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咬定青山不放松 不破楼兰终不还丨华侨城集团助战脱贫攻坚战纪实(二)

华侨城集团 创想华侨城 2021-02-0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最大的短板,也是一个标志性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亲力亲为、领战督战扶贫工作,始终挂念着让贫困地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先后多次召开打赢脱贫攻坚战专题会议,访贫问苦的脚步遍布全国几十个贫困村。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作为中央企业,华侨城集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高质量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资委党委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结合贫困地区实际,立足自身产业特色,华侨城集团坚持以“人才扶贫、基金扶贫、旅游扶贫、产业扶贫、短板扶贫、文化扶贫”六大路径帮扶贫困地区实现造血式扶贫,形成了央企精准扶贫的华侨城模式。


▲华侨城产业帮扶三穗县寨头村

大闸蟹养殖基地


2019年,在国务院扶贫办、国资委的领导下,集团超额完成定点扶贫责任书任务指标。目前,华侨城定点帮扶的贵州省三穗县、云南省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九保村、云南省元阳县小新街乡小新街村已实现脱贫摘帽,今年3月,贵州省政府发布公告,天柱县符合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同意退出贫困县序列。




深挖苗侗族特色

助力黔东南发展


2020年5月,华侨城扶贫干部叶兴斌挂职黔东南州委常委、副州长期满,深深的牵挂让这次别离注定难以割舍——700多天夙夜在公,88个乡镇街道的走访调研,叶兴斌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和贫困群众家中倾听诉求,为黔东南州争取更多扶贫资源,还积极挖掘华侨城集团的平台资源,着力补短板、做增量、办实事、搭平台……


▲华侨城集团扶贫干部、黔东南州副州长 叶兴斌


挂职期间,叶兴斌始终聚焦主责主业,围绕中心统筹推进分管领域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摒弃做客心态,要求自己当好“本地人”、干好“当地事”。在叶兴斌挂职的2年间,黔东南州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万户、实现全州台账内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数全部清零;全面完成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62269户、基本消除全州农村老旧住房透风漏雨现象;全面完成农村人畜混居整治44535户、基本消除全州农村人畜混居现象;完成2019年棚户区改造开工任务19672户,超额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4126套。


叶兴斌还以举办第八届贵州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为契机,牵头新建生活垃圾收运设施4个、污水处理厂6个、公厕23个,加快补齐全州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因挂职成效显著,被授予贵州省“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黔东南州“全州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黔东南州“脱贫攻坚优秀援黔东南干部”称号,中共黔东南州委、黔东南州政府给叶兴斌同志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三穗县苗族传统手工刺绣技术培训


有“千里苗疆门户”美名的三穗县寨头村,就位于叶兴斌挂职的黔东南州,2019年7月,在寨头村第一书记尹剑即将挂职期满前的3个月,村里的乡亲们在一纸请愿书上盖上红指印,联名请求留任尹剑。2年间,他一直致力于为寨头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实现全村稳定脱贫。


寨头村的苗绣是印记苗族蚩尤文化和迁徙故事的代表绣之一,然而,守着绝技难生计,家家户户还停留在原乡原用的阶段。意识到独具民族特色的“寨头苗绣”是带领村民脱贫的新路径,2018年3月,尹剑与村两委整合60万元扶贫资金,建立“寨头苗绣”刺绣加工和培训基地。“寨头村苗兴绣花厂”正式投产运营后,覆盖寨头368户贫困户,年保底分红6%,1515户贫困村民由此受益。


扶贫扶志

人才扶贫为脱贫攻坚注入内力


▲“D球村”互联网线上农副产品销售平台


在黔东南,有很多优质的农副产品。2018年7月,华侨城扶贫干部尹剑和“脱贫攻坚团”的其他央企扶贫挂职干部商议,决定创立“D球村”互联网线上农副产品销售平台,整合黔东南驻村第一书记所在村的优质农副产品,通过“企业+农户+品牌”合作模式,按照“统一收购加工、品牌包装、检验检疫、线上发售四个标准”的形式经营。不到1年的时间,“D球村”在京东商城、微信商城、网易严选等线上销售平台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交易市场,销售金额达500多万元,带动超600户农户增收。精准帮扶成果得到肯定,尹剑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黔东南州“脱贫攻坚优秀援黔东南干部”、黔东南州及三穗县两级“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2015年以来,华侨城集团及下属企业共派出到贵州省黔东南州一线扶贫的干部共有8人——叶兴斌、赵术民、王日新、王南、张大磊、肖忠、尹剑、姜铁军。在每一位挂职干部的背后,站着更多默默奉献的华侨城人。


