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风引进来到底有多大作用? | 任超 一席第420位讲者
什么是城市风道?
规划城市风道有助于解决雾霾问题吗?
规划风道是否意味着大拆大建?
如果一个城市风道建好了,污染物又飘散到另一个城市怎么办?……
2003年以来,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的任超和她的团队,通过一系列科学研究,为香港制定城市风环境评估标准,研究成果被逐步纳入香港各地区的规划与发展大纲之中。
你看到这样一个规划方案会很惊讶:这个风真的会进来吗?真的会因为我画了一个箭头——从城市的一端画到另外一端——就来了吗?所以很多时候大家对于风道的概念还是很片面化或者是很概念化的。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361w4419p&width=500&height=375&auto=0
城市呼吸
任超
大家好,我是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的老师。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题目叫作“城市呼吸”。
大家常常会看到这样一张很漂亮的建筑设计图纸。在这些渲染图里,很多时候会告诉你是一个蓝天,然后你拥有了这个房子,周围有很好的花园,或者很好的绿地。但是随着城市的开发和发展,我们却发现城市当中越来越多的时候会出现雾霾。
刚刚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说,北京10月份的半个月当中发布了三次空气污染预警。如果你每天拉开窗帘,看到外面这样一个环境,你一定会想,这个城市的管理者、设计师,他们到底做了哪些工作?是什么使我们的城市变成了这样?
所以我在学习的时候就会不停地问自己,作为一个建筑师,你的使命感,你的责任感是怎样的。是不是我只追求美观,保证我的房子不塌就够了呢?是不是我们应该为更好的城市环境出一份力?
我相信可能在座的很多听众,还对2003年的SARS有一个很深的印象。在香港,我们看到的数据是短短的两个月内有300人死亡。其中非常著名的一个案例是淘大花园:3月中下旬的时候大约有100人受到SARS感染,到了4月15日的时候有超过300人被感染。
政府不得不把这个小区关闭,疏散当地的居民,随后开始反思,到底淘大花园这个建筑设计出了什么错,在未来应该怎么样去改善。
所以从2003年开始,香港政府特别关注有关城市气候环境方面的研究。在我们这么庞大的一个研究团队当中,有政府各个部门的配合,也有香港本地的研究人员以及海外人员,还包括其他业界,像设计公司、规划部门等等。
当时没有人想过怎样去研究风,怎样去考虑空气流通。我们很多时候就开始先查文献,然后跟海外的学者不断地去探讨,去了解。
后来我们发现在香港非常难,因为香港是一个高密度的城市,亚热带的环境,楼非常高,非常密。怎样在这样的城市环境里去改善空气流通的效果,我相信这样一个课题,不光是香港,在上海、广州还有其他的城市,也面临一样的问题。
你看到的这些图片是我从网上选取的,可能很多人不是很了解画的这张图是什么意思。简单地说一下,图片上有很多箭头,意思是希望风是从这个方向流进城市。大家看到很多绿颜色的地方,它的意思是这个地方我需要变成一个生态绿楔或者是绿地。
但是如果你仔细研究一下中国城市规划的这些条文定义,你会很惊讶地发现,本来明明是绿地的区域居然还可以盖房,本来规划好的风道,在后面修编的时候就没有了。
与此同时,你看到这样一个规划方案会很惊讶:这个风真的会进来吗?真的会因为我画了一个箭头——从城市的一端画到另外一端——就来了吗?所以很多时候大家对于风道的概念还是很片面化或者是很概念化的。
所以在今天,我希望跟大家分享一下,过去十年在香港我们经历了哪些,我们怎样用这样一个科学化的数据,去有效地支持每一个设计跟规划。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是在2015年6月份颁布的,它是第一次在国家层面提出来“通风廊道”这样一个概念。可是如果你看这个文件,你会觉得很奇怪:它没有给出定义,到底什么叫作通风廊道,怎么样去实施,通风廊道的要素有哪些,在规划方面要怎么样去配合。
但是与此同时,它定了一个大的目标,2017年底,地级以上的城市要完成通风廊道的划定工作。但是这大约一年多的时间,我们真的可以做到近300个城市都完成通风廊道的划定吗?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在我做文献研究的时候,收集查阅了许多论文、资料及报告。我发现在中国有17个省市,超过35个城市参与开展了这样的项目,而当中有一些是纯粹的学术研究,有一些是政府的顾问项目。
到底什么是通风廊道?其实应该说没有一个完整的官方定义。但是一般来说,通风廊道的设定针对的是弱风,或者是静稳风的一个状况。简单来说就是风速比较慢,使得大气的污染扩散很差。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怎么样可以改善城市的风环境,让空气质量稍微好一些?
