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造价的生态景观 | 秦岭国家植物园人工湿地
田峪河湿地公园作为秦岭国家植物园中的重要生态资产,以可持续设计理念融贯始终。项目开放的两年间落地生长,荣膺 2018艾景奖年度十佳景观设计奖项。
硕 果
公园的景观绩效
更低的造价:团队应用设计整合的力量,发挥流程中自有控价系统的作用,采用建设资金和工程资源双重低投入的方式,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秦岭国家植物园内,仅以60余元/平方米的低廉造价将原本鲜有人问津的荒芜林地,逐步复原成为一个全新的,深受欢迎的湿地公园。
更多的共赢:聚焦海绵城市六字方针中的“渗”与“净”,完备的技术手段全程支持——造就多方共赢的场面:市民郊游的目的地好去处,业主单位的初心办实事,秦岭山水河的友好本底。以系列雨水湿地和生态水塘为特质的公园开放后,采用低频维护和自然管控两者结合的方式,是为低影响开发的鲜活案例。
设计团队总结道:湿地公园这样的生态资产,她的价值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价值。她能够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提供可持续的生态服务,其意义在于和不同类别价值形成的自适应、自循环的耦合关系,从而实现系统价值的增长。
初 寻
生境衰败、湿地退化
秦岭国家植物园距十三朝古都西安70公里,总规划面积达639平方公里。坐拥千里秦岭最丰富的环境资源,是当地出游的热门景区。七十二峪是秦岭北坡的主要水系和探寻类景点群,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水生态系统退化问题逐步凸显。其中田峪湿地正是此系列危机的一个缩影。
秦岭山林
本湿地修复项目位于秦岭国家植物园植物迁地保护区内,田峪河平原段东侧,红线面积为60.45公顷(906.71亩)。2016年以前,由于多年的农业生产和耕种后停滞,不仅湿地退化严重,以灌渠坑塘,苗圃林地为主要元素的基地生境也已荒废衰败,场地急需系统的人力干预抚育重生。
基地现状 2016年
祈 愿
“整合 梳理 恢复 保护”
本案以建立起一个弹性海绵式的湿地保护公园为目标:合理控制土方开挖,最大程度利用现有农田灌溉用水,对地表径流收集存纳,科学规划植物系统,人为构建湿地水文新体系。
重新自然化(Re-naturalization)即让自然做主,以引导的方式逐渐恢复湿地本身的自循环和演替功能。讲究用再生和循环的方式来进行内部材料、能源、物资的投入,在一定的限制准则下开放给人们感知环境友好的场所。因此湿地公园不仅是整个峪口湿地生态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会是郊野观光和自然教育性质的地域景观。
执 笔
弹性海绵式的湿地公园
“通过解读现场的特点和过程来促进对可持续的理解,这种方式能够积极地影响使用者在场地及今后的行为。”数次的基地踏勘、调研与分析,设计团队与整个项目形成了深刻的连接。
秉持生态理念价值观,横跨三年的全情与专业投入——从最初方案的反复推敲到深化落笔,直至后期京陕两地的屡屡劳途奔波,无数次与施工现场的沟通对接,团队的精诚协作最终收获了湿地公园的建设落成。
方案推演
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中首要重点是在海绵城市视角下的水系脉络构建。基地较田峪河地势高,自然水源并不充足。一带四区的景观结构中,需要充分考量四季更替中水位落差所带来的环境变化。
该地区平均年降水量850mm,以每年的7~10月为主。通过点、线、面进行雨洪设施规划管理,在有组织疏导,充分下渗的过程中补给主水脉。运用珍贵的雨水资源让浅枯型的滩地景观自然呈现。选择当地优势湿地植物,保证专业配植下多种植物的根系交错具有足够的去污能力,维持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
湿地水系统专项分析
其次,将生态策略落实于多个层面。
湿地大道是公园的主干道,集使用功能,生态功能及形象展示于一身。景观专业与市政相结合,在大道的构造方式上采用先进的蜂巢约束系统作为车行基础。该技术的成功实施保证了宽阔路面上的雨洪径流下渗,以及地下水资源的水平横向交换。
在田峪河防洪堤岸筑造工程中,曾开挖出数以吨计的卵砾石。景观设计师偏爱利用这废弃的原生材料。在公园的护坡驳岸、停驻场地、小径、挡墙等处变化屡屡使用这种河滩石,元素统一,感受自然又富有场所记忆,且显著减少经济投入,材料运输产生的能源耗费和碳排放量。
生态策略的在地落实还在于把风能-水力动能,太阳能-电能这两对能量转换搭档融合在游憩系统当中。 风车提水泵的设置为宽阔湖体提供曝气支持,获得能量的序列路灯引导游人在绿道中探访、前行。
施工建设过程
实 探
人与自然的融合对话
具备雨洪净化功能的水弹性湿地
开放后的公园里,一系列的湖塘水泡,雨水旱溪,灌渠湿地和集雨洼地将秦岭山脚地带和红线内的雨洪径流汇集,并使之得到净化。
重构后自然洁净的湿地水系统
湖塘边的风能提水泵,也是景观视觉关注点
集约低投入、低维护的生态主义方式
遵循生态优先,整体低维护的导则。对应圈层保护的概念,在环境敏感度较低的地方设置观光体验的便捷绿道、景廊、瞭望平台等元素,与之结合的植物层次搭配也是在自衍、抗性和环境适宜等方面的乡优品种。
入口的生态石笼LOGO墙
太阳能景观廊架序列,供给公园电能
原有的河滩石再利用成为步道和休闲场地
动植物的栖息家园
重视如鱼类,鸟类,蜻蜓,萤火虫等的栖息地保育,秦岭四大特色动物之一的朱鹮亦能栖居于此。
栖息地的恢复带来了野生鸟类的回归
自然管控下乡土多样性的植物群落
人与自然的融合对话
来访的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干季的浅枯滩地之景和湿季的洪泛湖面。水绿相依的自然天地提供了生物学习,水资源教育地的美好环境。
作为景观的执笔者,团队通过设计的力量帮助激活田峪河湿地潜在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并将科教、人文和美学价值温暖地传送到大众之间。
当地居民情感相通的场所
引导自然探索的生态环境
项目名称:秦岭国家植物园田峪河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项目地址:陕西西安
设计时间:2015年
建成时间:2017年
工程实施面积:60.45公顷
业主单位:西安秦岭国家植物园办公室
设计单位:阿普贝思(北京)建筑景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中大宜合建筑技术顾问有限公司
总设计师:邹裕波
设计主创:刘赟硕 刘砾莎
设计团队:王明 杨晓辉 张志斌 谭斌杰 潘雪 王程程 王凯 白雪
摄 影:北京三乘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谭唯一
注:文章所有图片拍摄于秦岭国家植物园田峪河湿地公园,图片版权均归阿普贝思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