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天以及有关明天的计划有可能一点意义也没有


本文从《心之道》的每一章摘录了一段话,又从这每一段话中挑出了一个句子,生活在焦虑年代的我们,对这些话会有很多同感。


自今年4月出版后一直热销,《心之道:致焦虑的年代》目前已经第二次印刷了。

这本书的作者瓦兹,也许是为西方阐释东方行为准则的当代阐释者中最重要的一位,他有一种罕见的天赋,能“优雅的书写那些不可书写之物”



1

想“拥有”流水,你必须放手让它走、让它奔流起来


你无法抓牢生活,就像你不能将一条河放在桶里带走。要是你试图将流动的水抓住并放入一只桶内,这只能清楚地表明你并不懂得流水的性质而且你将永远失望,因为水是不会在桶内流动的。想“拥有”流水,你必须放手让它走、让它奔流起来。对生活和对上帝而言,也是如此。

摘自《心之道》第一章 焦虑的年代


2

不对痛苦更敏感,我们就无法对快乐变得更敏感

这就是人类的困境:意识的每一次增强都需要付出代价。不对痛苦更敏感,我们就无法对快乐变得更敏感。记住过去可以使我们为未来做出计划,但是为快乐做计划的能力却被担忧痛苦和恐惧未知的“能力”给抵消了。

摘自《心之道》第二章 痛苦与时间


3

明天以及有关明天的计划有可能一点意义也没有

明天以及有关明天的计划有可能一点意义也没有,除非你充分地与当下的现实接触,因为你生活在当下而且只生活在当下。除了当下的现实,并不存在着其他的现实,因此,即使一个人可以永生,为了将来而活也意味着永远地与生活失之交臂。

摘自《心之道》第三章 生活的大流


4

试图取悦大脑就像是想要通过耳朵来饮水一样

试图取悦大脑就像是想要通过耳朵来饮水一样。于是,他们就更加不可能享有真正的快乐,对生活中最强烈和最微妙,而事实上也极其普通和简单的那些欢乐,变得迟钝、麻木。

摘自《心之道》第四章 身体的智慧


5

只要你开始想着“我正在听音乐”,你就已不在听音乐

为了了解音乐,你得听音乐。可是只要你开始想着“我正在听音乐”,你就已不在听音乐。想要弄明白欢乐或恐惧,你一定要全心全意地感知它。一旦你开始给它们命名并且说“我很快乐”或“我害怕”,你就没有在觉察它们。

摘自《心之道》第五章 关于觉察


6

心是在以它体验快乐的完整、自然而然的方式在体验痛苦

意识到不可能从痛苦中逃离之后,心就会对它做出让步,吸收它,并且只对痛苦有清晰的感觉,而不会感到有任何的“我”在感受痛苦或反抗痛苦。在这种情况下,心是在以它体验快乐的完整、自然而然的方式在体验痛苦。痛苦是这个当下时刻的性质,而我仅仅能活在这一刻。

摘自《心之道》第六章 神奇的一刻


7

假如事物的意义仅仅在于终结之处,那么作曲家只要创作终曲乐章就行了

舞蹈的含义和目的就是舞蹈本身,跟音乐一样,它是通过进行过程中的每一刻来实现的。你弹奏一支奏鸣曲,并不是为了到达最后一个和弦;假如事物的意义仅仅在于终结之处,那么作曲家只要创作终曲乐章就行了。

摘自《心之道》第七章 人生的变革


8

我们并没有一个可供被爱的自我

每个人都有爱,可是只有当他心悦诚服地接受了“爱自己”的不可能性和必然会由其导致的挫败感,他的爱才能够流露出来。这个信念是不会经由谴责、通过痛恨自己、通过说“自我之爱”的坏话而建立的,它的形成只能通过觉察到这一点:我们并没有一个可供被爱的自我。

摘自《心之道》第八章 创新的道德


9

这个引人入胜的谜团最终势必会通过捉弄我们而使我们离开原有的思维

开放的心懂得,曾被最详尽地探究过的领域实际上也没有完全被了解,只不过是千万次地被测量过和做上记号。我们测量和标记的到底是什么?这个引人入胜的谜团最终势必会通过捉弄我们而使我们离开原有的思维,直到心忘了再去兜着圈子追究它自己的运作过程,直到心变得能够觉察到,在这一时刻,存在就是不折不扣的奇迹。

摘自《心之道》第九章 回顾宗教




《心之道:致焦虑的年代》

阿伦·瓦兹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4月版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查看动画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相关内容

孔子|夏丏尊|叶圣陶|朱自清|章培恒|陈思和|李辉|陈子善|格非|毛尖|李劼|刘克敌|陈丹青|何怀宏|董克俊|林夕|叶嘉莹|苇岸|饶平如|孙郁|刘春杰|王文元|汪荣祖|邓正来|郝雨凡|陀思妥耶夫斯基|曼德施塔姆夫人|茨维塔耶娃|米沃什|奥斯卡· 王尔德|阿伦·瓦兹|奥尔多·利奥波德|格特鲁德·斯泰因|乔伊斯|埃德蒙·威尔逊|加里·斯奈德|松本清张|井上厦|顾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