我们可以把风想作是水。水都有源头,从一头流到另外一头。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河道的时候,每一个小石子、每一个建筑的布局都会影响到水流。所以如果你在河道当中建的建筑越多、越密集,那水流自然就很慢了。
与此同时,怎样分析气候状况连接到不同设计与规划尺度,比方说城市、街区、建筑,也就是说怎样把大的江河跟支流以及小溪连接起来?让风从城市流入小区,再穿过建筑群,我们希望做一个“会呼吸的城市”,让“城市的呼吸”更加顺畅。
大家经常有一个问题,就是城市已经建成了,那要怎样去改善城市的空间,让风进得来也流得出去?
其实香港也面临着一样的问题,而且香港的情况可能比内地更加严重。我给大家举一个数据,在香港平均的建筑高度是60米,60米大约就是20层。北京、武汉、上海的一些数据,全市的建筑高度大约是25米到35米之间。所以香港有一个更密集的城市环境。
如果你开始做一些建筑项目,你会知道它的容积率(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大概是1到2,最多不超过3,可是在香港平均的容积率是5到6,甚至有一些项目可以做到12。所以在香港这样一个非常高密度的城市,我们根本不可能做到大拆大建。我们只能思考怎么去更精准化地管控每一个建筑、每一个小区规划与新市镇发展的项目。
香港当然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在过去的六七十年,经历了一个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所以从以前低矮的建筑——唐楼,大概三四层,接着到了一个高层,再到一个超高层的情况。
2000年之后,很多时候大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我住在大概30层的楼里面,望出去的时候可能还可以看到一线天,看到一点点绿色,一点点海景。接着因为屋宇署取消了一个条例,允许厕所变成黑厕所,也就是没有窗户,所以楼与楼之间就可以并联起来,香港就出现了屏风楼。
香港本地的报道也曾经研究了一下到底有多少这样的屏风楼,当时发现是有104栋,而它潜在影响的人口达到150万。屏风楼会带来一种屏风楼效应,它会遮挡海风,使海风没有办法渗入到城市的内部;而城市内部聚集的这些废热、废气又没有办法疏散开来。所以住在城市内部的那些民众,他们的生活环境会变得更加恶劣。
那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住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都是普通的民众或者是贫穷的民众,有钱人当然是住海景房享受最好的环境。
在香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它的温度是在不断上升的,特别是在80年代之后,上升的速度更加快。就是大家看到的这一条曲线。
数据来源:香港天文台
与此同时,市区的风速在不断地下降。以至于到了某一天,观测人员不得不升高监测的设备去测量风速。原先以为升高十米就不会再变低了,可是结果表明这条线还在继续降低。
数据来源:香港天文台
城市的环境真的是会因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而改变的。在座的很多朋友可能觉得温度只是高了几度,风只是小了一点,那又有什么问题呢?跟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我想在这里提醒大家的是,2003年我们发生了SARS,到今天为止,没有人确定为什么我们会有SARS。而SARS走了之后,是不是还有其他的问题会出现呢?