▲华侨城旅游扶贫培训


从2003年与三穗、天柱两县“结缘”,到2019年底,华侨城集团已投入定点帮扶资金累计超过70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超6000人次,提供公益扶贫岗位1482个,培训人才超1000人次,援建帮扶项目119项……2020年3月3日,贵州省政府发布公告,华侨城集团定点帮扶的黔东南州天柱县符合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同意退出贫困县序列,而三穗县已于2019年完成脱贫摘帽目标。这是集华侨城团扶贫干部和许许多多情系黔东南的华侨城人兢兢业业干扶贫事业的成果。



精准施策,尽锐出战决胜脱贫攻坚。创新思维授人以渔,“四个一批”赋能“造血式”脱贫:精准摸清需求,解决就业一批,2018年至2019年底,统筹旗下79家企业举办7场专场招聘会,促进当地贫困户就业;精准立项,勤劳脱贫一批,向两县投入帮扶资金889.6万元设立扶贫专岗,共帮扶1482名建档立卡户人员就业增收;精准赋能,培训带动一批,聘请行业前沿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对当地核心岗位干部、技术人员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开展多次培训;精准扶智,挂职培养一批,实施人才驱动战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选派挂职干部赴一线挂职,同时接收黔东南州7批110人次基层干部到华侨城学习锻炼。


因地制宜

产业扶贫为脱贫攻坚增加动力


发挥文旅资源优势,推进黔东南州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挖掘两县乃至黔东南州全域旅游发展潜力,深挖苗侗族文化特色,为三穗县颇洞村旅游示范点以及天柱县三门塘、金凤山旅游景区、“四十八寨歌节”项目出谋划策,将贵州文旅嘉途酒店打造成黔东南州酒店业的标杆,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今年,还计划将甘坑客家小镇的小凉帽农场运营经验输送到三穗县寨头村。


▲天柱民间风俗—石栏伴嫁


因地制宜开展产业扶贫,探索“摘帽—脱贫—致富”可持续帮扶模式。立足两县资源禀赋,选择支柱产业打造“一县一品”龙头产品。把三穗县三穗鸭产业打造成为贵州省龙头产业,助力养殖基地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康佳集团利用互联网运营平台,通过开机、待机广告等形式进行广告投放支持,直接影响几百万户家庭,将流量变现为消费动力;资助天柱县栖凤油茶生态园示范基地项目,推进油茶全产业链建设,促进林下生态经济发展升级,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获得分成;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模式开展资金扶持,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租金、入股企业或合作社量化分红、直接参与务工获得增收,与当地龙头企业洽谈股权投资形式,助力产业规模提升。


▲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养鸭场


探索“长期低息贷款+股权合作”模式,创新解决扶贫资金核心难题。在国开行的支持下落地400亿扶贫授信,用于具有扶贫减贫带动效应的文化旅游项目,同时向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出资4.74亿元,大力促进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园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


2018年至2019年底,集团干部员工购买两县农产品超过200万元,帮销超过300万元。今年5月12日,“央企消费扶贫”电商平台正式上线,华侨城集团进驻“央企馆”,依托数字技术拓宽定点扶贫地区农特产品销路,以产销结合、以销促产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为脱贫攻坚增添新阵地。


▲华侨城捐赠三穗乡镇卫生院救护车

▲天柱县社学街道卫生院-门诊

▲三穗县寨头村小学华侨城援建食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锲而不舍破解突出难题。华侨城集团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援建项目过百项,包括援建天柱县中医院大楼、三穗县妇幼保健院大楼、三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捐赠医疗设备等,援建天柱县白市镇中心小学综合楼、三穗县佤寨镇小学教学楼、“春暘成长美术馆”等,发起“全心·同行”党员捐款活动,开展“小红花”志愿者支教,打造“凤凰花”助学公益品牌,搭建华侨城爱心公益平台。


——EN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丨李小姣

本期编辑丨朱春艳  吴婉莹

内容来源丨华侨城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