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有世界杯的夏天,复盘下小龙虾“升级野史”与消费逻辑
当夏季来临,小龙虾“霸占”餐桌的季节也就跟着来了。今天夏天,在世界杯的助攻之下,小龙虾有望再添一把火。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总能带动夜宵市场新经济,晚上来一份小龙虾就着冰啤看球,或许是再美不过的事。
作为中华美食版图上一块重要拼图,小龙虾已坐拥千亿级市场,近年来愈发显示出蓬勃的活力与潜力。除了好吃之外,还有哪些理由让你成为忠诚的“吃虾群众”?今天,华映资本(Meridian Capital)带你复盘小龙虾的走红升级历程以及背后消费逻辑。
舌尖与流言里的小龙虾
时至今日,作为食材的小龙虾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喜爱小龙虾的食客也遍布世界各地。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自北美洲,美国、日本、欧洲与澳洲一直有食用小龙虾的传统。早在1916年,在日本大正天皇宴请外宾的晚宴上,就有一道精美的西式小龙虾汤。
1916年日本大正天皇宴请外宾的晚宴的小龙虾汤
30年代,小龙虾从日本被引进中国,主要用作水产养殖的饵料。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小龙虾一直没有进入大众视野。直到90年代,人们才慢慢看到了小龙虾的食用价值与经济前景,小龙虾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从江浙一带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口味也日益丰富起来。如今,小龙虾当之无愧为吃货们的心头好,堪称美食界的扛把子选手。
不过,小龙虾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始终伴随着争议和质疑。
与很多水生生物不同,小龙虾是杂食性体质,具有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污染严重的地方存活下来。或许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关于小龙虾“不干净”、“不卫生”、“重金属超标”的流言年年活跃在大家的朋友圈中。有人为小龙虾发声辟谣,也有人将信将疑。不过,从小龙虾连年递增的养殖面积和产量来看,这些流言远不及人们对小龙虾的热爱来得汹涌。
小龙虾,大产业
在我国,小龙虾已经成长为一个颇具规模的产业,堪称夏日的“网红”级国民夜宵,也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为新零售带来了更多鲜活的想象。
根据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与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发布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7)》,从90年代开始,我国小龙虾产业从最初的“捕捞+餐饮”,逐步向小龙虾养殖、加工、流通及旅游节庆一体化服务拓展,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这条小龙虾产业链中,第一产业以养殖业为主,第二产业以加工业为主,第三产业是以虾为基,以市场流通、餐饮服务、节庆文化、休闲体验为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服务业。
在2007年至2016年的十年间,我国小龙虾养殖产量实现了井喷式增长——由26.55万吨增加到85.23万吨,涨幅为221%。2016年,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国,拥有89.91万吨的小龙虾总产量(含捕捞产量),1466.10亿的经济总产值,容纳了近500万人的全产业链从业人员。
来源:《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7)》
夏天,没有小龙虾是万万不能的
如果季节有味道,那么夏天一定有着最丰富的层次和口感。夏日的美食广场上,物产丰饶,品类多样,各种零食小吃大排档遍地开花,可为什么偏偏小龙虾成了头牌网红?
