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那一片涌动的青绿
6月28日晚上六点半,距离华中科技大学舞剧《只此青绿》美育讲堂开始还有一个小时。蛰念早早来到现场,拍了张照发到朋友圈,配文“又绿了”。
剧迷们把看《只此青绿》戏称为“绿了”,蛰念上一次“绿了”,是26日晚上,她在琴台大剧院四刷《只此青绿》演出。当晚,李七七也在那儿。为了这场演出,她第一次尝试画了绿色眼影。
蛰念的“四刷留念”
六月末,《只此青绿》在武汉的巡回演出全部落下帷幕,留下的回响却不止于此。这次华中大美育讲堂,是舞剧主创团队第一次走进高校校园,吸引了众多学生剧迷。开票两分钟,两百张票即被一抢而空。蛰念、李七七、寓书、叶鸣、靳骐闽,五位观演过的华中大学生,分享着相似的震撼与感动,也贡献出不同的视角与解读。
剧终散场,那些走进剧场的人,用自己的方式,继续走入这一片不断生长的青绿中。
展卷
“许多人了解《青绿》是在春晚或B站的舞台上,很多平时不看剧的人,这次也都跑来剧场看演出了。我去的那一场,观众的年龄跨度挺大的。”回忆起观剧当晚的情形,李七七这样说道。
《只此青绿》是以北宋《千里江山图》为灵感源泉创作出的舞蹈诗剧,全剧分为“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讲述了天才画家王希孟如何历经艰难绘就名画的故事。登上2022年央视春晚和Bilibili跨年夜的舞台后,《只此青绿》大火了一把,至今已巡演超过100场。
爆火“出圈”的背后,以舞蹈诗剧的形式描绘《千里江山图》的风韵并非易事。在《只此青绿》美育讲堂上,孟庆旸、张翰、谢素豪三位主演都提到了雕琢角色的艰辛。展卷人的情感表达极为细腻,不好把握;王希孟在历史上记载太少,且没有前人扮演过;而青绿作为一个写意性的角色,甚至不算一个真正的人,而是一个类似画魂的存在。
《只此青绿》美育讲堂现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为了呈现出更好的表演效果,演员们做了大量功课,在一次次练习与演绎中体会角色的心境,不断促使自己与角色达成进一步融合。除了演员的努力,《只此青绿》的成功同样离不开韩真、周莉亚两位导演的用心编排、精益求精。
在导演《只此青绿》之前,被称为“中国舞坛双子星”的韩、周二人,已经合作导出过《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口碑良好的舞剧作品。作为一名阅剧量达到六七十部的剧迷,蛰念对《永不消逝的电波》评价很高。她坦言,自己最初想去看《只此青绿》,是因为有位B站UP主(常指但不限于弹幕视频网站的内容上传者)在分享《只此青绿》观剧反馈时,说比《永不消逝的电波》还要好看。
“‘电波’已经让我很震撼了。我就有点好奇,怎么会有人觉得有剧比‘电波’还震撼。”
观演
“展卷人在研究《千里江山图》时,被如画魂一般的青绿吸引,并唤醒了青绿。之后,展卷人又通过青绿,看见了千年前作图的希孟,和他一起经历完整的创作过程。最后,《千里江山图》、希孟与展卷人一同出现,现代与古代通过文化联结在一起。”
短暂思索后,寓书一气呵成地讲出了自己对《只此青绿》故事的理解。6月25日中午,她如愿以偿地进入剧场。当灯光打下,展卷人、王希孟和青绿第一次同时站在舞台上,时代不同、身份各异的三人站在一条斜线上,一种时空交错之感在她心中油然而生。
“但其实作为观众是明白的,他们无法真正跨越时空,只能通过艺术的方式去获得短暂的心曲相合。”叶鸣在观剧时产生了疑惑:为什么舞台一定要设计成旋转的圆形呢?后来,她给出的答案是:在很多同心圆、大圆套小圆间,希孟、展卷人、青绿同时出现,但又站在不同的位置——他们仿佛跨越时空彼此陪伴,可又从未真正相交过。
舞台的同心圆设计
类似的隐喻也藏在《只此青绿》的色彩运用中。橙黄与青黛的灯光落在舞台上,时不时相交又分离,这暗示着展卷人与希孟跨越千年的互动。李七七被柔和又协调的颜色打动,青黄光束投下的一刻,她脑中立马蹦出一个念头:“谁说‘青黄不接’的?”
