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场耐心与爱的修行
下乡支教,不仅仅为乡村带来了课堂知识,也为乡村里那些内心孤独的孩子,涂抹上了生命的色彩。
来到距离新疆阿勒泰吉木乃县城30公里外的托斯特牧业寄宿学校的郑学凤老师,经历了一年的支教服务期后,对教育和儿童有了更深的理解。
郑老师和孩子们放风筝
2022年9月,刚来到托斯特牧业寄宿学校的郑老师,就收到了学校老师的友情提醒:“六年级班上有个叫小江的孩子,他特别难管教,上课能和老师对着干,郑老师您上课得注意他。”
2011年成为特岗教师,至今已有12年教育经验的郑老师,一直在吉木乃县直小学从事德育课的教学,也见过不少调皮、捣蛋的孩子。一开始也没有多注意,直到来到六年级教室上课。
一进班级,孩子们见到老师来上课不由自主地都安静下来,这时还在和同学交头接耳的男生一下子成为了郑老师眼中的焦点。果然,这个虎头虎脑、浓眉大眼,眼中不加掩饰的带有对新老师好奇的男孩就是小江。
第一节课郑老师就遇到了挑战。
小江脸上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神情,嘴里不停地嚼着口香糖,让他把口香糖吐掉,紧接着就嚼手中的笔帽、橡皮筋,手里还时不时地把书上的纸撕下来,做出搞怪的表情,引起周围同学的哄堂大笑。
郑老师在教室里尝试维持班级秩序,好声好气地说了小江几句,却丝毫不起效果。就这样,一节课匆匆过去了。
“这个新老师一定会和其他老师一样的。”小江心里这样想,并等着老师对他失去耐心的那一天。
郑老师和学校的孩子们
为什么小江上课捣蛋呢?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郑老师观察了其他老师上课时的小江,也和老师们沟通过,发现小江的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同时也意识到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原来,小江的爸爸妈妈是牧民,一旦出去放牧就是好多天回不了家。好不容易在家的时候看到小江不听话,气得能直接上手管教。老师们经常能看到小江红肿着脸,胳膊上一片青紫的来上学。
等到小江长大了一些,爸爸妈妈再打的时候,小江直接跑到爷爷奶奶家躲避,让父母无计可施。
家里管不住,学校老师更管不住。
学校里的老师都尝试过和小江耐心地沟通,帮助小江融入课堂。可是在小江屡次不改,不断破坏课堂秩序后,老师没法正常上课时,有的老师会让小江站到教室外安静会,也有的老师会直接揪着小江的衣领,带到办公室反省,再返回继续课堂教学。
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学校也不被认可,小江仿佛被世界放弃了。每天我行我素,抱着一种“反正你们都管不了我,我爱干什么干什么”的心态度过每一天。
这一切直到郑老师来了后,才看到一丝令人欣慰的转变。
郑老师指导学生作业
郑老师尝试用温柔、平等的态度与小江沟通交流,用耐心与爱感化他。看到小江的手满是皴裂,郑老师买了护手霜送给小江,叮嘱他记得经常涂手。郑老师每周有两节六年级的课,她都会主动发现孩子每节课的闪光点,并在课后和小江单独说:“你今天课堂表现不错哦,比上一次有进步,老师看好你,咱们继续努力。”
经过郑老师细水长流般的鼓励与耐心,小江的课堂表现比一年前的时候好了几分,至少不是一开始那样和老师对着干、大吵大闹的。
有一次课后延时,小江举手要上厕所,好几个孩子也跟着附和,郑老师有点担心:“不会让他们上厕所就回不来了吧。”想了想,确实课后延时时间长,到底还是让他们去了。
虽然后来早就超出了正常上厕所的时间,正当郑老师想出去找的时候,“报告!”小江又自己回来了,郑老师大大地松了口气。
郑老师的课堂
有时候,郑老师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些效果时,小江的一个举动又让她陷入痛苦与迷茫:“我付出了这么多,不断地告诉自己教育要有耐心、爱心,为什么这个孩子就这样折磨我,就是这样回报我?”
这天,刚走进教室,郑老师心里就咯噔一下,“怎么偏偏班主任把他俩安排坐在一起。”小江和另外一个调皮的孩子小叶坐在一块,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喳喳。
正式上课后,孩子们倒是都安静了,只是旁若无人在桌上玩跳棋,郑老师用眼神示意了小江好几次,小江看到了也不以为然,仍旧自顾自的和小叶下跳棋。
一次、两次、三次,郑老师的耐心到了极点,不能再纵容小江了,她冲到座位前,一把掀翻了跳棋,一时只听到弹珠洒落一地。
小江觉得自己没错:“我上课既没有说话,也没有捣乱。上课我听不懂,也很无聊,我连安静地玩跳棋都不行吗?”
一旁的郑老师也越想越生气、越想越委屈,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下:“难道我对你们还不够有耐心吗?我就是养个小动物,它都有感情,知道基本的道理,你们怎么连小动物都不如,看不到老师的付出。”
课当然没法上下去了,郑老师默默地流泪了许久,小江看到老师的眼泪,也由一开始的愤愤不平逐渐安静下来,懵懂的孩子仿佛感受到了什么。
出乎小江意料,下课后,郑老师既没有打他,也没有骂他,而是课后单独找他谈心:“你既然每天都坚持来上学,你想不想跟着大家学呢?”“你能不能答应老师,我们一起努力,尝试每天学点新知识呢?”
在这之后,郑老师看得出来,小江在尝试改变,孩子很想实践与老师的诺言,只是自己控制不住,时不时的还会上课摆弄东西,发出声音,但频次已经比之前低很多了。
小江的作业本
“教育是耐心、平等地爱每一个孩子,原谅他的不听话,相信他,一次又一次地给予他改过的机会。”这是郑老师对于教育的理解。
郑老师作为西部阳光基金会青葵花导师计划【魔法班主任工作室】的一员,自2022年起,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乡村老师一起交流探讨创新的教学方法,共同经历一场教育的修行。
一年的支教服务期即将结束,看着小江慢慢有所转变,郑老师知道,这还需要家长与更多老师参与接力,给予孩子再多一些的耐心与爱,陪伴他的成长。
郑老师与小江
写在最后:
西部阳光基金会长年深耕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接触了大量乡村教师。这个庞大的群体中,不乏如郑学凤老师这样有理想、有情怀的乡村教师。
然而,现有的支持体系在专业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上,都难以满足教师职业发展需求,若长期缺乏匹配的职业支持,这些青年教师内心的火焰终将在挫败和琐碎中一点点熄灭。
西部阳光基金会自2013年开设青葵花导师计划,吸引全国18家伙伴机构、超过300名城市和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加入,付出了宝贵的时间和努力,共同改善中国乡村地区教育环境,推动教育公平发展。截至2022年底,项目覆盖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的33个区(县),累计服务的教师人数超过15424名,间接服务的学生人数超过50万人。
- THE END -
每月16元,支持一名乡村幼儿获得一天优质学前教育课堂!
每月30元,支持山里娃一节优质绘本课堂!
每月52元,支持大山里的孩子拥有一天驻校社工陪伴成长!
每月128元,支持一位乡村教师一年的成长课程。
520甜蜜告白 | 请大声和孩子说我爱你!
成为115个孩子的园长妈妈是什么体验?
为梦想拼搏的路上,每天都是青年节
支持一下,戳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