1、辣是一种瘾,吃吃吃停不下
根据美团点评数据研究院在2016年发布的《大数据里的小龙虾经济学》,十三香、蒜香、麻辣/香辣是最受大家好评的口味。
有人说“吃小龙虾都是为了吃佐料的味道”其实不无道理。很多人称自己“无辣不欢”,辣,绝对是一种大众口味。本质上,辣味的源头——辣椒素会促使大脑释放内啡肽,让人获得欢欣的快感,而且辣味可以促进食欲,让人欲罢不能。可以说,正是这样极富冲击力的味觉刺激触发了人们愉悦、兴奋的心理体验,使得吃小龙虾成为一种酣畅酷爽的享受。
2、“CP值”高,各种配搭无压力
中国社科院评价中心主任荆林波在评价火爆的“小龙虾现象”时,列举了以下三个缘由:
第一,小龙虾这种单一菜品的毛利润比较高;
第二,小龙虾烹饪的人工成本比较低;
第三,它的搭档很容易找,因为小龙虾是偏重口味,容易上火,因此经常要配凉茶和啤酒。
在生产端,小龙虾成本低、毛利高,吸引大家争相入局;在消费端,小龙虾很容易与其他食材“搭伙儿”,具有极强的菜品“兼容性”。《大数据里的小龙虾经济学》显示,小龙虾的菜单组合十分多样,外卖顾客常常将小龙虾与饭食、烧烤、碳酸饮料与凉茶一起下单,堂吃顾客则青睐更丰富的主食、凉菜、川菜、小海鲜、酸梅汤和酒。
3、契合市井文化,自带社交光芒
1)没有一起剥过小龙虾的人,不足以谈感情
虽然“一人食”越来越普遍,一个人抱一盆小龙虾大快朵颐听上去也足够尽兴,不过小龙虾天生就是社交聚会的宠儿:小龙虾的气质是喧嚣、热烈、浓郁,活色生香的,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完美贴合一桌人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市井气息。
关于“为什么大家爱吃小龙虾”,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段子——“因为吃小龙虾时不能玩手机”。
的确,吃小龙虾需要双手齐上阵,不得不把手机暂时晾在一旁。而小龙虾肉含量只有20%左右,几乎是所有食物中最难填饱肚子的,在无形中拉长了就餐聚会的时间。试想,约上三五知己与七八好友,围坐在一盆色泽鲜丽、香气升腾的小龙虾周围,一边剥虾一边聊八卦、谈人生,直到月亮爬上中天,虾壳堆成一座小山,满口满手都沾上晶亮的红油,的确是一件幸福感爆棚的事——在面对面的言语欢笑里,有着比线上交际更难得的亲切和温馨。
3)“网感”十足,能晒就是王道
对当代年轻人而言,社交媒体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自我的投射和延伸,是日常生活轨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符合社交媒体逻辑、具备“网感”、能晒、能发票圈的素材才是属于自己的“优质内容”。
而以上几点,小龙虾条条符合。
首先,小龙虾颜值高。做熟的小龙虾呈现鲜亮的大红色,虾身饱满,油光扑闪,与层叠的辣椒、花椒交相辉映,视觉效果一级棒。此外,许多小龙虾电商品牌也在包装风格上大做文章,外形设计与文案创意满满,足够吸睛。
其次,小龙虾擅长“蹭热度”。节日宴会,酒局夜宵,小龙虾几乎在各种场合都不会违和,看着别人深夜放毒,如何不心动?而商家们也抓住了消费者爱晒的心理,但凡能搭得上边,总会“见缝插针”地提供小龙虾,为的就是抢占心智,票圈营销。
抢食“小龙虾经济”的N+1种方法
1、地域品牌+节庆文化,打造小龙虾地标
随着小龙虾在市场走俏,各小龙虾产地纷纷将其作为本地的金字招牌,把打造地域品牌作为提升小龙虾产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江苏盱眙自2006年起就制定并实施了小龙虾地方标准,被中国烹饪学会授予“中国龙虾之都”称号,建立了以“盱眙龙虾”商标为核心的品牌体系。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央视发布的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中,“盱眙龙虾”品牌价值达到169.91亿元,居全国淡水产品品牌价值榜榜首。盱眙自2001年起开始举办“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致力于将盱眙十三香龙虾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美味龙虾,也成功带动了南京、杭州、上海等周边地区的小龙虾餐饮发展。