2003年SARS问题爆发之后,香港规划署推出了一个空气流通评估方法,用一系列数据指标来量化城市的规划究竟如何影响了风环境。
与此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模型,放在风洞实验里去测量。风洞实验就是去模拟一个真实的风环境、风场的效果。如果测完这些风速比发现它们的比值很差,政府会要求规划师、建筑师去修改他的项目,进行优化。
因为政府也考虑到空气流通评估是一个很新的方法,所以在头五年的时候他们率先去开展这样的项目。所有大型的政府的项目、海滨的项目,或者涉及规划导则修改的项目,他们都需要试行。
其中一个有趣的案例是香港政府总部大楼。建筑设计时预留了一个很大的洞,希望在香港密集的城区内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一方面为市民提供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促进海风引入到市区内部,加强空气流通。
当时这个孔洞到底怎么放置、开多大、朝向如何,都经过了计算机模拟及风洞试验,从而了解建筑物设计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做到优化设计。
另一个案例是启德发展项目,相当于内地的新市区规划。启德机场曾经是全世界排名前十的最危险的机场,因为它要让飞行员在一个很高很密集的区域去降落飞机。这个图片当中有一块是绿色的小山,每次飞行员看到这个小山的时候就需要右转90度,然后开始进行降落。
在这样一个项目当中,它周围是很密集的居住区域,而且是一些旧城或者是工业区,面积超过300公顷,又位于维港附近,所以政府非常关注这样一个地块的开发。
启德机场在1997年之后就搬到了大屿山的新机场,整个这一块地就空出来,相当于是一个空地。政府就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从最初了解背景风环境,预留通风廊道的设置,到土地利用规划,试图了解街道怎样布局,每一个地块怎样划分,当中的建筑要盖多少,怎样合理地去布置这些事情。
所以我们开展了一些空气流通的评估,去详细地探讨每一个细节的问题。在这个项目当中,预期的图是这样的。
但是这个项目从1997年开始直到今天,如果你再去香港的话,你会发现大部分还在空缺。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项目是一个长期探讨的过程,政府一旦公布了它未来的设计的时候,紧跟着就会有一个公众参与。
公众会参与到里边畅所欲言,会告诉政府我觉得这样的想法好,我觉得这样的想法不好。你会看到它的大纲图在一个很长的过程当中在慢慢地改变,当然它整个想法,还是希望能够做到行人这个层面的风环境更好一些。
在这个地块当中,有一部分土地是用来做公共屋邨。公共屋邨其实相当于内地的经济适用房。在香港,20%的人是住在公共屋邨里的,所以它没办法用很高昂的代价去打造一个非常奢侈的环境。
在这个规划框架确定了之后,公屋的人员进来,他们做设计的时候就会考虑怎样在行人的区域、在公屋的区域将这个风引进来。然后建筑不要做裙房,在很多地方特别是行人区域加强绿化,创造更多的休闲空间。
所以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是一个建筑师,不代表你花更多的钱就能做更好的事情,往往只是意识、只是你的想法的改变,就一样可以做到很好的事情。
在这里的话,你可以看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小区规划,它有一系列的尺度的概念。
我们常常看到那些风道的概念图,它往往只是告诉你我要引风进来,可它从来没有告诉你这个风怎么流出去。我在这里最想分享的一个观念就是,如果我们引了风进来,还要考虑风怎样流出去。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中国今年“十三五”规划的时候,它已经定明未来我们的城市是向一个城市群发展。我们在跟不同的人员进行交流的时候,大家会说某某城市有了风道,它们的污染物就流到了我们的城市,我们一定不要让他们建那个风道。
我觉得这个想法是非常片面的。未来城市的问题,不再是单一城市自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比方说在香港,香港现在最大的污染源不是本地的污染源,而是来自珠三角。所以香港政府就会跟珠三角广东、福建等省市的这些政府去协商,看怎么样共同去改善和治理污染。
其实假如你开了一个水龙头,这个水龙头流出来的全都是污染的水,那无论底下的河道怎样去处理,怎样去改善,你永远都改善不了这个水的质量。所以如果要改善风道,改善我们的城市环境,最最重要的仍然是源头控制。
可是,是不是我们在城市规划当中就不需要考虑风道了呢?我相信这个答案是NO。因为你如果开了这个水龙头,水质很好,可是如果后期设计得不好,水就会有一些淤塞,它会堵在那里流不出去,所以风就没有办法在城市里穿流,就没有办法做到一个城市的呼吸。
在这里,我们希望告诉大家的概念就是,如果你要解决城市的问题,你必须了解在区域层面上你的风环境是怎样的,你有哪些潜在的风的资源。如果城市做好了这些,就给小区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做了一个背景铺垫。只有城市、小区、建筑变得通透了,风才能真正流进来。这其中每一环都是环环相扣的。
我2012年的时候跟建筑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一本《城市环境气候图》。因为我们在完成香港的项目之后,陆陆续续收到了一些邀请,比方说法国、荷兰、新加坡,以及台湾、澳门等等很多地方。大家也很关心到底怎么样才能在这个城市当中提高生活环境品质,同时又不降低它的发展水平。
在出了这本书的同时,中国其他城市的一些学者,包括政府的官员也不断开始跟我们联系。最好玩的是,我有一次到一个城市做演讲,演讲完了之后他们的市长就很开心地说:“哎呀,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好的方法解决我们城市的问题。钱不是问题。你可不可以告诉我,在半年或者一年之内,你可以完成这样一个研究。完成之后我们的风是不是就增大了一些,温度是不是就降低了一些?”
