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哪吒》中太乙真人的酒坛,居然就在国博最新的大展里!这个展,远比我想象的有趣!

朵朵编辑部 耳朵里的博物馆 2020-09-02

大朋友小朋友们好,我是朵朵~

 

今年国内动画片最大的黑马《哪吒》,相信很多朋友都看过了。还记得里面肥嘟嘟的太乙真人吗? 殷夫人生哪吒的时候,太乙真人在外面喝了酒,这酒坛的形象就来自「马家窑文化涡纹彩陶罐」

 


旋涡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距今4500年前) 

图源:网络

 

这个镜头虽然一闪而过,但这个陶器背后的深意,可不是一点点。

 

昨天,我看了国家博物馆最新开幕的大展——“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走进展厅,我的心情是崩溃的,因为环视一周,“这些瓶瓶罐罐,看起来都差不多嘛”。😂

 

但越看,越耐看。

👇

「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

🕖2019年12月25日-2021年1月3日

(超长待机 展出1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11展厅

🎫免费,提前在国家博物馆官网预约入馆

后台回复“国博”,可直接预约

👪

「全是泥罐子,为啥带娃看这个展?


孩子的童年,在纸页上(或者桌子上、墙面上),随心所欲的涂鸦。用线条和色彩创造出一些大人看不懂的,属于他们的“语言”。

 

这个展览,感觉像是我们的童年。

 

远古时期的人们,把矿物质颜料涂在泥胚上,经过焙烧形成带有纹彩的陶器。这些纹彩,没有因为年代久远而脱落,反而把数千年前的一场雨、一片池塘、一次围猎、一场舞蹈……留存了下来。

 

甘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地区之一,素有“彩陶之乡”的美誉。从距今8000年前的大地湾文化开始,经历了仰韶文化的兴盛、马家窑文化的繁荣,至辛店、沙井等青铜文化的余晖,时间跨度达5500余年

 

甘青地区彩陶文化年表

 

这场展览,就用194件(套)文物,覆盖了甘肃地区彩陶发展的各个时期,将彩陶出现的文化背景、制作工艺、纹样演变、精神生活等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一遍。

 

这个展览为啥值得和孩子去看?

 

它是我们审美的启蒙,是古代先民观察自然后对美的一种凝结,是质朴却诗意的一场“泥罐子”聚会。


 

👪

「和孩子看懂这个展」

你需要开的4个脑洞

 

1

 彩陶咋做成?

 

提起做陶器,大概很多人都玩过这个👇

 

图源:《人鬼情未了》

 

这叫“快轮制陶”,远古先民可还没有这么先进的设备。那人们是怎么制作陶器呢?


甘肃彩陶制胚一般是两种方法,一是“模具敷泥法”,出现得比较早,在固定的模具上层层敷加泥片,这就是贴片制陶器物留存的残片。

 

贴片制陶器物残片 

大地湾文化 天水市博物馆藏

 

另一种是大家更熟悉的“泥条盘筑法”,出现得略晚,把黏土条一层层盘绕成胚体。

 

 

展览中你还能看到用这种方法做成的半成品陶杯和葫芦瓶,看起来是不是像孩子用面条自己捏的?

 

 

这里还有许多制作工具:调色用的颜料杯、陶拍等。

 

 

现场大屏幕上,还有动起来的古人制陶的过程,让你一目了然。

 


c位明星展品,漩涡纹四系罐,被誉为“彩陶之王”。


漩涡纹四系罐

马家窑类型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另一c位展品,从正面俯视如同一朵盛开的美丽花朵。

 

垂弧锯齿纹翁

半山类型 甘肃省博物馆藏

 

展厅里将彩陶花纹做成了光效,非常漂亮


2

 彩陶咋演变?

 

展览的第二单元,按照时代顺序介绍了甘肃彩陶各个文化的主要纹饰及演变规律。看这一组小标题,我仿佛看到了策展人起名字起到“头秃”的场景:


  • 一抹虹彩

  • 从直线到曲线

  • 激流涌荡

  • 红黑彩与锯齿纹

  • 圆形天地

  • 余音绵绵

 

听起来很抽象对不对?