“潜江龙虾”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潜江龙虾节”被授予“中国最具地方特色物产节会”荣誉称号,潜江市形成了一大批小龙虾知名菜肴和餐饮品牌,有效推动了小龙虾餐饮消费向深度发展。
2、老牌餐饮门店进军新式小龙虾产品
根据《大数据里的小龙虾经济学》,2016年,我国一线城市平均开业500多家门店,二线城市开业200多家,三线城市及以下新开30多家,这些仅代表专业龙虾馆的开店数量,许多餐厅、火锅店、烧烤店甚至星级餐厅也加入了卖小龙虾的队伍——新辣道、麻辣诱惑、良品铺子、周黑鸭、海底捞、必胜客、KFC等,都纷纷加入了小龙虾大军:
良品铺子早于2015年夏季就研发推出一款小龙虾零售,初步建立起小龙虾在休闲食品中的地位;
周黑鸭于2017年5月在武汉推出了自己的小龙虾品牌——“聚一虾”,宣布进军小龙虾市场;
海底捞也战略投资了以小龙虾饭为切入点进入快餐市场的“海盗虾饭”;
必胜客和KFC在2017年纷纷推出小龙虾披萨、小龙虾堡、小龙虾鸡肉卷
……
3、互联网新品牌竞争激烈
2015年可以算是小龙虾“网红”的元年,全国兴起的小龙虾外卖项目超过千个,其中北京达200多个,大虾来了、虾baby、闪电虾等品牌也都在2015年成立。2016年,小龙虾越发火爆,小龙虾的门店生意达到了史上最高峰。
一大批互联网餐饮品牌正以小资时尚路线向簋街传统老店发起挑战。比如,“大虾来了”致力于打造中央厨房+自建物流,在湖南和湖北与数万亩虾塘合作,自己进行小龙虾养殖。用户可在微信公众号和App上下单,而以上两个渠道单量占到其整体单量的80%以上。不过,入局者众,竞争也异常激烈。张嘉佳靠明星众筹建立的小龙虾品牌“卷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遭遇大规模倒闭,当时被看好的IP运营和粉丝社区模式也已经“凉凉”,可见在市场中长期留存绝非易事。
4、电商巨头借力小龙虾开启“新零售”
小龙虾正在成为电商巨头眼中“新零售”故事中的主角,天猫、网易严选、京东纷纷把小龙虾作为开启夏季促销的武器。
去年5月,天猫全球首家小龙虾馆在北京簋街开业。开业当天,天猫在京城开启了“线上线下新零售吃虾大法”。天猫数据显示,小龙虾上线三天即被抢光超过12万份。
阿里巴巴格外强调,“天猫小馆的小龙虾获得了阿里巴巴的数据支持,被赋予了需求数据的翅膀,是一次新零售下的消费升级。”在新零售的思路下,一只简单的小龙虾需要拥有属于它独有的可追踪化、可优化的数据,打通消费者认知、兴趣、购买、忠诚及分享反馈的全链路。
让巨头们兴奋的除了小龙虾达千亿的市场规模,还有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在线上流量获取越来越昂贵的今天,巨头们在线下开起或合作的龙虾小馆,可以自然地完成线下流量的累积。
《大数据里的小龙虾经济学》数据显示,在全国3万亿的餐饮市场中,小龙虾市场从2015年起获得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现已超过1000亿元,人均消费额达到84元。在消费升级趋的势下,从货源——空运优质货源,到做法——冰镇、酒腌等,都表明小龙虾正在从平价餐饮向品质餐饮转型。未来,小龙虾这个千亿级市场还会有哪些新看点?作为吃虾群众,大可期待一下。
参考资料:
1、《小龙虾为什么这样“红”?》,《中国新闻周刊》第812期
2、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7)》
3、《巨头争讲小龙虾故事:阿里京东网易加入,背后有一本怎样的经济账?》,《北京晨报》,2017.6
4、全媒派,《“网红icon”小龙虾:欲罢不能背后,是一整套社交流行话语》,https://mp.weixin.qq.com/s/4_MVM0fVf8kz-k1dUaAcBg
5、美团点评数据研究院,《大数据里的小龙虾经济学》http://www.199it.com/archives/503634.html
6、张展鸿,《在这个城市有无数的小龙虾在跟你招手》https://mp.weixin.qq.com/s/Ay-OyYKtR9O266VsKA_Thg
7、前瞻产业研究院,《2017年小龙虾产业消费趋势报告》https://mp.weixin.qq.com/s/8NQk5lY2QCcI5QW5Bc-ifA
▲ 新式茶饮异军突起,揭秘500亿市场背后的掘金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