有几点关于校园的想法或是猜想:

1,在未来校园不会是学生选择学校的重要因素了。

2,在一个人头脑中的平行时空里的“校园”才是真正发挥校园功能的地方。

3,在诞生传奇的校园里,树木和灯管会说话。

4,睡前故事书是伟大的校园。

5,校园说到底是精神。


当我2012年出版《格外》时在里面写到我高中所在的道元实验班:“道元像一盆有待生发的植物,若是这盆土不肥沃、时机不对、气候不好、里面的植物不可能成熟,更何况是早熟。”今天我的想法有变,我反而认为最应该不受环境影响而独树一帜的事情就是教育;所谓大学,就是引领时代更迭而不变的精神,所谓校园,就是指向社会发展而不变的人和群体。无数校园形态各异、立意不同,但自从存在的那一刻就应该琢磨:从此,在这个变化的世界中,我不变什么。


就像南京的六朝松。

(本文为李一格授权发布-首发优教育)

延伸阅读:

一位中学校长养育女儿的经验

韩志亮的“教师生态园”

李奇勇:我们的教育是否有些“过度”了?

别再误会欧美的素质教育了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教育圈”轻松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