 

“一抹虹彩”,其实是大地湾文化(距今约8000-7000年)彩陶的特点,在碗或钵的器口外侧,绘有一周暗暗的红色条带纹。虽然简单,却如朝霞一般,宣告了彩陶艺术时代的到来。

 

 

“从直线到曲线”,讲的是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彩陶图案的变化。

 

圆点三角纹钵 

仰韶文化早期 大地湾博物馆藏

漩涡纹壶 

仰韶文化晚期 兰州市博物馆藏

 

马家窑文化彩陶因为内容太丰富,分成了3个时期:


  • “激流涌荡”——马家窑类型(距今约5000-4700年)

  • “红黑彩与锯齿纹”——半山类型(距今约4700-4300年)

  • “圆形天地”——马厂类型(距今约4300-4000年)

 

这里出现了各种纹饰类型:漩涡纹、网格纹、黑红彩锯齿纹、葫芦网格纹、四大圆圈纹、回形纹等等,也是甘肃彩陶艺术成就最辉煌的阶段

 


后面进入青铜时代,彩陶弱化了,一组“余音绵绵”囊括了齐家、四坝、辛店、沙井这四个青铜时代文化的彩陶。


四坝文化

最左侧的折线纹方河,有可能是中国时代最早的陶枕

 

3

 当古代先民观察自然 


前面先对不同时期的甘肃彩陶有了认识,看过了各种点、线、面的排列组合。到了第三单元,你可以看到古代先民观察自然后,提炼出的艺术。

 

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每天面对山间流水,仰望日月星辰,时时刻刻都能观察到自然界的花叶蔓枝、伏蛙游鱼、飞禽走兽…… 这些元素有的成为了单纯的艺术装饰,有的则蕴含着古人的信仰。


比如看一朵花开——

花瓣纹壶 马家窑类型 临夏市博物馆藏

花瓣纹图案与漩涡纹结合一体,已难分彼此

 

看一片片叶子整齐排列——

叶形纹豆

马厂类型 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藏

 

看饱满的果实炸开——

果实网格纹壶 

马厂类型 甘肃省博物馆藏

 

鸟儿在天空自由的飞翔,很容易引发人们对上天使者的联想,因此也是远古先民不能错过的描绘对象。

 

这个动物既像飞鸟,也像水中游动的甲虫,考古学家们也没能确定——

黑白彩飞鸟网格纹罐

马家窑类型 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是“大胡子怪”?其实是一对变异的飞鸟——

对鸟纹壶 

马家窑类型 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是啥?😅你先猜一猜——

圆点弧线对旋纹内彩钵

马家窑类型 兰州市博物馆藏

 

嗯,它可能也是鸟。鸟纹在仰韶文化早期还走“写实风”,到了中期开始图案化,晚期时变得只突出眼睛,身体简化成“小旋风”。

 

 

有了天上飞的,少不了水里游的。鱼纹、蛙纹等水生生物,也是彩陶艺术离不开的母题。而且,它们繁殖能力强的特性,也很容易联系到人类早期的生殖崇拜。

 

比如,这只“白眼鱼”感觉还是写实性挺强的🙄️——

鱼纹盆

仰韶文化早期 大地湾博物馆藏


这个呢?隐约可见,盆底是一只蛙——

漩涡蛙纹内彩盆

马家窑类型 兰州市博物馆藏

 

那您再看看这个呢?蜈蚣?

 

我猜了半天,也没有答案。低头一看,原来写展牌的人和我有着同样的困惑😂。

 

 

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驯养家畜。到了青铜时代,甘肃地区一些原来宜于农业的地区变成了半干旱、半沙漠地带,人们也从农耕变为畜牧和狩猎。于是,更多动物的形象出现在了彩陶上。

 

这大鼻孔,你看出来是啥了吧?


猪面纹细颈壶

仰韶文化早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个看起来有点难度,但和下面的gif图联系起来看,是不是就懂了?经过考古学家辨析,这大概是一对小狗争抢食物的画面。


斗犬纹罐

仰韶文化早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鹿纹罐

辛店文化 定西市博物馆藏

 

对羊双勾纹罐

辛店文化 兰州市博物馆藏


4

 古代先民的“精神世界”啥样? 