我听到这个话的时候,我觉得很难。因为我们只是做了一个研究,可是这个城市到今天有这么多复杂的问题,它不是一天形成的。所以如何做到一个修复或者修补,我相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内地大家非常关注的其实是风环境评估跟风道规划,所以我们今年11月底的时候也跟建筑出版社出版了另外一本书。
在这当中我就提出来一个新的想法,叫作“呼吸城市”。要想让我们的城市学会呼吸,做到自然通风,最重要的是首先你在做规划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了解你的城市所在的环境资源是怎样的,它是什么样的风环境,怎样可以去利用它让风可以引进来也能流出去。
另外,自然透风的意思就是说你怎样精细化地管理这些城市的建筑、小区、街道,以及绿化植被等等这些设计要素,让城市更加通透。最后是做到自然净化,比方说有很多生态廊道或者生态的自然植被选择,它都是有一点点净化的功能。
另外,自然透风的意思就是说你怎样精细化地管理这些城市的建筑、小区、街道,以及绿化植被等等这些设计要素,让城市更加通透。最后是做到自然净化,比方说有很多生态廊道或者生态的自然植被,它都是有一点点净化的功能。
在香港,根据我们做的环境气候图评估,会涉及旧城改造,相信内地也有很多城市也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原先很破很拥挤的房子怎样改善它们,让大家住得更好,往更平衡的方向发展。
香港政府会采取一个激励的政策,因为政府需要鼓励大家去做更好的设计,所以它并不是一味地用大棒政策来执行。它就会跟开发商说,如果你做了我这些好的设计,我会多给你10%的楼宇开发强度,所以很多开发商他们愿意去做这些事情。同时政府也颁布相应的法律来审查监督这些企业。
你看到原先低矮的楼变成高楼,与此同时,它会注重行人层、街道层的透空。很多的时候街道会后退,甚至有一些裙房的地方会更加通透,同时它也会加强行人层的绿化,让大家走在这个城市中会有一个舒适的感觉。
另一方面,在香港很有趣的一个现象就是很强调公众参与。我相信在座的很多年轻人大家都会面临一个买房的问题,这对每一个家庭来说也是不小的一笔开支。买了房子住进去,可能原先你觉得这是海景房,过了两年之后会发现这个海景房前面又矗立了两栋新的楼,再过两年又有更多的楼。接着这个城市就变得越来越密集,原先的海景房就变成了一线天。
在香港也面临一样的问题,市民就会不断地去跟政府协商诉求。当时在香港大围要兴建一些新的开发项目,但是本地居民认为这是一个新的屏风楼,会影响周围的环境,所以他们会不断地要求政府去重新审核评估这个事情。
这样的公众参与就真的是能有所推动,后来开发商就改了它的项目,改善了建筑的层高和通透度。所以我觉得这个还是非常重要,值得大家去思索的。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的一点就是,阳光、空气、气候都是自然资源和公共财产,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在2015年年底的巴黎峰会来讨论气候变化,当时各国领导都在那里探讨到底怎么去改善这个事情,所以你可以知道“气候与环境的这个难题,不是一个人、一个学科、一个大学、一个民族可以解决的”。
但是最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去改善我们共同的家园。
所以希望我们现在生活的天是这样的,如果我们每个人行动起来,我们可以做得更好,城市可以更通透。那小鸟就回来了,风也有了。
谢谢大家。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热门演讲,请点击 阅读原文
一席|人文•科技•白日梦
微信ID:yixiclub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