青黄两色还被用在了青绿们的演出服上。领舞孟庆旸的服装皆为青绿色,身后群舞们的衣服却加入了黄色作为点缀。“如果一整片都是青绿色就太闷了。这抹黄加得刚刚好。”在李七七看来,这抹黄为整个画面注入了一种活泼气质,与衣服上精心设计的褶皱一起,共同展现着千里江山的灵动感和沟壑纵横的层次感。
舞剧服装的青黄颜色搭配
颜色搭配与舞台设计中的巧思,只是《只此青绿》众多细节中的冰山一角。青绿发髻上的纹路、舞步与音乐的卡点、细致到演员指尖的动作设计……主创团队在每个环节精雕细琢,希望在演出中兼顾千里江山的气势磅礴与鲜活灵动,并将宋文化的美学意蕴融入舞剧中。
而众多观众的反馈显示,他们成功了。看完26日晚场的演出后,靳骐闽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整部作品给人带来的是完整的、有关宋代历史的文化体验,留白很多,呈现出一种素雅的风格,这也与宋代美学相契合。”
共情
《只此青绿》展现的是千年前北宋名画的神韵,但在文化带来的冲击之外,年轻的观众们,还在这部相对写意的舞剧中找到了其他情感共鸣。
“《习笔》那一段,我每看一次都会笑。”蛰念发现,天才画家王希孟也和现代的普通学生一样,上课迟到,从后门溜进来,东西掉了就紧张兮兮的,同学帮他捡起来,就松一口气。“还有那些学生装作没看见夫子扇子的时候,就和我们在画室的时候一样,捉弄老师嘛。”
产品设计专业的李七七,也在王希孟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他要去采风,一遍遍地画,画不出满意的神韵,就画了又撕、撕了又画。那时候觉得挺能共鸣的。”
前段日子,李七七参加了专业里一个工业设计比赛。画出了一个自觉不错的造型后,她拿去咨询导师的意见。可导师看了之后,没有评判设计的优劣,而是指出她画得太少了。“老师的意思是,画得太少,是不可能知道自己画得够不够好的。”郁闷过后,李七七还是一张一张地画着、探索着,试图从更多的可能性中找到最优的那个形象。
当在剧场看到王希孟,共鸣之外,李七七心生一丝惭愧:“我们年龄相仿,他经历的艰苦比我们更多。在十八岁的年纪就能为了一种艺术追求做到如此,不愧是天才画家。”
蛰念对王希孟的理解
而对新闻专业的寓书而言,最能使她共鸣的,是在剧末登场的一群看展人。《千里江山图》在台上升起来,一群现代装束的看展人,走到玻璃前欣赏讨论,再像逛博物馆那样缓缓走开。寓书感到她也应该是其中之一。“我们观众在下面坐着,也像看展人一样,看着这张图如何一步步变成今天世人所见的样子。”
李七七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也越发强烈地觉得,自己和剧场中的所有演员、观众,正共同欣赏着那幅《千里江山图》。“我喜欢置身其中,去感受环境和群体的能量,也想让别人感受到我带来的能量。”
高二时,李七七在英国看了人生中的第一部剧——《歌剧魅影》。当时,她旁边坐的外国观众鼓掌声音特别大,对戏剧的热爱在剧场弥漫,感染着她。“当看剧的人在相同的故事里产生共鸣,通过掌声和欢呼输出特别真诚的情感,他们真的可以调动你也进入那种环境里。”
在《只此青绿》的谢幕环节,所有观众都在鼓掌、呐喊,李七七清晰地感到剧院笼罩在一种和谐的能量场中,“有点玄乎,但的确如此。”
演出谢幕,观众纷纷起身拍照留念
入画
“我更愿意把观众当作一个与整个剧组共同参与创作的集体。”提及观众在观剧中的角色,叶鸣这样说道。而其他几位观众也都有类似的感觉。
在剧场中,观众的“观看”行为能给演员带来正向反馈——热烈的掌声和专注观剧的氛围,能让演员更加沉浸在演出中。
离开剧场后,对演出进行复盘与解读,个人的视角总是有限。不同背景的观众,对剧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些视角的诠释甚至远远超出了主创的原有构思,为剧作本身注入新的生命力。
《只此青绿》作为一部以《千里江山图》为原型的舞蹈诗剧,本身即是一种对创作的再创作。这让观众有了更多诠释作品的角度和机会。同时,主创团队淡化情节、强化诗意表达的留白式编排,也给了观众更大的发挥空间。
在微博超话“只此青绿”中,不少观众发表了自己的repo(指观看演唱会、舞台剧等现场演出后的介绍或感想)。来自国画、矿物研究、古琴等不同专业的观众从自身视角出发,对舞剧配乐、舞台美术等各方面进行延伸和发散的释义,让《只此青绿》得到了充分的认知与欣赏,甚至拥有了比原本更丰富的内涵,更深入地走进了观众的心里。
李七七的观剧repo
“观众们观演后的‘表达’对剧的生长很重要。”蛰念这样说道。除了阐释自己对于剧作的理解,许多观众还会为主创团队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在南京音乐剧《悟空》的sd环节(指Stage-Dooring,剧迷在演职人员出入口与主创互动),她在表演结束后和创作团队讨论到半夜十一点。
与生产即定型的使用类产品不同,舞剧演出过后,好的创作团队大多会根据现场效果、观众意见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再调整。这样,整部作品便始终处于生长的状态之中。而《只此青绿》的总编导周莉亚接受幕后采访时也曾提到:“《只此青绿》没有最终的版本,只有最好的版本。”
走向那片涌动的青绿
一部剧,登台便有散场时;但并非每一部剧的感动与余响,都会在落幕戛然而止。7月3日,蛰念又发了一条朋友圈,写:“7.14~7.17能不能去成都?别问,问就是我又想绿。”发现自己微博上发的repo被演员评论,她也会高兴很久。
这些“声音被听见”的时刻,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剧场以外更为广阔的连接,仿佛那片青绿也在他们的生活中涌动。蛰念说:“对我而言,观看一部剧的最好方式,就是带着剧的精神内核继续生活。”
而李七七至今还记得观剧当天的签名环节,周莉亚直接走进等待的人群里,说:“你们不用往前挤,我会往你们走去。”
(应受访者要求,蛰念、李七七、寓书为化名。)
文字 | 周冀 周雨萌
摄影 | 侯振轩 周雨萌
部分来源于受访者和微博@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美编 | 黄丽媛
责编 | 周雨萌
往期热文荐读
核酸检测:不断奔赴的战场
毕业季:一段独家限定的青春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