  

在生活中,我们会喜怒哀乐,会有期盼、愉悦、恐惧、敬畏……上古时代,人们当然也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而“原始信仰”就是人们最主要的精神支柱。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鲵鱼纹与神人纹,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将自然生灵与人结合起来。

 

鲵鱼,就是我们俗称的“娃娃鱼”,叫声好像婴孩啼哭。看它的头部就像人脸,双目圆睁,张口露齿,身体弯曲扭转,有这鲵鱼、人、蛇三者组合的特征,也有学者认为,它可能是人首蛇身的伏羲形象。

 

鲵鱼纹瓶

仰韶文化晚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这是一种神人——

神人纹壶

马厂类型 兰州市博物馆藏

 

这是另一种神人——是不是有点像大眼萌的小黄人?

变体神人纹壶

马厂类型 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藏

 

 

先民们在探索彩陶纹饰艺术的同时,也开始玩起了“更高级”的泥巴——陶塑

 

这是一个人形罐,一双胳膊正好作为罐的双耳,眼睛原本可能镶嵌有石质的眼珠。它的造型和彩绘显示出河西走廊游牧部族的衣着特点。

 

人形罐

四坝文化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乍一看,我觉得这是复活节巨人像和《千与千寻》里无脸男的结合体!其实,这是两张悲伤的哭泣脸。有史书记载,草原游牧民族匈奴人和斯基泰人在哀悼死者时,会用小刀把脸划破,让血和泪一起流出。河西走廊临近草原,也有可能是这种习俗。

 

哭泣纹人头形器盖

马厂类型 临夏市博物馆藏

 

走着走着,又偶遇表情包——这不是“悲伤蛙”吗?

 

人面形罐

马厂类型 临夏市博物馆藏

 

当然,要表达精神世界,音乐和舞蹈怎么会少呢?展厅里还可以看到正在跳“海草舞”的先民——

长羽舞蹈纹壶

马家窑类型 兰州市博物馆藏

 

看来有些快乐,古今相通~

甘肃彩陶,从兴起到衰落,延续了5500多年。策展人说,这是中国美术史辉煌的第一篇章。它或许不精美,但却让我们感到非常亲切。

 

看展的过程中,我会想起马蒂斯、安迪·沃霍尔一些笨拙可爱的艺术,也会联想到街头涂鸦。人类文明童年期的创作,似乎也并不遥远。

  

亨利·马蒂斯的剪纸作品


如果你是手帐达人,来看这个展;

如果你是服饰爱好者,来看这个展;

如果你是表情包做图10级选手,来看这个展;

如果你是历史或艺术的爱好者,当然来看这个展……

 

表面上的千篇一律,暗藏着无数的细节和趣味变化。


👇

「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

🕖2019年12月25日-2021年1月3日

(超长待机 展出1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11展厅

🎫免费,提前在国家博物馆官网预约入馆 

后台回复“国博”,可直接预约


本文图片为「耳朵里的博物馆」现场拍摄

部分文字内容来自国家博物馆



■北京开《红楼梦》大展

国博新开《红楼梦》大展!看完再看87版《红楼梦》:无数人心中永远无法翻拍的神作

■敦煌“搬来”北京

敦煌首次被“搬”进京!壁画、洞窟、佛像近乎完美复刻,究竟值不值得带娃来看?

■戏精文物笑shi个人
怪物史瑞克、愤怒的小鸟、马龙…怎么都在博物馆里?!戏精文物出动,笑shi人了!


 为亲子家庭制作的博物馆音频导赏

 点击图片,免费收听 

 后台回复 见面礼

免费获取往期海量博物馆资源

你好,我是朋朋哥哥

青少年博物馆教育推广人,阅读推广人

我希望为更多家庭缔造一座“耳朵里的博物馆”

看展攻略 / 国宝故事 / 世界文明 / 艺术启蒙

点个“在看”再走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